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9日 星期四

岳父與爸爸的遺照

(02-19-2015一三)
結婚後,每年除夕圍爐之前,太太都會奉岳母之命在家裡擺出供桌,上面放著一幀太太父親的遺照與供品,一天三炷香,直到初二才撤下。今年也不例外,除了不再燒香,其他一切照舊。
昨晚問太太:一般人的家中,祭祀的通常是夫家親屬長輩,除非先生入贅。太太說她曾跟岳母反應過此事,甚至問岳母:如果先生也要將他爸爸的遺照擺出來祭祀,那該怎麼辦?兩個人的遺照放在一起,還真是一個有趣的畫面!
不過,這也點出了一些問題:子女為何掛父姓?夫家為何不能祭祀媳婦親屬?為何逢年過節一定要回夫家,媳婦一定要孝順公婆?花花結婚不會比較好 為什麼要?一文中談到了這個現象,而華人「女往上婚、男往下婚」的傳統,代表夫家更具經濟的能力,而有能力、有責任生產的人,自然兼具支配的權力,權力包括姓氏與祭祀:孩子跟誰姓?過年去誰家?諸如此類!

從阿甘到阿Q

(02-19-2015一賢) 
很早就聽過1920年代魯迅的《阿Q正傳》,說是在諷剌中國當代人民的精神上自我陶醉,不思振作的作風。但一直沒有機會好好看過這篇小說。 
當我在看《阿Q正傳》的時候,太太以為是《阿甘正傳(Forrest Gump)》,她說她看《阿甘正傳》看到後來淚流滿面,我雖然沒有淚流滿面,但著實給他那種單純憨厚的傻勁感動得沒話說。 
魯迅的阿Q,是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短工,是否真姓趙並不重要,他不需要有姓氏,因為全中國到處是這樣的性格的人,所以不論叫阿貴,或阿桂,乾脆叫阿Quei,簡稱阿Q,他的魂魄其實或多或少依附在當代大多數中國人的身上。就像「保釣勇士」在釣魚台上插國旗「精神勝利」自我满足一下,不久就給日本自衞隊扯下來。 
Q精神代表的是中國傳統小農社會裡最底層人民忍辱偷生的一群,他們被生活壓力逼得難以為繼,無法過長期安穩的生活。雖肯吃苦賣力,卻不懂得為自己的將來做打算,過一天算一天,對社會強凌弱現況,只能使用精神勝利法。 
這樣的人也很想跟社會上的一般人建立良好的關係,所以他很愛面子,只要稍為有一點錢,就慷慨地花費在那些鄉民身上。 
當他被欺負而無力報復的時候,他會意淫,說是兒子打老子,然後很快就忘了屈辱,這樣被扭曲的轉負為正,固然讓他忘了屈辱的折騰,但並沒有讓他從自卑中走出來,所以他一直苟且偷生、被別人看不起。 
因為這樣的自卑,他看到比自己弱勢的人,如小尼姑,一有機會他就加以欺侮羞辱,藉以提昇自己的優越感。

社會觀感與主體性

(2015-02-19季菁)

