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山行政暨旅客中心 |
搭遊艇繞行日月潭,風景好美,可惜的是,導覽員的說明內容大多是:「涵碧樓,一晚要價... 」、「睡覺太可惜,要睡也要睡有貼金箔的浴缸」、「那棟有中國建築特色的寶塔,全台海拔最高,有1000公尺,象徵著蔣氏王朝會千秋萬世,可惜,被九二一大地震一震,成了比薩斜塔,只剩999公尺,所以,蔣氏王朝無法千秋萬世。」、「拉魯島,是傳說邵族人祖靈的居住地,是全世界最小的島」、「來到日月潭,一定要去吃阿婆的茶葉蛋」、「去伊達邵的手工藝品店給原住民捧捧場」...。
心中想,要是此刻,身邊有一位外國友人來訪,我一定羞於替她翻譯那位導遊的話。因為,除了內容不實,更糟糕的是,對原住民文化缺乏認識及尊重,國家身分定位錯亂,價值觀偏差,以金錢量化一切,背後,正凸顯了「觀光=消費」、「消費能力=旅遊品質」、「生命就純只是消費」的心態。
最後,來到落成不久的「向山行政暨旅客中心」。遠遠地,就被這棟建築物的身形所吸引,它低調的灰色皮膚,靜靜地融入了山的蜿蜒與湖心的開闊,用弧線拱抱出一個空洞,映照彼方的天色湖光。
當跨越了大草皮,終於走入了它的懷抱,驚喜不已:「聽!虛空的聲音,是一股股的風流,是貝殼摀住耳朵時、大海的聲音!」一開口,聲音被加乘、拉長、拖延了,我們七人,如另一頭玩著「蘿葡蹲」的小朋友、瘋也似地開心起來,一跳、再跳、又跳。
可以奔跑,可以席地而坐,可以聽聽風的聲音,可以遠眺,可以比比自己的小和天地的大。一個好的建築設計,引導人們從人造建築的侷限,走向大自然的慷慨與無限,將人類的眼光從自身的尺度與需求,移向天地的開闊與無私。
-------------------------------------------------------------------------------------------------------------------------
版主:
-------------------------------------------------------------------------------------------------------------------------
版主:
怎麼能夠讓一座建築物在外觀上,跟周遭的景觀完全融合,融合到你感覺不出它的存在,彷彿她是大自然的一部份。
然後,慢慢地進入建築物的本身,走入中庭,仰頭張望高聳的頂版,彷彿感覺著山的遼闊,還可以感覺到風在山裡的流動,或急或緩,順流迴盪出一陣陣的嘯聲。穿過中庭,一彎水帶,輕輕的襯托著身後的水與山,極小極大的空間感,讓驚艷與靜謐,同時映入眼簾。
赫然發現,建築物本身只是完全體驗山體驗水的媒介,一個完全通透的媒介。
如果要幫「向山遊客中心」取個名字,內心只有一個直覺「謙虛」。(07-29-2011一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