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

鐵漢放聲大哭

(06-06-2012 念慈)

中午兩點多家裏來了一位貴賓,那位貴賓就是進哥,因他知道坤棠中午要回家做定課,所以他收完攤回家洗完澡後,沒有休息就直接到家裡來,要與坤棠一起做定課。
帶他到佛堂後,坤棠先教他做禮佛,做了幾拜後,建議他在跪地時,可以雙手合十並在可以再內心想對什麼人說感恩或是說對不起的話,都可以藉由禮佛來表達,或是許願如願做一個慈悲喜捨的人…等,話才說完,他一俯身跪地,就聽到他嚎豪大哭的聲音,趕緊到樓下拿面紙給坤棠,自己先下樓。

待開發的課程

(06-06-2012一心)

天下第一人即世界第一等國民
出門前,師Skype開示,聖脈要開發的課程,應該是關於「整合性的思考」,就是真正的liberal arts education重視人文精神的博雅教育)和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跨領域教育)。
一聽到這兩個詞,我立刻回想到高三那年,接到了美國大學的入學通知,和厚厚一本選課手冊,學校為了讓學生理解其學術理念,在簡章中特別介紹了liberal arts這個詞,當時,英文不太行的我猜想,liberal是自由,arts是藝術,為什麼學校的學術理想是「自由的藝術」?

緬甸人的苦厄

(06-06-2012一綸)

下午,到景美人權文化園區,觀賞緬甸人權影片「自由邊境」,影片中,一幕幕人民被軍政府掠奪殺戮的畫面,慘不忍賭,簡直就是人間煉獄。
如果不透過義饒益的薰習、接觸,我們還以為21世紀的今天,民主是普世認同的價值,或許仍有少數國家的人民生活在飢荒,或者仍受威權統治,無法擁有言論自由,但不至於被國家公權力砍殺滅族!

看到木工師傅認真的臉

(06-06-2012一湛)


今天看到Smart智富月刊第143介紹安藤忠雄,很喜歡他給年輕人的三門必修課,他只有高職畢業,靠自學跨入建築領域,1997年,東京大學力邀他擔任建築系教授。回憶過去,安藤說,15歲因為大阪老家改建,看到木工師傅認真的臉,「我喜歡他們全心投入的感覺,」如今他也希望用同樣的熱情感染年輕一代。對那些希望自學成功的人,2年前他在來台演講中,建議了以下3堂必修課: 

身體紀錄了不安

(06-06-2012 亭伶)

下午和碰面,將近一年不見,她正忙著整理花蓮的房子,6月底全家就要從台北搬過去了。
是我在第一份旅遊雜誌工作的同事,她早我一天進公司,好像男生當兵一樣,我們有著同梯般的情誼。她的先生是澳洲人,在台灣英文報紙擔任記者,她則專心帶小孩,夫妻兩人都喜歡烹飪做菜,搬到花蓮後,計畫以在地的食材,做出美味創意的料理,以預約的方式經營。

母女的三代功課

(06-06-2012 玲真)

大女儿雖然前天和阿公阿嬤「大和解」了,可是還是很難過,因為阿公阿嬤沒有開口要她搬回去。
她說:「我總不能自己說搬走就搬走、現在想搬回去就搬回去吧?」 我:「如果阿公阿嬤開口要妳搬回去呢?」她:「那我就搬回去啊!」
「可是阿公阿嬤是老一輩的人,他們應該是不會開口的。他們覺得是妳自己搬出去的,就要自己搬回去!」(其實媽媽有跟我講過:「是她自己出去的,她就要自己回來!」)

突破調解的僵局

(06-06-2012 一逸)

下午參加調委會的研習課程,邀請了古嘉諄律師來授課,講義一開始就是一個斗大的「聽」字,將之拆為(耳),有人說:「上帝給了我們兩隻耳朵和一張嘴巴,就是要我們多聽少說。」傾聽需要我們拉長耳朵去聽。(王):將說話的人當成國王一樣對待,當聆聽時,尊重對方,同時承認對方所說的非常重要。(十目):聆聽時會用到眼睛,目光接觸讓我們知道對方是否有聽我們說話。(一):專注於談話的另一方,讓他感覺被重視,說出真正的感受。(心):有效的聆聽要注意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不只要注意聽話的內容,更要注意情感的傳達,覺察對方的表情和肢體語言。聽了古律師的話,發現和聖脈的六度雷同,因為當下迴向的身語意就包括了深深的尊重與四無量心。

把生活作息調整好

(06-06-2012韻雅)

暑期聲音課程第一堂開始,同樣是集中於週三的連續兩堂課,半年來的耕耘有些小成果,兩班學員都有15人,持續來上課的也參加了。雖然目前我還有團務,無法集中精力推廣教學,就以慢速的方式來運轉,可以承擔而不至於有壓力。
本來昨晚共修會結束要去打掃教室,當時實在是太餓太累了,改成今天上課前做清潔工作。Scott主動要來協助,只是他的動作有點慢,拖地拖了半天,我已經汗流浹背掃完地並清潔所有的櫃子,時間相出現,情緒緊張,說了幾句催促的話,感覺到他的不悅。其實他願意主動來幫忙是需要被鼓勵的,我說話不夠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