2014年5月30日 星期五

籠中鳥為什麼歌唱

(05-30-2014 一心)
美國當代知名女作家、詩人、人權活躍人士瑪雅·安吉洛Maya Angelou),昨天去世了,享年86歲。她的自傳體小說 “I Know Why the Caged Bird Sings”(我知道籠中鳥為什麼歌唱),是許多美國高中、大學的必讀教材,並曾改編成電影。透過這個故事,可以了解瑪雅對美國社會的影響力是什麼。

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

葉上的露珠

(05-29-2014 一止)
早上四點醒,雖睡不到四小時,精神不錯,且沒下雨,天色暗暗,但很快天會亮,於是就直接出門。走在附近路上,遇見有人,發現彼此都會先停一下,似乎是鄭捷效應,有著微微的波動,走近大安森林公園,遇見人似乎可以嗅到多了一種微微警覺的距離感...
此時佛陀怎麼想?
只有深深的愛擁抱,這時主動的跟迎面而來的人道聲早安,相消失,更安住在身心,原來這個波動來自於心底的不安,不是別人。
經過石頭按摩腳底後,赤腳來到樹下,靜坐,那骨架直直往上接天的微笑,身心都開了,左肩膀緊也一起在呼吸裡化開,不僅肌肉鬆,連體內大小腸蠕動也特別活躍。

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

抽屜…最裡面的角落

2014-05-27一丹
鄭捷讓我們一起思考:是什麼樣的社會,讓一個21歲的年輕人選擇用喋血的方式宣洩他極度的不快樂。我們的社會如何可能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至少讓機率減至最低。
回顧自我的成長過程,從小被無明的責任框框追著跑,逞強地認為我不做不行,卻又無法做到心甘情願的承擔。長期的壓抑,身心不堪負荷,造就了一個黑暗無比的內心世界。就在生或死的交關中徘徊著,活著,感到非常的無奈;但是死,又是那麼的不簡單。
記得從20歲出頭,我的抽屜最裡面的角落,多了兩樣寶貝,安眠藥與烈酒。
會做出這樣的準備,絕對曾有尋死的決心,責任感等種種壓力已讓我生不如死,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份責任感,讓我不得不多份猶豫地賴活著。
從小身體就虛弱,小毛病的干擾不曾間斷。就在無法自了的情況下,我開始祈禱,負向地祈求老天爺的幫忙,趕緊讓我大病不起,早死早超生吧。
反觀鄭捷不快樂的人生,選擇用向外爆發的方式來了結自己的生命。

2014年5月26日 星期一

討厭宗教卻熱愛耶穌

(2014-05-26宥娟)
燉。
書寫或回顧學法的歷程也是常有的事了。只是,彷彿深入法的境地之後,要「細說重頭」地,向不認識的人寫一篇全新的紀事,還真不知從何開始。
那,只好燉著了
已生是框架,未生是從框架裡抽出的穗,穗出於稈卻異於稈。
就在蒐集資料的時候,意外看到一本很有趣的書:《耶穌比宗教大:我熱愛耶穌,為什麼卻討厭宗教?》,特別對味,深覺那解釋了《聖脈》的一部份精神。

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

自閉的迴路

 (2014-05-25 郁曼)
週二下班,一位表弟來訪,其實這十幾年除了親友婚喪之外,幾乎沒見過他,他好像也都刻意避著親戚。
最近他又辭工作了,有天在街上遇見哥,跟哥抱怨發抒他諸多不滿,可能有人傾聽,就開始主動來找哥了。而哥發現實在幫不了他,就推給了我,我因完全狀況外,就先跟他互動一下,沒想到他週三又來。
大致了解了他怨恨爸爸的理由:他覺得都是爸爸阻礙了他的婚姻,而且分家產、對待他都不公原本比較護著他的媽媽又已過世 而這十多年,表弟不只走不出感情的傷(抱著消逝的愛不放),而且工作一直不如意,他懊悔大學選錯科系,大畢後兩度辭掉一般人認為相當不錯但他做得沒興趣的工作,可是別的工作也不夠喜歡,他坦誠自己好高騖遠,總想賺很多錢,他認為只要有錢,他現在所有的煩惱就都解決了;他嚮往婚姻,但現在他頂多頂多只能找到兩萬塊的薪水,他不知怎麼結婚養家,想娶越南女,爸爸又反對

