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日 星期二

那勝喜的聲音與表情

 (08-01-2011 一丹)

今晚的聞思分享共修,迎上主題「發大心」,同修們以喜悅的心分享著夏禪的受用,呼喚著每位同修把握每次的因緣參與……嚮往身心的洗滌與脫落….重生之美。

感覺得出,今日的分享讓單純的春櫻生起了無限的嚮往,聽著她篤定地發願參與夏禪的決心,大夥兒深深地給予祝福,也相信有願就有力!台南開往夏禪的列車,多了一位堅定求法的新血輪,那種發自每位同修內心的喜悅已灑滿了整個永康禪堂…..

夏禪的分享,聽著、看著一勤突破身心困頓的那種勝喜的聲音與表情(從經行時被過去不美好的相嚇得膝蓋直發抖到最後一步一腳印的踏穩每一步伐,身心的轉折清清楚楚,因認得了、看到了,就完全地放下了心中過去的陰影),很是感動。這樣用法成功的實例,對大家都是很讚的一劑強心針呀。

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

旅行的經驗

(08-01-2011亭伶)

今天採訪一位建築師談旅行的經驗。
忽然提到:現在照片拍得比較少了,因為一直透過鏡頭在看東西,感覺人都變成了相機,忘了聽,忘了嗅覺,忘了感覺,變得很單一…。嗯嗯,內心一亮,彷彿聽到師說,「你的有正是你的障礙」,注意力放在自己想找的想求的,就看不到背景。突然很有共鳴。
以前工作出差時,一直忙著拍照,其實有一種封閉的感覺,好像我其實不在現場,眼前的風景只是我有所求的對象,急著抓些東西帶回去,這個要拍到,那個不能漏,好忙啊!反而忘了用心,忘了關心。
他又說,其實人的記憶是可以被一張照片更改的,文字也是。當回顧一段旅行時,看著照片,我會以為就是這段旅行就是照片中呈現的樣子,好像被說死了,定下來了。但是真的是這樣嗎?沒有人知道。
有人做過實驗,我們的童年記憶,常常被童年的照片所影響,如果有人刻意(有時是自己)的暗示,告訴你照片當時的故事與情景,就會取代了原本模糊的不確定但也是開放的記憶。
他說的是「取相」,我常常以為我看到的我知道的就是事實,事實上唯一的事實是師說的,「知道就是不知道,看到就是沒看到」。
他提到童年的記憶,忽然有個光跑進來。

第一觸是法

  (07-31-2011一智)
                    
師線上開示:第一觸是法,需要經常練習。每週編新講義,對大家沒好處。
真正的講義,只有四個字:慈悲喜捨。
真正的講義,只有五個字:無常苦無我。
真正的講義,只有十個字:身含十方無盡虛空。
真正的講義,是牟尼寶珠,只有幾個字,就足以清濁立判,照見十方。
每個人自己去聞思,什麼法義讓您做到第一觸就是法。什麼法義讓您清濁立判,照見十方!
百花齊放!一以貫之!不分上下座。
這樣簡單多了,本來還在煩惱要怎麼定每週的進度!師談到第一觸就是法,第一觸就是師,一定很受用,一定很喜樂。第一觸就是法,就是法隨念;第一觸就是師,就是師隨念失去第一觸,就是失去無常觀。

