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6日 星期六

一個很特別的七夕情人節

(08-06-11一心)

今晚,過了一個很特別的七夕情人節,與其他四十幾位工作坊的學員,同台演出,對很多位學員來說,是生平第一次登台,也是生平第一次,讓家人們看到自己的舞姿。

第一段是周一班的呈現,第二段是密集班的呈現,第三段,則是舞團的呈現。對於自己要演出這部分,因為平時就在準備了,感覺很放鬆,而且知道,今晚的主角是工作坊的學員們啊。不過,坐在觀眾席裡,看著密集班呈現時,發現自己竟然忐忑起來,像媽媽看著孩子們第一次振翅單飛的心情,趕緊提醒自己,回到呼吸,讓胸口鬆開,把重心退回到座墊上,於是,接下來的每一刻,就只是純然的享受了。

舞者們專注地聆聽彼此,也藉著彼此的支持,火力全開地舞動,如同生命之花的盛放,交織成一股強大的動能,渲染穿透了在場每位觀眾的身心。

2011年8月5日 星期五

如果不是師

 (08-04-2011宥娟)
 
今天上班騎車途中,在新莊中山路上看見有一位拾荒的女子牽著腳踏車站在行人道上整理她回收的資源,手裡拿著一根繩子,拿起、放下,拿起,放下,腳向前、退回,向前、又退回,一時沒有弄清楚她行為的意向,但這樣重複的動作吸引了我的目光,然後才連結到——因為一直有摩托車從她身旁擦身而過,所以她必須一直退回原位,無法順利綑綁她的物品。

這樣的視而不見到底多久了呢?這樣擦身而過人行道的機車騎士,又有多少呢?我過去似乎也曾做過這樣的動作。因為無明無知的盲從。

這樣的小事每天在各處發生,但這樣的小事不就代表了台灣的素質,交通的現狀?人們的生活只在這樣粗糙匆忙的腳步中來來去去,搶時間、搶快車道、搶人行道,並不曾停下來思考過自己的方便會如何造成別人的不方便,一方面自己方便就好,反正別人也都這樣做;另一方面,就算真有反省,想想也就作罷,反正我也無能為力,悄悄地囤積許多無奈和埋怨,只是生活也越來越沒生命力,渾然不自覺。就像一心日記裡說的:「他是我們其中的一個」,我是他們其中的一個,分不開的,有些時候,我們踩踏了別人,有些時候我們被踩踏了,不是嗎?這就是我們共同的經驗。

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

向前向後看生死

(08-03-2011一護)



今天看了電影「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 (1999),也聞思師的相關開示,內心有很多的感動:

社會學教授墨瑞,罹患了ALS(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即一般稱之為「漸凍人」,得知自己來日不多,不改幽默地說:這是我人生最後一個階段,我們遲早都會踏上這一步,也許我可以教大家如何作好這段旅程的準備。

聽到他說:「也許我的垂死,能有點價值供大家學習,就像是一本人體教課書。」
當下內心深受感動,忍不住也發願:願我的垂死,也能有點價值,供大家學習。

「究」是理想,「通」是現實

 (08-03-2011一止)

這個虛空,散發著佛陀的愛,阿羅漢的種子,耶穌、德睿莎修女的精神都瀰漫在這個空氣裡,他們沒有死,他們隨時都在守護著我們,隨時等著我們接上線,傳承人飢己飢人溺己溺慈悲喜捨的心量。

師時時鼓勵我們要接天接地,在乎的是天地人,不是你我他。要做個坐在地球上的人,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聞思「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有一種跟上天接了線的法喜~

「究」就是問,一直反問一直反問,我這樣是天的意思嗎?
就好像德睿沙修女一直在禱告---
這樣子是「主」的意思嗎?
這樣是傳承的意思嗎?
這樣真的是「最究竟的解脫」嗎?
這樣子真的是離苦得樂嗎?

「古今之變」就是回到現實來,不斷地問:我這樣子能夠解決問題嗎?以前有什麼困難,以後會有什麼困難;昨天有什麼困難,今天有什麼困難。

2011年8月3日 星期三

用供養神明聖殿廟堂的心進食

 (08-03-2011一恩)

中午用餐時,跟儿子分享即將要引導一群年輕人禪修,包括用餐時。

「他們一定很辛苦!沒辦法,因為是公司規定的…。不過,希望我們能盡量幫助他們把心靜下來!難得生命有這樣一次機會啊!」

用餐的過程,將對面的兒子想像成是員工……一臉睡眼惺忪,漫不經心地咀嚼著食物。

該說甚麼話引導他們回到身體的感覺,回到食物的感覺。用甚麼樣的心情迴向給他們呢?