當孩子失去了天真

(05-25-2014 一心)
Jason邀請,去他家,和一些鄰居、朋友們共進晚餐。其中有一個來台灣短暫停留拜訪的加拿大家庭,一對夫妻帶著兩個活潑可愛的兒子。這個爸爸是Jason從青少年時期至今的好朋友,可能因為他和Jason都是加拿大華裔,格外能理解彼此。
來台灣前,這家人先去香港看親戚。爸爸感慨說,生長在華裔家庭,從小到大的存在價值,幾乎是依照學業成績、薪水、社會地位等等外在成就來衡量,讓他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永遠要更努力。但這次到了香港,發現那種家族期待、社會眼光帶來的壓力,更是沉重,來到台灣,感覺好像有比較好一點,有多一點做自己的空間。
來自比利時的馬丁說:我在台灣住這麼多年,發現,台灣人總是很忙碌,要讓自己不斷地學很多東西,假日要出去玩,平日晚上還要去上一大堆課程。有一種「要成為有用的人」的焦慮感,閒不下來。

2014年5月24日 星期六

鄭捷不是恐怖分子

(05-24-2014一湛)
上課時學生說現在搭捷運會害怕,我說怕什麼?他們說怕碰到像鄭捷一樣的殺人事件,我說可見世界是一體的,只要有人不快樂,對世界充滿怨恨,就沒有誰是真正安全的,怎麼辦呢?多派警力有用嗎?學生搖搖頭。
我說每個人出生時都是純真可愛的,為什麼會有人格違常的反社會人格呢?學生不解的說他家很有錢,父母也盡力的栽培。我說可見得跟財富、跟有無受高等教育無關,跟他有沒有感受到被愛、被尊重比較有關係。相信他的父母用他們認為最好的方式在帶他,只是他們沒有聆聽他的需要,他們缺乏的是溝通、尊重和真正的愛。

盧剛案留下的愛與寬恕


(2014-05-24 奕言)
1991111日星期五下午3:42,美國愛荷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發生了一起槍擊案。19915月剛通過太空物理博士的中國留學生盧剛,因為不滿指導教授對其博士論文(1990年春即完成)的推薦不力,開槍射殺了一位副校長、三位教授(兩位博士生導師加系主任)和另一位同樣來自中國的「博士後研究員」山華林,最後再飲彈自殺(右太陽穴) 享年28。這起慘案轟動中美兩國。   
盧剛使用的武器是4個月前買的38口徑仰鼻左輪手槍,另一把22口徑手槍隨身攜帶備用。殺人的主要動機為:盧剛認為導師故意拖延通過他的論文以及幫助求職的推薦信;想留校做「博士後」工作,也說沒缺,太空物理一向是冷門,進得去這一行的必須是頂尖中的頂尖;小他一歲的山林華都已申請到他校教職,偏又佔著「博士後研究員」的工作缺。盧剛多方申訴無所進展,就歸咎到指導教授偏袒,也怪罪脫穎而出的山林華,怨恨處理申訴的副校長助理(56)安妮·克黎利(T. Anne Cleary) 教授和系主任(44)沒盡全力。其實也知道實情是太空物理這一行太窄門了,他也曾後悔唸錯了科系。

