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3日 星期二

無關宗教:褻瀆無罪侮辱有罪

(2015-01-13馬赫.起南)

法國政體的獨特性可推溯自國族(nation)的詮釋方式。日耳曼浪漫主義的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1744-1803)讚嘆上天劃分出國族,「不只是靠著森林與山岳,還特別是依著語言、品味與個性」;而與此部族觀念主導的立場相反,Ernest Renan(1823-1892)則對國族下了社會契約式的定義:「想望生活在一起,有意願要讓共同持有的遺產繼續更有價值。」以及「國族的存在就是每日的全民投票。」換言之,如果說德國的國家認同必然標榜著濃厚的日耳曼民族性,那法國的國家認同所要思考的課題,則是該社會契約要如何建立、以及建立在什麼默契之上。

這個問題早在法國大革命之際,已由同年的人權宣言(Déclaration des droits de l’homme et du citoyen)發佈了初步答案,從那時開始一直到今日的歷次共和,都是強調國族要建立在自由、平等、博愛的共和價值之上,並且,建立的方式只能透過個體與國家的直接契約關係,不得透由中介,只有如此,才能確保國家所保障的是普遍利益,也才有可能讓個體解脫(émancipation)於各式中介團體與分類(種族、性別、宗教、出身、階級、來源等等)的束縛;由此規則所形成的國族,必定是一個合一且不可拆解的國族,整個國家就是一個公民社區,也只能是一個公民社區

南機場公寓的公共概念

(01-13-2015一寂)
「忠勤里里民有一萬多人,差不多是三千多戶,其中有兩千戶在南機場公寓。住在南機場公寓的里民,又大部分屬社會的最弱勢,獨居老人、外配、單親...,會想辦法整合老人跟孩童的社福資源,當然是從發生問題開始,獨居老人出事了、外配單親孩童出事了,市政府的處理方式就是通報登錄,好像只要通報登錄就解決了,怎麼可能,人是活的,日子是每天要過,問題就會不斷發生還在....。」
「南機場夜市,每天晚上收攤後,這條街上有250支瓦斯桶,隨時可能有可能引發氣爆,這是本社區最大的危機;夜市攤商只是在這裡做生意,收攤了,他們就離開,反而是社區裡的住戶,他們每天晚上都睡得戰戰兢兢的...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事情?」
方荷生任職忠勤里里長16年,談起夜市管理,他的聲音不經意的高揚起來,因為這是個延宕許久的老問題。他的提案,凸顯出公部門對夜市管理的冷處理與毫無作為,「這個案子,我提了16年,經過馬英九郝龍斌兩任市長,他們都沒有處理,其他里長的提案都結了,只有我的案子沒有結,我也堅持不撤案。這不只是南機場夜市的問題,也不光台北市夜市才有這個問題,這是台灣所有夜市的問題。」
強烈情緒的背後是他的在意,「遇到問題,就是要解決,不能光是這樣拖著...人命關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