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2011 一三)
洗碗時,老人家在身旁切著西瓜,切丁時也順便剔除其中的黑子。凝神動作中,也不忘傳授剔除黑子的秘訣給身邊的人…
「要順著西瓜子的方向切。你看,這一刀切下去,黑子全露了出來,這樣剔子就方便多了。」
聽著、聽著,不由得想起莊子「庖丁解牛,游刃有餘」這則成語故事…
庖丁放下刀子,說:「我所用的不是技術,而是『道』。剛開始殺牛的時候,眼中所看到的就是一條牛。三年之後,殺牛的經驗多了,看到的就不是一條牛,而是牛的五臟筋骸。現在殺牛不再是用眼睛看,而是心領神會了。我依照牛身上的筋骨肌理,找到骨與骨相接、以及骨與肉相接的地方下刀,刀鋒不會動到牛的經絡筋腱,更不會碰到大骨!只在筋骨縫隙之間出入,不僅沒有阻礙、而且遊刃有餘、迎刃而解。」
他接著說:「一般的廚子,因為用刀時又割又砍,所以一個月要換一把刀;好一點的廚師,他只用割的、不用砍的,所以一年換一把刀;我這把刀已經用了十九年,殺過數千頭的牛,到現在還像新的一樣鋒利。雖然如此,我現在每當要肢解一頭牛的時候,每當碰到筋骨交錯糾結之處,難下刀,總是小心謹慎,屏氣凝神,目光專注,充分掌握牛的結構,只要稍稍動刀、緩緩下手,才聽見骨與肉急速分離,牛的全部骨肉便已像一堆土般疊堆在地。這時我覺得很有成就感,才把刀子擦拭乾淨,好好收藏起來。」
如果這個世間的結,就像一隻牛,我將如何做一個善解結的庖丁?
如果世間的苦難,像一隻牛裡面的關節、骨頭…這麼的多,我將如何做一個庖丁?
回觀前幾天回應「禪修打掃」時的身心狀態,當時眼睛看到的就是整頭牛,彷彿問題重重,卻不知道怎麼下手。手上的一把刀,就在這議題上面胡亂揮舞著…
這個社會,要談意見,每個人的意見都很強。動不動就心浮氣燥、就惱羞成怒,正面來看,是義正辭嚴。但是,我們需要這樣的社會嗎?這真的是關心台灣社會的最好方式嗎?
其實,平時真的很少能將心比心,那是因為心都很粗,而心粗的原因就是不會呼吸。
這個社會,需要的是將心比心與面對問題的心量,需要的是解決問題時的謙虛與心細。
離開這個心,都是隔靴搔癢、捨本逐末,不但與如來的法毫不相干,而且還背道而馳。
用真正的感情呼吸,用感情融入我們的心---
用感恩的心呼氣,用慚愧的心吸氣。
透過出入息念隱身,呼氣膨脹,吸氣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