2014年5月23日 星期五

自我與世間的連結

(05-23-2014 一心)
台北捷運星期三,出了事,不幸受難的人,以他們的生命,承擔了世間的苦難。
鄭捷,是這個生病的社會中最脆弱、最不由自主的那個環節。當社會關係網絡持續破洞,來不及修補,那個自我與他人連結的核心環節,斷裂了。
每個人生來都是有感,每個自我都負載著關係,關係中的自己內建了自我。9個月大的嬰兒在聽媽媽唱一曲傷感的歌「我的心無法對你說不」,短短2分鐘表情激動起伏。
長大後,是什麼切斷了自我與世間的連結?
記得媽媽去世不久,弟弟又留下遺書的那個晚上,是我決定學佛的轉折點。我想要探究苦難的根源,和面對的方法。
後來讀到一段開示,非常震撼:

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對聯對仗到位到味

(05-21-2014 一綸)
早上,兒子醒來,聽到外面嘩啦嘩啦下著雨,他馬上皺起眉頭無力地說:「今天是運動會,這種下雨天怎麼比賽啦?」感受他因對雨天取了負面聯結而起懊惱,這時的我,要怎麼幫他由負轉正,很有活力地迎接新的一天呢?
放鬆地安住於當下,不急於要做什麼,靈感反而很快就出現了。這時,語氣略帶誇張、戰鬥力十足,跟他說:「沒關係,那就學習KANO的精神,即使被雨天的泥巴弄瞎了眼睛、折斷了雙腿,也要贏得比賽。」沒想到,聽了這簡單的幾句話,他好像吃了充滿能量的菠菜一樣,馬上展現神采奕奕,很快地起床,然後說說笑笑,開心地上學去了。

閃躲不及的想

(2014-05-21宥娟)
如何才能挖掘得到一切境界裡的礦藏?如何才算是「心大於境」?不管發生了什麼事,都要讓自己鍛鍊出創造空間的能力,不斷地鍛鍊,直到超越「已生」。
昨日又出現了能量的激流。
我才第一次發現,過去之所以無法掌控或脫離,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非常討厭甚至害怕那個狀態,但是「排斥」反而讓我被這一股能量吸捲進去,而每一次的試圖求救,卻又變成「恣縱」,或終致滅頂。
我不知道別人如何度過那種走在路上隨時想要去撞牆或撞車的衝動?我有過非常多次這樣的經驗,那真的很恐怖,每一次的出現都要很努力地不讓自己失控,也有過幾次失敗的經驗,但無論是成功或失敗,都讓我感覺很狼狽,事後都會身心俱疲。

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

對蕁麻疹發脾氣

(2014-05-20一丹)
分享自己與蕁麻疹共處失敗的轉折。
這陣子「老朋友」蕁麻疹造訪頻繁,且熱情到無法招架之地步,睡眠大受影響已久,連帶也造成了胸腔與眼睛等部位的不適。
昨天從下午到晚上,從頭皮到腳底,全身奇癢與躁熱難耐,抓狂ㄋㄟ!
在這麼長的時間裡,身心處於極度的不安與煩躁,內心對自己耍了很大脾氣。
此時的我很明顯就是:超級不自由,被色身、無明給綁死死!
且心眼著實被境界蒙蔽,一心只看到受苦的自己而沒有空間去感受出路。

2014年5月17日 星期六

先從「教師改」

(2014-05-17靜芳)
日本電視劇《3年B組金八先生》
阿臭來簡訊說有東西要我簽名,說對不起,又再一次騙了我,讓我又黑了。看到這,就知道是什麼事了。果不其然,今早看到申誡單上的內容,就是因為在校的男女關係和教室內過於親近的身體動作,造成的,之前在她交「男朋友」時,大家都有開導過她,原來她也只是表面交待一下,騙了大家,難道愛情真的是盲目的?
不過,讓我不開心的不是她騙了我,而是老師發這張單的時機和開導學生的內容;星期六就要會考了,老師在這個時機開這張單,是不是對學生有不小的影響,在不對的時候,做不對的事。

2014年5月16日 星期五

小志來上課

(05-16-2014玲真)
小志來上課。
我隨口問他:段考結束了ㄏㄡ?
他:對,可是我沒去考!
我:一科都沒考?
他:對!
我:連英文都沒去考?
他笑笑說:對!
我:為什麼?
他:反正一定會被當掉!
他時常翹課、又從來不交作業!
我:你都待在家裡喔?
他:沒有。
我:那你都去哪裡了?
他:去麥當勞睡覺、哪裡都去
我:你覺得你可以把這學期唸到最後一天嗎?
他搖搖頭:有點困難!