2011年7月31日 星期日

法國電影《人神之間》

(07-31-2011一無)
看了一部電影,《人神之間》。
這是一部1996年發生的真實殉道故事改編的電影。英文片名Of Gods and Men法文片名Des hommes et des dieux的「神」與「人」全是複數名詞,值得注意。
故事發生在阿爾及利亞,這個位在北非,西鄰摩洛哥、東接利比亞、北部隔著地中海與西班牙、法國遙遙相望的國家,中世紀前隸屬拜占庭王國,8世紀時阿拉伯人帶入了伊斯蘭教,一度曾為鄂圖曼帝國統治,1830年起法國入侵,1903年後全境成為法國的殖民地,直到1962年民族解放陣線經過近10年的抗爭才完成獨立,不過獨立後的集權統治不為人民信任,1991年伊斯蘭救世陣線贏得大選,但軍方拒絕後爆發內戰。從人口結構來看,國境內99%為穆斯林,也因此伊斯蘭教成為國教,80%的住民操阿拉伯語,法語雖廣泛使用,但並非官方語言。電影拍攝地點在摩洛哥
法國傳教士在阿爾及利亞傳教,慘遭殺害,身首異地。
其中讓我動容的是,傳教士為已經死亡的暴徒祈禱,卻遭到軍政府的誤解與不屑,軍政府認為傳教士支持伊斯蘭教恐怖份子,所以軍政府也跟恐怖份子一樣,沒事就去騷擾教會,甚至開武裝直昇機,在教會上方盤旋。
什麼樣的生命,就有什麼樣的心。什麼樣的心,代表生命的苦多苦少。
世人用世間思維,當然看不懂宗教。也不知生命的可貴。
軍人用武力強弱來看一切生命。
商人用利益盈虧與市場來看人生。
工人用工資與福利來跟世間比。
動物用本能來保全這條命。
這些,都不是用是非對錯可以講得清楚,說得明白的。

祭義

 
**********************************
祭義                                                                                                         

溪畔的草籬的霞雲的西陽的

終止了夏午的喧嚷
唯有瞳仁能說些甚麼

想起那一年此時
有蟬聲如響雷自林中竄出
一盞燈上了岸
另一盞熄入了水底
而今天那燈油的燻味兒
依然有本事教你一靠近就涕淚直流

風吟款款
一席被日暮催化成純白的光體
由水而出

                                                
沐沐雲   20110730
註:
新店溪畔立有捨己救溺紀念石像一尊,每每驅車經過便感其義勇之魂。
**********************************

輕輕呼喚大哥

(07-30-2011嬋娟)

大哥下樓來,開始泡茶,我跟大哥分享師禪修開示「離生喜樂」和靜坐調身「長呼吸、短呼吸」講義,大哥不顧吃飯,很認真看著講義。看完後,大哥跟我說這份開示實在是太讚了,我看得懂,我要從調身、長呼吸直到短呼吸。
這時大嫂回來了,我與大哥大嫂分享好多好多,在學法路上所遇到的瓶頸,自己是如何勉勵鞭策,不去跟自己的負能量對話,接受自己、相信自己,好慶幸、好感恩有善知識的守護。
在談法過程中,大哥超讚嘆的,讚嘆師的法是這麼細膩,也從沒見過在家弟子能如此念念從負轉正,給出正能量,在第一時間一直回到身口意念念清淨中,弟子們願意百折不回的學習,超越一切法。
獻上《祝告の器》般的身體    (07-30-2011一心)


傍晚五點半,和兩位朋友約在捷運中山站,準備前往位於新莊的「樂生療養院」,欣賞Kanoko黃蝶南天舞踏團最新作品《祝告之器》的演出。

上維基百科搜尋資料,整理了一下樂生院史

「樂生療養院」成立於日治時代的1929年(昭和四年),為強制收容痲瘋病(又稱癩病、漢生病、韓森氏病)患而設,早年痲瘋病被誤認為無藥可治、且高傳染病的瘟疫,所以,遵循了在柏林舉行的「第一屆國際癩病會議」(The First International Leprosy Conference, Berlin, 1897)的建議,採行「強制收容,絕對隔離」政策,對於院內病患懷孕,也是採取強制墮胎的手段。
 
後來治療藥物發明,患者不再需要強制隔離,樂生的病人才逐年減少,到1954年,慢慢開放讓院民回家。1961年,「台灣省癩病防治規則」訂立,廢止強制隔離,改為門診治療。

1993
年,台灣省衛生處曾計畫樂生院整建為「公共衛生中心」,因台北捷運相中此地為新莊機廠預定地而無法轉型,當時的樂生院長陳京川反對賣掉樂生土地,並積極向院民調查意向和需求,最後陳京川遭受申誡和調降,離開樂生院。新大樓開工,經費來自「癩病防治五年計畫」,共93469萬元,原計畫興建適合院民居住與活動的低層、家庭式平房,落成時卻是兩棟相互隔離的迴龍醫院


