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2014玲真)
1. 下列何者不是孟子講的話?a.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b.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c. 君子有終身之憂。 d. 捨生而取義者也。
2. 讀完文天祥從容就義一文,你認為這篇文章的風格,用下列哪一項來形容最恰當?a. 文字洗鍊,層次分明。 b. 旁徵博引,說理詳實。 c. 清麗逸俊,語重心長。 d. 浪漫哀怨,扣人心弦。
唯恐他引用的例子過時,我上網去google了一下。 以去年基測的國文題目為例,隨便舉二題如下:
1.「綠陽煙外曉寒輕」句中兼具視覺及觸覺二種摹寫效果。下列詩句何者也具備同樣的手法?
a. 水清石出魚可數
b. 馳道楊花滿御溝
c. 雲母屏風竹影深
d.日暖花明梁燕歸
就算這題答對了,這和日常生活用「國語」溝通,有什麼關連?
2.小康正值志學之年,而他的父親甫屆耳順之年。由此可知,小康與父親相差幾歲?
a. 三十五歲
b. 四十歲
c. 四十五歲
d. 五十歲
如果是跟人聊天,我聽到「小康正值志學之年」、「他的父親甫屆耳順之年」, 我一定會問:「那請問小康和他爸到底幾歲?」 知道「志學之年」和「耳順之年」各是幾歲,代表什麼? 而且,這題還兼考算術ㄟ!
其實幾年以前,出於好奇,我曾試做過有一年基測的國文試題。結果是慘不忍睹!
以前我們那個時代只有聯考,那時應該更是「背多分」!真不知道我是如何一路第一志願~由北一女進到台大外文系的。(想當年我大學聯考時應是那年乙組的前十幾名!) 是我們那時代的教材比較單一化嗎?
我時常拿自己為例,跟學生說:我從小就很會唸書,可是,現在的我,和你的父母有很大的差別嗎?我有比較「成功」嗎?
不過很確定的,是我中學生活多采多姿、很快樂,也從沒開過夜車!
朱泰琅懷疑,台灣的「怎麼學」、「為何而學」兩個問題已經解決了嗎?還有發揮的空間嗎?他認為「當考試制度只有聯考、免試入學兩種極端,或只能在兩者之間來回擺盪時,不管學什麼,恐怕都無法減輕國中生的負擔,甚至還會扼殺他們主動學習的可能性。」
所以他建議,「應該思考一種平衡兼顧『學什麼』、『怎麼學』與『為何而學』的整體策略,並就此展開多方辯論、探討,才有機會解決當前台灣教育與社會脫節、以及資源配置嚴重浪費的問題。」
其實除了「學什麼」、「怎麼學」與「為何而學」,還有「怎麼教」、「怎麼評鑑」的問題。
教改了這麼多年,老師、家長的感嘆都是「愈改愈爛」。但是,我們的政府有聽到嗎?沒有「感同身受」的主因,應該是主事者沒有子女需經過這樣的摧殘~他們的子女、孫輩不是去歐美當小留學生了、不然就是家裡已無這年齡層的小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