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

臉孔的自然

(06-04-2013 一綸)
一止做的投影片,內容很精采,自然地幫大家有把注意力拉回生命的至高點: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學法一定發大心,要有與師同心同事的願力,沒有發大心的修行,都與解脫無關
聽到師說,一個人越懂得受用這個世間,享受自然,就越覺得這世間對他很好;一個人越不懂得享受自然,越覺得世間對他不好。越懂得享受自然,越容易在簡單的生活,獲得最大的滿足。我們覺得天空很美,眼睛必然往天空看。生活簡單就覺得好受用,有乾淨的空氣、乾淨的水,腳能踩在地上就覺得好舒服,其實人要得不多。聽的時候,感覺心開意解,好像這些法語變成一股巨大的能量灌注在自己的身上了。

佛師的鏡頭

(2013-06-04一無)
前天北上聽師開示,講到相這個字,很精彩,就是我們看事情的鏡頭。
當師這樣講的時候,我就想到佛師的鏡頭是什麼。
師說:一個很窮的人會很慷慨,是因為他覺得世間對他很慷慨;一個很富有的人,為何會很吝嗇,因為他覺得世間對他很吝嗇。
喔!這就是師的鏡頭。

靈魂的約定

(06-04-2013一心)
昨天一寂傳來今天法會的邀請函:
「如果有一份盟約
是我生生世世的追求
對天對地對自己最真誠的交代
那會是什麼?」

做斷身見練習

(06-04-2013一心)
晚上一智分享師的開示:什麼是無相?就是無礙著,就像瞎了30年,突然可以看見,聾了30年,突然可以聽見。
原來,無相/無礙的感覺,是六根都乾乾淨淨,世界美得不可思議!
無相,跟斷身見,是一樣的意思嗎?師說:「身見」指世間知見隨「自身五蘊」轉。當「自身五蘊」偏離中心線,世間知見就跟著不清淨、不流動的身心狀態而偏斜執取。斷身見,是不再先入為主、不再武斷斷身見,是謙虛、單純、浪漫、由衷、主動、認真,導向無偏無懼、清淨無染。

2013年6月3日 星期一

當布丁、豆花不會壞

(2013-06-03 靜芳)
下午拿統一的布丁給大家吃的時候,每個人都說:這不會是吧!
台灣的食品已經走到無法給人安心的階段了,今天又看到國安法》蓄勢待發的草案,真的深深的感覺到當一個人把一切都視為理所當然,不會去珍惜、不會去重視的時候,黑手就會趁機開始破壞這個原本的幸福。
我買布丁的地方,是一個伯伯自己在做的,我問他這次的事件對他的生意有沒有影響,他說:還好啦,沒什麼影響,因為會跟我買的人都知道我的東西就是古早味的,雞蛋、奶粉、糖,又不會Q。而且我們這種小店,要跟人家那種大廠買原料人家還不定要賣我們,我們用的量少。

做臉不僅只做臉

(06-03-2013智美)
昨晚爸媽朋友來,師姊聊到因為沒有性慾不跟先生房事,先生提議要離婚,還有婆婆到處說他壞話,雖然他也在修行有跑佛寺宮廟神壇,可還是很痛苦!
爸爸說:如果沒有交集、不能同修,那還是要尊重先生提議,跟他離婚,讓先生去過他要的生活!
我也發表我的意見:如果是我,我會離婚!尊重彼此過想過的生活。
媽媽聽了,不得了的說:「怎麼可以這樣不負責任,當初是也自己的選擇,怎麼可以說不合就要離婚?孩子怎麼辦?你修到哪裡去?你這樣說,我就不認同!(應該要把家庭把先生把孩子把公婆顧好…)

情殺的文化現象

(06-03-2013 一寂)
張娟芬在《殺戮的艱難》這本書裡,她採訪犯下殺妻雙人命案的死刑犯鄧武功,寫出了一篇動人的章節「求死人--鄧武功」。
鄧武功沒有前科,在當兵時和妻子戀愛結婚,婚後在台中買房子,開拖車當小老闆,但是,為了太太結束事業搬回太太的娘家屏東,一切重新開始。
回到屏東的生活並不順遂,房子是跟妻舅租的,工作也不如意,鄧武功自覺為太太犧牲很多,從小老闆變成倚靠太太娘家的失敗男人。
但是,太太似乎不領情,太太似乎在外面有其他的親密異性友人。

2013年6月2日 星期日

加拿大和台灣的差異

(06-02-2013一心)
攝影:Wanda Tsai
今天去Space Yoga做一日工作坊的翻譯。
午休時段,和來自加拿大的芭夏老師一起用午餐。我們聊到加拿大和台灣的差異。
幾天前,老師才剛教完一期師資訓練課程,問她的心得,她說,有幾位完成訓練的學員回饋,他們學到最可貴的東西是:思考!
這令她覺得很開心,因為,沒錯,雖然她教的是體位法、解剖學、瑜珈哲學,但實際上,她只是透過這些材料教導大家主動思考,她說:「不會思考,怎麼當老師?」
我問她,在加拿大帶領師訓課程時,她的重點也是擺在刺激思考嗎?她說,是的,不過,在台灣,不會思考的比例高很多!這次,她從加拿大帶了一位助教來,那位助教看到台灣學員懶得思考的程度,頗為驚訝,甚至生氣!她只好勸那位助教冷靜冷靜,出去散個步。

不懂政治就給人賣了

(06-02-2013宥娟)
一止播放《印心》的ppt當中,今天感覺自己體驗著,當心敞開,願意讓自己的生命認真地穿越生命之流,我聆聽到的是生命之歌。
那時,無論是一滴汗或是一滴淚,都可以寫滿無常的絕苦與絕美。
究竟,人生一遭,追求什麼才可以算是活得最有價值?才會讓人感覺淋漓盡致?
師開示:「生命,唯有淋漓盡致地活出流動與感動,才能說活得到位、夠味;體會到心甘情願、活得有意思,才算是受用到生死的自然。」

傳統佛教不懂主體性

(06-02-2013 一止)
生命教育顧名思義就是瞭解生命,瞭解生命是讓我們的生命有著淋漓盡致的流動,生命是一種感動、流動。
怎樣才會覺得活夠了,就是生命教育的意思,活著值得、有意思,活著有到位,有一天,死得時候很心甘情願就是到位了。覺得很值得來世上走這一遭。
生死本是自然,當我們體會生命的到位那就是自然,到達生命的終點也是自然,那要心甘情願到達生命的終點還需要學習自然,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這個字就是生命教育,人法地的地就是世間的資源,人如何跟這資源建立良好的關係,善用地球的資源,不會製造負擔給自己、給下一代,這是人跟地的倫理;還要知道天時(地法天)、知道氣候,大自然的循環;天法道,道就是陰陽、指無常,指收縮膨脹,如何跟大自然陰陽、無常、加減(生滅),如何面對生滅無常、道法自然,就是去找到我們的自然,我們的身體跟呼吸都有自然,怎樣才能認識自然,如古人說的天人合一。
「相」是一種鏡頭,認識世間經過鏡頭,簡單解釋「相」的意思:一個人對世間好,是因為世間對他好,一個人對世間不好,是因為世間對他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