黃蝶南天舞踏團團長暨編舞家Kanoko在演出節目單上寫著:

如今樂生院再度面臨了新的危機,為了捷運工程被削去的新舊院區的土地,已經從兩側開始崩毀不管是住家還是道路,明顯的龜裂開始出現在院區各處。還請各位親自用眼睛和雙腳來記憶這樣的現狀。然後,請以自己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

在捷運中山站外,搭上了636公車,兩位外國藝術家朋友同行,一位,是來自舊金山的Isak,目前,在寶藏巖駐村,另一位,則是住在德國多年的日本人Yuko,目前在台北國際藝術村駐村。

2011年7月30日 星期六

發燒的叮嚀

 (07-29-2011一智)

一丹日記提到腹瀉和蕁麻疹:「以前看911救人的經驗得知,退燒的第一要訣,就是別因為病人感覺冷,就繼續加衣加被,反而要幫他卸下身體種種的束縛來散熱….擦拭酒精。決定起身去盥洗室,用冷水毛巾為自己擦拭(冷敷)。下床,感覺頭重腳輕,身痛且暈,無力感重,超感恩還有機會在夜裡獨力完成降溫一事。
其中有幾個可以討論的觀念:
1.      發燒是好事情: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
2.      錯誤的照顧:酒精擦拭,使用阿斯匹靈(小孩),瘋狂的使用退燒塞劑,逼汗。
3.      手腳冰冷時穿多一點,冒汗時穿少一點。這也是自然,勿反其道而行。
4.      只有退燒藥具有「真正」退燒的效果。其它輔助的方式如退熱貼,冰枕,溫水擦拭(不是冷水)等等,都只是治標,並不會對中心體溫有任何的影響。體溫上上下下都是自己身體的機轉在互相平衡,跟你給的冰枕一點關係也沒有。
5.      冰枕、散熱貼、退燒藥等各種退燒法中,哪一種效果比較好?

真正零距離,空間無量

 (07-29- 2011一淨)

昨天整理晉煒去田裡穿的衣服,把幾件感覺很髒的丟了。
早上晉煒從田裡回來,他說:我那件要去田裡穿的衣服,你把它丟了,叫我穿甚麼?
看到他的需要(背景),沒去理會他的情緒或臉色(前景),「這裡還有好幾件啊!」我馬上從衣櫥裡拿出來給他,只管做當下的最好,內心無聲。
晉煒:那個比較厚啦!你把另外一件處理好給我穿(與丟掉的那一件一樣的衣服)。
一淨:喔!這個比較厚喔!(順手拿出他要的給他)早就弄好了啊!
晉煒還是繼續碎碎念:「要丟也不看時間,至少也等檳榔忙完再丟。」
聽只是聽,隨著呼吸的自然韻律,吸氣~感覺聲音由外而入,呼氣~感覺聲音從內而出,他想說的說完也就沒有聲音了,完全收納消融在呼吸裡。
感恩晉煒的好!

感恩「負債」感

(07-29-2011一護)

今天讀到宥娟的日記,讀到她最美麗的心,也觸動到我的內心深處…。
特別是那一句:「如果不是負債,我是不可能做得來業務工作的!」縈繞在心頭,久久…。
發覺自己有些習氣跟她很像,除了「從小到大,孤僻、不愛呼朋引伴」,我還非常的膽小、怯懦、怕生,且體弱多病。

如果不是負債,我真的不可能做得來送法音的工作,因為~
學法前的我,身體差、脾氣壞、人緣不好,連微笑跟正眼看人的能力都沒有…,常感覺自己一無是處,活著…一點意義都沒有。

學法後,身跟心都不斷在蛻變,每天都能夠進步一點點,雖然還是有很多很多的漏,但是感覺生命有了方向跟目標,感覺有希望能活出最真、最善、最美的人生,甚至感覺,這一生真的可以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