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6日 星期一

眾口鑠金的誤判

(2014-10-06桂春)
下午與朋友一起喝下午茶,朋友最近遇到公司與人做事過程不順,想退休又被挽留,心情不佳搞自閉,被純美發現拉出來,搞自閉不如找我們出來透透氣。剛好遇到我生日,趁機會歡樂一下,淑瑛是寧可自己吃虧,默默付出,樂於助人的人,太客氣反而讓人感覺過悶,收縮膨脹還是要平均有韻律比較好。
朋友提到上周她們參加一場電影欣賞:謊言的烙印(The Hunt (Jagten)),丹麥電影,傷心潛水艇導演湯瑪斯·凡提柏格(丹麥語:Thomas Vinterberg)的作品。
一個不存在的犯罪事實,一個充滿愛心的幼稚園老師,只因為小女孩一時報復性撒謊影射指控,幼稚園園長選擇相信小孩子的話是真的,這名男性幼稚園老師被指控對小女孩性侵,這種傳聞充斥學校、小鎮,造成這位老師被周遭所有朋友、居民唾棄、譴責,甚至跟他一起多年的好朋友、女朋友都不相信他而選擇相信謠言,最傷心的是兒子聽到這樣的傳言,還好兒子選擇相信他,保留一線希望。

什麼是「把人當對象」

(10-06-2014 一心)
這兩個月來最大的受用是:理解什麼是「把人當對象」。
發現當自己能量低的時候,就會很在意師的語氣,很想要師的肯定,但越在意、越想要肯定,落空往往就越大,也越容易因為得不到我要的,在語氣、態度上,轉為攻擊,好像要在言語上,用爭的、爭出個勝負。師形容,這就是賭博心態,已經散盡家財,卻還要賭,冀望下一把就可以把輸的全部贏回來。
我發現,當只是在言語上持戒,效果不大,我一定要懂問題的根源是什麼,才可以不再「欠債」。
就在某天晚上,師對我說,沒有真正的信,就是主體性不見了,才會「把人當對象」,如果把人當對象,一定也把自己當對象了。當對象,「不把人當人,把人當成object」。
之後,我豁然開朗,把別人、把自己當對象,就是以為自己、別人,是可以得到和失去的,所以,我會充滿不安全感,還會去要那些明明就要不到的東西,比如說:希望對方給我好臉色看,希望對方肯定我,或者,總要抓住什麼(我的意見)、掌控什麼(我做事的方式),才會有安全感

寄托和解脫

(2014-10-06宥娟)
衣穎問了一個很讚的問題:寄托和解脫的分別。
師:我們不認同抽離關係能解脫,不相信沒有關係的個人解脫,沒有人是孤島,孤僻不是好事,重要的是生命要活得過癮有尊嚴。
僧團是一個精神的家,那是什麼樣的形式?比較像三位常住的方式,那是比世間的家更親密的關係。不但有經濟政治的結盟,更有夢想的結盟,就像是真正的夫妻、伴侶一樣。佛法不是不要寄託,好比台中,因為一無所以時常有飲食禪等聚會,一起做菜、吃飯,讓同修間的感情很融洽。
呵,深覺,在師的愛之中,同修們的每一次相處,都像神仙眷屬那樣美好。
婚姻是什麼?經濟結盟的生產單位,有的是政治結盟,乃至感情結盟、理想結盟。身心都結盟的關係是可遇不可求。修行不是不要關係,世間所有關係都有依託的成分存在,好朋友之間的信託絕對存在,同修之間可以找到對的人信託也很重要。重點是對的關係。不要在不對的關係裡找解脫。兄弟姐妹間可能可以互相照顧,但可能無法溝通。結錯婚很苦,就像很多本來很優秀的女人結了婚,卻要幫先生揹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