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找到停泊的港灣

(10-02-2011ㄧ恩)
這陣子幾乎可以用「疲於奔命」四個字來形容自己的生活步調,面對外界親友接二連三衝撞的境界,讓人毫無喘息的機會~~癌末、重度憂鬱、輕度憂鬱、躁鬱、長期失業、家庭糾紛……常感覺擔憂與不安如影隨形,ㄧ個失念沒用上法,隨即可能兵敗如山倒,全軍覆沒。
好久沒能好好在坐墊上打坐了,頂多是抽空在沙發上或睡前的靜坐,而身心狀態已慢慢受侵蝕而不自知。
昨天陪著癌末的她終於圓滿了兒子的婚禮,感覺如釋重擔,心想今天ㄧ定要好好愛自己,好好打坐囉!
上座後,卻發現完全不是想像中的那回事!

有「成全」才有真「勞力」

(10-02-2011怡成)
 昨天突然意識到:人遭遇境界時所產生的喜怒哀樂,到底是自然自發的反應?還是模仿他人而來的?抑或是感受到旁人甚至社會的期待而被牽引呢?
  如果數字會思考能感受,那麼同樣是3,從2+1而來的3,與從4-1而來3的,往往會呈現兩種截然的心情。前者是多了一個,後者是少了一個。
一般人錯解原點是24,多了一個、少了一個,心情起伏就很大,很少人能接受原點是「與時推移」的3。原點一直在走化,如珠。
好的定課能有效地幫助自己歸零,把一切的價值判斷歸到單純、自然,把一切喜怒哀樂的主導權回歸自己的心——成全彼此的最真與最好。

瑰麗極光,向天

(10-02-2011怡成)
       鄭南榕就義的那一天是198947,我剛好服役於總統府憲兵營,李登輝任內。
那時對政治懵懂的我只依稀記得經常因為民進黨抗爭而停止休假必須在總統府內或是鎮暴車上待命,以及有一回有一位激進的抗爭者在凱達格蘭大道(那時叫介壽路)附近自焚。
一直以為那一位就是鄭南榕。直到前天進入一止分享的影音,看聖脈同修參訪鄭南榕基金會之紀錄,看到那被火紋身的焦黑辦公室,才發現與我二十二年前認知的有極大差別。
              yahoo搜尋相關資料,才知道原來那在介壽路附近自焚的是另一位民主烈士詹益樺。而鄭南榕是在自囚七十一日的抗爭之後,在大批軍警「當時任刑事組長的侯友宜亦在內」的包圍下從容就義。
   再找出當時各媒體的報導,聯合報在當時竟然出現鄭南榕丟擲汽油彈試圖攻擊軍警這類荒誕、企圖無恥地竄改事實的內容!!!

說給自己聽

 (10-01-2011一離)
克瑾說母親大腿長了一個膿包,幫她敷藥的時候,母親的叫聲呼天搶地,非常誇張,心也隨著她的叫聲起情緒
聽完她的話,一離設身處地說:下次幫她敷藥時,就跟母親說請放鬆,深深吸口氣,慢慢呼口氣
克瑾:她不會聽的..一離「不是說給她聽,是說給自己聽,透過說來安定自己,不會讓自己的情緒隨母親的大小聲音起波動..。」
她一聽,瞳孔霎時間放亮,眼神充滿能量,回應我:「妳這個角度實在了不起,沒有妳的提醒,我們總認為是在說給對方聽,卻從來沒有想過,原來在說的當下是在提醒自己安撫自己,真是微妙,真的很謝謝,每次跟你說話,都受益匪淺,能認識妳,是我前世修來的福。」
望著她開心的臉龐,同時也看到自己心開,鏡境相照,見境即見心,心境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