儿子雖然只有嘴巴在動,但看得出來他的腦筋一直在轉著。

失聯

                                                           (08-03-2011 沐沐雲)

記不得什麼時候
我開始寫我自己
刻意以一種連陌生人都能懂的腔調寫我自己
我其實不喜歡模仿誰
除了鸚鵡
鸚鵡做牠高興做的

我漸漸漸漸地遺失了我的鄉音
但我的鄉愁卻仍記得
夢裡
祂會為我哼著兒歌
歌裡有淚
淚暖暖又甜甜 

另一種修行

 (08-02-2011一經)

法國喜樂米劇團
小珠31日的日記,法國劇團在兒藝節的演出,欠缺道具,時間匆促,卻態度依然專業、有禮,沒有一絲一毫怨言,贏得一致讚賞,完全顛覆小珠對法國表演者的成見,再累也覺得「值得」。

看了心有戚戚焉,時間緊迫卻能保持從容不迫,表示當事人內心很有空,即使再緊急,也沒有不耐或怨言,具見藝術家的優雅已溶入生活,欣賞這樣有品質又浪漫、流動的藝術家。

日記中提到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的一段話,很喜歡:「人總是害怕去追求自己最重要的夢想,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不配擁有,或是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完成,告訴你的心,害怕比起傷害本身更糟而且沒有一顆心會因為追求夢想而受傷因為追尋過程中的每一片刻,都是和神與永恆的邂逅、、、當我真心在追尋我的夢想時,每一天都是繽紛的,因為我知道每一個小時都是在實現夢想的一部份.當我真實地在追尋著夢想時,一路上我都會發現從未想像過的東西……」。

2011年8月2日 星期二

做一個世間苦難的庖丁

  (08-02-2011一三)


洗碗時,老人家在身旁切著西瓜,切丁時也順便剔除其中的黑子。凝神動作中,也不忘傳授剔除黑子的秘訣給身邊的人…

「要順著西瓜子的方向切。你看,這一刀切下去,黑子全露了出來,這樣剔子就方便多了。」

聽著、聽著,不由得想起莊子「庖丁解牛,游刃有餘」這則成語故事…

文惠聽說庖丁殺牛的技術很好,就請他來殺牛。庖丁殺牛的時候,運用他的手腳肩膝,動作非常的俐落、巧妙,只見他手一摸,肩一靠,腳一踏,膝蓋一頂,刀鋒過處,發出砉砉唰唰的聲響,動作與聲音,非常完美的配合,像是「桑林」的舞曲,又合於「經首」的樂律。  

文惠君看了非常贊歎,說:「想不到你的技術已到了這樣的程度!」

突然成熟了20歲

 (08-02-2011一恩)

中午跟儿子外出購物,後來氣沖沖地跟我說:「我一定要跟管委會檢舉今天執班的守衛!他實在太過分了,所有的住戶跟他打招呼,他都完全沒有反應,而且臉很臭,每次都這樣@#$%」知道他在氣頭上,沒說甚麼。

用餐時溫柔地說:「你不用去檢舉啦,我猜他下禮拜就不會來上班了,就被炒魷魚了。」

儿子說:「等一下進大門時,我要去問問他叫甚麼名字!」該跟他深入談談甚麼是「入眾生心行」了。

「如果他現在罹患嚴重的憂鬱症呢?如果他心愛的家人現在得了重症呢?」
儿子說:「可是他是在上班…就不應該這樣!」感覺他表情稍柔和些了。

我是能量的河道

 (08-02-2011一心)

早上寫日記,聞思,寫教學記錄,處理行政,下午教課,晚上去愛河散步。

上課前,鼓勵大家多多回饋分享。因為,來上課,是一種「主動學習」,我們可以一起探索自己的好奇,打破平日填鴨式教育,讓老師單方面給、自己被動吸收的慣性。透過回饋的互動,也才能知道要如何調整,讓學習更有效果。大家眼睛亮晶晶的、面帶微笑,發言也比昨天踴躍,放鬆了。

也提醒大家,如果舞蹈課程裡面的學習,無法融入到日常生活的觀察、人際互動,那麼,舞蹈就和生命脫節了,學舞,就失去了意義。

上課一開始,先討論關於前一天課程的回應。有幾位平常很少動的人說,昨天打開了久未活動的身體,覺得好自由,喜悅,舒暢,晚上,沒有平日難入睡的問題。學員中,也有好幾位是表演藝術專科/專業,平常就習慣使用肢體了,有時候,會把身體動作視為理所當然,而比較缺乏對身體動作的感激與欣賞,也必須更細膩地去覺察、體會,才能打破平日的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