壽司職人小野次郎

(2014-05-16 季菁)
無意間在公視看到「壽司之神」的紀錄片,敘述的是米其林三星主廚小野二郎的故事。他一生只做一樣東西_壽司,他的數寄屋壽司店被譽為值得花一生等待的店。看完他一生對壽司境界的追求,會覺得他不只是職人或專家,而是如片名所稱,他是壽司之神,因為他已進入壽司的神髓,無人能出其右。

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

「知量」的見証

早上開策略會議,會前才傳出來的簡報資料,裡面有一頁是考績最差的5%,剛好是五個人,而策略採購入列已經讓我很意外,他的考績竟然還是敬陪末座我是他的直接主管,這樣的考績分數怎麼出來的,我完全不知道。
心裡有點不懂,已經沒有時間澄清了,這時作意「知量」,沒有紛飛的想法。會議進行中,很單純、認真地聆聽每一個人的發言,沒有想說的衝動。會議進行到考績那一頁,回到謙虛歸零,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當初要求要檢討績效不佳人員的製造主管發現不對,他說我們不應該沒有檢討部門而檢討個人,行政主管沒有聽進他的話,兩位同事就在言語上互相交鋒,總經理在一旁似乎想說什麼,但見他忍著沒說。這樣的情境讓他們兩人的互動顯得有趣,好像在演戲,而我們兩人好像是觀眾。

當執政者子嗣不在臺灣

(05-15-2014玲真)

朱熹生前沒那麼重要(朱泰琅)裡的美術考題,不禁大笑,因為那題目和我今早在侯文詠長篇小說《危險心靈》提供的二題基測練習題一樣荒謬:
1. 下列何者不是孟子講的話?a.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b.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c. 君子有終身之憂。 d. 捨生而取義者也。
2. 讀完文天祥從容就義一文,你認為這篇文章的風格,用下列哪一項來形容最恰當?a. 文字洗鍊,層次分明。 b. 旁徵博引,說理詳實。 c. 清麗逸俊,語重心長。 d. 浪漫哀怨,扣人心弦。
唯恐他引用的例子過時,我上網去google了一下。 以去年基測的國文題目為例,隨便舉二題如下:
1.「綠陽煙外曉寒輕」句中兼具視覺及觸覺二種摹寫效果。下列詩句何者也具備同樣的手法?
a. 水清石出魚可數
b. 馳道楊花滿御溝
c. 雲母屏風竹影深
d.日暖花明梁燕歸
就算這題答對了,這和日常生活用「國語」溝通,有什麼關連?

2014年5月13日 星期二

善導不是說教

(05-13-2014一三)
太太準備早餐時,岳母在太太身旁頻頻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太太起了不耐煩,回答的口氣僵硬了些。早餐做好了,岳母隨手拿起,但沒使用太太事前準備好的盤子,這一回,太太又嘟嘟囔囔了一下,不料岳母生氣說不吃了!踩到紅線的太太,柔緩了口氣、放低了身段,開始向岳母撒嬌,結果撒嬌成功,二人也比稍早更想要對對方好。
以前,面對同樣的過程,心裡面都會有一些糾結,也往往會擺個臉色給太太看,意思是:「怎麼這麼不小心,搞得大家不得安寧?」有時也會事後「善導」(說教啦)一番,跟太太說應該怎麼聽、怎麼做。當然,心裡不是對岳母沒有意見,只是礙於身份,不方便表達罷了!

