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Jason邀請,去他家,和一些鄰居、朋友們共進晚餐。其中有一個來台灣短暫停留拜訪的加拿大家庭,一對夫妻帶著兩個活潑可愛的兒子。這個爸爸是Jason從青少年時期至今的好朋友,可能因為他和Jason都是加拿大華裔,格外能理解彼此。
來台灣前,這家人先去香港看親戚。爸爸感慨說,生長在華裔家庭,從小到大的存在價值,幾乎是依照學業成績、薪水、社會地位等等外在成就來衡量,讓他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永遠要更努力。但這次到了香港,發現那種家族期待、社會眼光帶來的壓力,更是沉重,來到台灣,感覺好像有比較好一點,有多一點做自己的空間。
來自比利時的馬丁說:我在台灣住這麼多年,發現,台灣人總是很忙碌,要讓自己不斷地學很多東西,假日要出去玩,平日晚上還要去上一大堆課程。有一種「要成為有用的人」的焦慮感,閒不下來。
加拿大媽媽說:這讓我想到我那些在科技大學的學生們,當中有很多華裔,也有很多台灣學生,明明已經是在榮譽班了,還覺得自己是失敗者,因為班上還有人比他好。就像那個暢銷書作者寫的「虎媽」,總是不斷地要求孩子在課業上精進,並且要學習才藝,好似所有的空閒時間,都被填滿,都不能浪費。
在這種教育方式下成長,很多人的一生都充滿了挫敗感。
為什麼「尊重孩子是個獨特的個體,才會讓孩子發展健全」這個簡單的道理,在華人社會中格外困難?父母好像把孩子視為自己的財產、或自我的延伸,而不是值得尊重的、完整的人?
與父母的關係,是絕大多數人生命中的第一個關係,也是往後人際互動的原型。有多少人花了一輩子,做了很多很多事,就只是為了讓爸爸看得起他,或為了從媽媽那裡得到一個欣賞的眼神?真的希望,我們不要把這種令人窒息的親子關係,一代傳過一代。
想像每一個家庭不需要用「血濃於水」來支配,用良心不安來維繫?想像每一個家庭共同的信仰是自由,以維護彼此的自由人格為共同的價值信念,而不是「我不能選擇我的父母」。
如果我們無法想像,那可能是因為我們失去了孩子的天真,如果問一個孩子:「我只能給你愛,但不能給你自由。」小孩子會選擇這樣子的愛嗎?
另外,加拿大爸爸也觀察到,他的香港親戚「仇視中國人」的情緒越來越高漲,因為大量湧入的中國人,讓香港的中產階級急速消失,貧富越來越兩極化,房價、物價上漲了,街上充斥著迎合中國人消費需求的商店…。
馬丁:為什麼現在只要一提到中國人,就馬上會連結到負面的東西?是我們的偏見,還是真的出了什麼問題?
加拿大媽媽說:在溫哥華,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但是沒有移民會像中國移民那樣,只是去炒房地產、來度假、避稅,而不是要來住的,這種行為,大大地影響了我們在地社區互動的健全,又讓物價變高…。
加拿大爸爸:有一種說法是,中國落後了世界幾十年,所以,要加倍趕回來,去享受那些西方世界已經享受過的物質生活。
我說:中國社會經歷文化大革命,人性被嚴重扭曲,之後,又因為六四天安門屠殺,中共只好用經濟開放為條件,讓人們忍受政治上的高壓,忍受思想和言論的不自由,於是,人們都變成了完全物質導向、沒有靈魂的經濟動物。另外,中國人的歷史觀完全被政治主宰,當權者希望人民都把問題一股腦兒怪給列強、給西方、給敵國…,這樣子,人民就不會去注意當權者的貪腐、極權、殘暴…。
馬丁:難怪,中國人總像是在跟全世界對立,要爭一口氣贏回來那樣。
突然感覺,中國好像一個很需要愛的孩子,主觀上,他不但從未覺得被接納、被重視,而且還常被欺負,於是,他要用很大的音量、很粗暴的行徑,來宣示中國的文明與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