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南部的旱情吃緊,迫使多數的稻田休耕,就唯獨台南超過半數的稻田得以永續,這一切要歸功於一群當地的基層稻民(約2000人),從去年八九月份二期稻作的水情警報開始,便日夜輪番在田裡巡水路(除草、清淤、修補),預防外溢滲漏的浪費,且有效率地管理小水門,掌握供水順序,公平分配水源,竟省下了約三分之二南化水庫的水量,奇蹟似地讓今年一萬公頃的一期稻作免於休耕,也預估今年還可省下一座南化水庫的水量,以供今後的稻作正常耕作。
此一萬公頃,將可生產出價值約15億元的稻穀,相對地,若此一萬公頃稻作被迫休耕,至少要發出8.5億元的休耕補貼,而掌水工的工資僅是休耕補貼的百分之二呢(2千多萬元)。以產值來衡量,就明瞭掌水工在易旱的台灣中南部佔了多麼重要的角色啦。
除了感謝這一群最適任的掌水工之外,啟動此機制的南區水資源管理局與嘉南農田水利會也功不可沒。聽說這個機制,還是源於日據時代水利小組的掌水工編制,好的機制,真的容易永續,讚嘆日本治國宏觀與細膩之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