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2015一賢)
英國某羅素集團盟校一名宗教學系的匿名人士在《衛報(the Guardian)》發表《教宗教:學生們試圖主導我的課》(Teaching religion: my students are
trying to run my course) 的感言,從他的敘述中了解到宗教信仰的影響力已經在學院內造成教與學的藩籬。
「我是資深宗教學系學者,宗教學系並不是要訓練未來的牧師,也不是要推廣特別的信念。」
「十年前剛開始教學的時候,我對講堂各種不同觀念的學生印象深刻。很多學生有各種不同的信仰,但還有很多是無神論者和不可知論者。」
「不論他們對宗教的觀念如何,他們都願意展現好奇和開放,讓教學成為我工作最美好的部份:他們將論點被挑戰看成是一種享受,也喜愛探討宗教和文化、社會、政治間的相互影響。」
「最重要的是,學生們從來不需要在講堂中宣示或防衛他們自己信仰的觀點。」
「但現在完全不一樣。優先考量學生的受用與否,讓學生們有權對他們的學習負責,因此學生聯盟和社群在大學中比以前有更鉅大的影響力。」學生對教師所做的教學評鑑似乎可以主導教學的核心價值。
「而這包括宗教社群在內。在我的單位,付費文化造成優勢白人、經濟特權、中産階級學生團體的形成,而不論有無宗教信仰的各種不同學生都被有特別影響力的基督教福音團體所壓抑。傳統基督教是一個無法自在接受而且經常明顯地抗拒學術上對宗教的研究的信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