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主演的《遠離天堂(英語:Far From Heaven)》是2002年美國劇情片,電影故事以1950年代的美國市郊為背景,描述一名中產階級的家庭主婦在發現丈夫其實是同性戀的同時,也漸漸愛上她家的黑人園丁。
故事背景是美國南方小鎮,凱西法蘭克原是本鎮上公認的金童玉女型的夫妻。凱西人長得漂亮,氣質優雅,又常出現在各種社交場合,丈夫事業卓然有成,一對兒女也都教養良好,甚至常是鎮上小報追逐的焦點。她們一家子幾近是白人社會中的典範,她們的生活可說是人人欣羨的天堂。
直到有一天,凱西因為送便當到愈來愈常晚歸的丈夫的公司,才發覺丈夫是個同性戀。在當時那個年代,同性戀被認為是羞恥的事,法蘭克也自認為有問題,願意去醫院接受治療,但當時的治療不外乎賀爾蒙療法或電擊療法,可以矯正的比率也極低。法蘭克接受治療後,愈來愈暴躁,也愈來愈沒有信心,甚至會叫妻子去找朋友的丈夫,或許可以滿足她。
凱西表面上還是一個優雅又熱心地方活動的美麗婦人,其實她是強顏歡笑,連告訴摯友她的煩惱的勇氣都沒有。反倒是在她園裡工作的黑人園丁雷蒙能在她痛苦挫折的時候,與她聊聊人生,聊聊藝術,兩人一見如故,讓她心頭可以舒緩。可是1950年代的風氣是保守的,凱西和黑人走得很近的謠言馬上就傳開來,摯友打電話來警告她,愛上男人的丈夫也對她咆哮,讓凱西只好選擇離雷蒙遠一點。
在一次凱西法蘭克去度假時,雷蒙的女兒遭到白人小孩的攻擊,雷蒙不但遭受白人排擠,也受到同是黑人的排擠,只好選擇黯然離開小鎮。而法蘭克最後也選擇去愛男人,與凱西簽字離婚。在最後一幕,景色秋意蕭蕭,紅葉雖燦爛,卻一片片掉落,讓人覺得剛開始凱西法蘭克,乃至鎮上那些白人社會的中高層階級如天堂般的生活,好像是由一塊塊塑膠積木拼出的假像。
另外,也讓人感慨在美國早期那個年代也有所謂的社會觀感「村八分(むらはちぶ)」的氛圍,家庭或社區像高牆、像圍城,把不同色、不同步調的人堵在外頭並用流言蜚語拒絕往來,大家都為迎合社會早就架構好的框框而生活。只要膽敢任性一點,不在意多數人的眼光,馬上就遭排擠,馬上就有危機,天堂立刻崩塌。但社會絕大多數時候對強者有利,在社經地位頂端的法蘭克最後還是可以選擇所愛。而依附在男性之下,較弱勢的女性凱西一接近與她心靈相通的黑人,即使只是精神外遇,也馬上被社交圈排擠。黑人雷蒙更慘,雖然他善良、有教養,但接近白人女性,是當時社會禁忌,愛情不被允許,膽敢甘冒不諱,就連女兒的性命也可能不保。一個不開明的社會,對人,尤其是弱勢的人,簡直是一層比一層更嚴厲的壓迫與威脅。

難以下嚥的科學

(2015-02-19 一丹)

氣候變遷,水源與農地不斷減少,而全球的人口卻不斷地增加。聯合國的數據顯示,至2050年,全球人口將從60億成長至90億,且絕大多數的成長落在原本糧食與飲用水就已短缺的地區。 
為了因應整體環境與人口的驟大變化將導致的糧食危機,多年來,科學家致力於培育食品改良作物,使其抗旱抗寒、抗病、抗蟲、抗土壤的貧脊,增加農業生產力,以應全球之所需。 
打從一開始,基改食品安全的隱憂就爭議不斷,憂心者強調它違反了大自然法則,生態系統遭受破害,也造成人體抗藥性的產生,侵犯免疫系統,終將導致環境與人類的一場浩劫。但絕大多數的質疑都經不起科學界的反駁,大多數科學家並不是邪惡博士」,其研究領域與基改產業無關。 
皮尤調查(Pew Research)顯示:88%的科學菁英認為基改食品是安全可食用的,而僅有37%的社會大眾相信基改的安全性,這之間的差距高達51%皮尤調查》似乎在說:大眾對基改食品的「疑懼」遠大於科學家的自信 
這份報告並沒有試圖說明為何許多人反對科學家在基改安全上的共識,只是顯示了受高等教育的人士對基改的接受度相較於一般社會大眾要來的高。似乎越容易觸及科技資訊的一群,越容易接納局勢的轉變。也有不少反基改人士主要是質疑大企業的專利壟斷心態,而另一批反對聲浪來自於小農對新科技不夠熟悉的懷舊情結。而世界資源研究院(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在去年六月份的資料中做出總結:目前並沒有研究顯示基改作物已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 
華盛頓郵報》社論編輯海亞特(Fred Hiatt) 發表一則調查報導難以下嚥的科學 (Science that is hard to swallow),大眾觀點對於疫苗注射的安全性、整體氣溫上升的因素等等議題,與科學家們的共識皆有不小差距,而這之間最大差距的議題也就是在基因改造食品安全這方面。似乎反對基因改造作物已成當代的政治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