2014年5月12日 星期一

張藝謀與鞏俐新片《歸來》

(2014-05-12一書)
張藝謀的新片《歸來》講的是中國數十年的政治動盪給一個家庭帶來的苦難,以及他們如何(在某種程度上)去克服困難的故事,影片由他的傳奇女星鞏俐擔任主演。據中國新聞媒體報導,影片令史蒂文·斯匹伯(Steven Spielberg)落淚。因《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獲得奧斯卡獎的李安也在接受中國電視採訪時說,影片讓他很感動
該片將於516日在中國大陸上映,並將在612日和12月分別與香港和美國的觀眾見面。影片製片人、樂視影業首席執行長張昭說,這部情感強烈、細節豐富,充滿政治動盪與歷史沉思的電影,原本打算取名為《團聚(Being Together)》。(影片還會在一些母親節活動中進行公映前的展映。)
張昭在一次採訪中說,那正是導演張藝謀試圖用影片去講述的。這其實是一個愛情故事。那是最強大的東西了。——小心劇透!——結尾展示了個人忠誠的勝利,流露出對命運乖舛的接受,但他說,這不是政治隱喻。不是中國人被動地接受自己的命運,而是提出活下來的策略——(it suggests a survival strategy — love)我們要怎樣才能克服歷史?“How are we going to overcome history?張昭回答:我們需要在一起。

他們的佛陀聽話的乖乖


 (05-12-2014一三)
前天到台中辦事,順便前往附近的洲際棒球場參觀。當時,球場外聚集了許多慈濟的志工,他們正加緊在為昨天的浴佛大典做場地整理。原來,佛教山頭早已將佛誕日、母親節合併慶祝,佛光山還在總統府南北廣場舉行祈福大會,10萬信眾聚集凱道的整齊畫面,像極了十月慶典。
慈濟請來了台中市長胡志強,佛光山則邀請到了總統及諸多黨國大老,一邊是地方諸侯,另一邊是皇帝加上文武百官,有沒有車輪黨證當靠山,似乎決定了宗教山頭在統治者心中的份量。據說,佛光山已在總統府外辦了六屆,原來,集會遊行和總統府之間,可以不需要層層拒馬蛇籠的伺候。
不過,千萬不能責怪中正一分局的大小眼,因為包圍總統府的50萬人,心中堅持的信念的是:「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是一種義務。」而星雲大師向10萬信眾開示:「不要聚眾鬧事,不可和國家社會對立。」 一個是不把政府當國家,聚眾路過造反,另一個視總統等於國家,集體宣示效忠,待遇當然不能一樣。

2014年5月11日 星期日

先做好人,再打好球



(05-11-2014 一止)

今年NBA剛評出「MVP(最有價值球員) ——俄克拉荷馬的雷霆隊主將凱文杜蘭特(Kevin Durant),以連續41場得分達到(或高於)25分,超過喬丹,成為50年來第一人!

原點:永遠準備好放捨

 (2014-05-11宥娟)
(心情總結)
把幾個看似獨立的元素組合成一體,是很有趣的挑戰。帶一點難度,是因為必須掌握每一個元素的本質和核心,那是一種深入,深入的過程,就是一種透過認識學習入流的過程。找到各自的核心之後,還要把這些獨立元素和諧地整合在一起,那是一種舞蹈,核心外擴成為一種頻率,與其他元素發生共振和鳴,成功整合之後,就有了美感。 
好的,回到原點。 
(初心)
前天寫日記時用了蔣勳的「人的原點」,讓我這兩天不斷思考,什麼是原點,什麼又叫做「人的原點」。一個概念總是會引起我特別的注意,然後多方尋找資料來重新認識這個被強調的詞彙,而我認為這是過去鍛鍊詩詞所養成的好習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字是認識世界表達自我的最重要工具,對文字的認真是為了善用溝通的工具,讓溝通更深刻。 

新的東南亞病夫

(2014-05-11 一書)
李小龍1972年《精武門》演出霍元甲弟子陳真大鬧日本武館,砸爛污衊中國人是「東亞病夫」的牌匾,其中一句臺詞: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最為經典
外國人講的病夫」指的是中國政體,從來不是在蔑視中國人身體的病態。中國人為什麼要硬拗成種族歧視?病夫這個字是老外針對清中國國情的「實情診斷」,專門針對政權的專制腐敗,如實反映舊中國災難深重的危殆,悲嘆的是政治改革嚴重停滯導致民不聊生的晚清中國政府,無關中國人的國民體質。
1853年,土耳其帝國國力衰敗頹弱,分崩離析,屢被歐洲國家欺凌,酷似晚清中國政府積弱不振。當時其強鄰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曾說奧圖曼土耳其帝國為歐洲病夫(Sick Man of Europe) ,說的是這個帝國正在瓦解。這是世間第一次有國家被稱為病夫」。

找回自然的頭身比例

(05-11-2014 一心)
昨天早上出門時,雖然是晴天,但太陽躲在雲層後,空氣悶悶的,出了捷運走到中心才一小段路,皮膚已經黏黏的了。十點半,我們到達碧砂漁港,跟黃媽媽、陳叔叔、以及中豪一家三口集合,一起乘船、登基隆嶼。
這個船公司的工作人員,有討海人的氣息,身材結實,矮小,跟上次遊基隆內港、比較是公務人員背景的那個船公司,氣質不太一樣。
駛出港口前,船先到安檢所靠岸,查驗證件,這次,我們是真的要出海了!檢查完,我們頭也不回地朝基隆嶼前進!
左右幾層防波堤,形成了一個通道,防波堤上,坐著海釣客。他們靜,我們動,我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我在船尾看著來時路,興奮地期待著看見那魂縈夢牽的景象。

2014年5月9日 星期五

棄捨自我的輪迴飄泊

(2014-05-09宥娟)
玫秀說:「外出辦事,雨下得不小,平時遇見雨天,心情都會有些煩躁,今日想到今年的梅雨季其實不明顯,如果不靠下雨,整個台灣可能都要缺水了,不能只想自己的喜惡啊!換個角度欣賞雨天,感謝雨水給大地的滋潤,如此一來,刷來刷去的雨刷也變得有些詩意了。」。
看到她跳脫過去的感覺和角度,看到她的心情轉折,不知怎地,突然感受到一種談戀愛的感覺,感覺她在跟世間談戀愛,在跟法談戀愛,所以雨刷左右的律動也變得有些詩意了!連想到一首我非常喜愛的老歌<Singing InThe Rain>。
這就是生命的美感吧?談到美感教育,我想到一段開示。
「什麼樣的生命美感可以持續,隨時隨地感受得到?」
「事實上,宗教就是在學這個。這樣的角度很少有人知道。宗教是非常有美感的,可說是極度的美感。很多藝術家對自己創造的執取態度相當像宗教,但宗教的執取是到了一個頂峰,爆破歸零,須彌芥子,無所增減。已經遍處了,所以不會抓取。」

容易成功的人格特質

(05-09-2014一湛)
上課時問學生「什麼是成功」,學生想了一下,答案五花八門,經過追問,慢慢由外在評價到內在真正的願望,大約可歸納到:活出自己嚮往的人生並贏得別人的尊敬。
接著問:什麼人格特質可以得到成功?學生說認真、有自己的目標和夢想、有毅力不輕易放棄、在乎別人的福祉、樂觀進取、樂於助人。學生都很直接很單純。
我說依據國外的研究,最重要的特質是conscientiousness良心、誠實,有良心的人,會認識自己,會自我專注,對別人的感受有感,所以做事認真,會妥善安排自己的生活,求學時在嚴格考驗中成績會比較好、較少犯罪、守時、畢業後找工作比較容易也較能維持長久,因為他們的態度和習慣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