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8日 星期六

當高牆包圍雞蛋時

(12-08-2012林樹樹 )

在聯合報的片面報導之下,陳為廷與教育部長的「備詢」事件成為台灣這幾天的熱門討論。教長選擇沉默,表示想避免社會對立增加,而陳為廷選擇向社會大眾道歉,希望大家把重點轉移回媒體壟斷上。這次事件,有很多方向可以談,我在此篇文章中將把重點放在「儒家倫理學」上。
在公共議事上,「禮」不應該是首要的,禮可以在私人領域中隨意談論,但在講究法理的公共上,理當先於禮,才不會造成判斷混亂,這是次序的問題,不代表禮不重要。
如果真的要談禮,那麼就該從儒家倫理學來談,因為就是儒家倫理學才讓整個社會糾結在一件小事上跨不過去,而這個小至個人其實背後大至整個文化,原因在於,這個文化認為的「禮」是:身分高位者比身分低位者享有更多言論自由和免責權
台灣社會對傳統倫理的要求很苛刻,可能更甚其他華人文化圈,首先台灣的最多數族群是特別重視家庭觀念的閩南人後裔,其後又經過強調階級禮儀的日本殖民50年,到了兩蔣時代,為了區別左岸中國的反傳統,統治者更是大力推崇孔孟荀,而隻字不提大談「禮教吃人」的魯迅。種種因素,台灣社會一直缺乏機會用思辨的方式去認識儒家。

追隨至愛而來

(12-08-2012)

晚上,在濕冷的天氣中,到西門紅樓觀賞聲動劇場的演出「我是這麼想你──台灣!」
提前抵達,和弟妹閒聊時,問他們知道最近大家熱烈討論的「陳為廷禮貌事件」嗎,他們倆雖有看到相關報導,但對於詳情不太清楚,藉此告訴他們,媒體斷章取義報導的失格,以及青年學生站出來反媒體壟斷的串連。就在這時候,旁邊的一位中年女子也加入了討論,表達她對馬政府嚴重傾中的不滿。雖然我們彼此都不認識,但對馬政府的失望已成全民共識,大家的心自然地凝聚在一起,也希望能為這國家做些什麼。
上了二樓表演會場,我的工作是,負責邀請來參加的朋友寫出對台灣的期許與祝福。當來到一位年輕男士面前時,他困惑地問:「為什麼要為台灣祝福!」回他:「台灣目前遇到了很大的困難,需要大家集體正念的祝福迴向!」他問:「台灣有什麼困難?」一問之下,才知他是剛來台灣出差的中國人,來自廣東,利用出差的幾天,來欣賞表演。
跟他分享:台灣的馬總統過渡傾中的種種政策,就是在實踐他的統一大夢,他選前口口聲聲說愛台灣,但一切都是在騙選票,選上之後,所作所為像極了臣服於中國的區長,完全不顧台灣國家的主權和人民的意願。台灣的前途,要統要獨,需要全民一起來公投決定,不是馬英九一個人就可獨斷的,這是民主最基本的精神。

2012年12月6日 星期四

講禮貌的豎子?

(12-06-2012李淑君)

這些天立委、專家以長輩之姿,控訴一個大學生「不禮貌」,似乎恐慌自身威權受到侵犯一般,甚至將這場「不禮貌」言論妖魔化成「像是文革」、「像是紅衛兵辱罵知識份子」等去脈絡的政治修辭,以抽象言論進行詮釋,根本是鎮暴警察對付手無寸鐵公民的言語暴力版本。
其實陳為廷同學的言論,不論是訴求反高學費,強調教育是一種公共財;或是抗議鎮暴警察對學生的威脅;抗議校方調查參與學運名單,其實都是很素樸的社會理念,很基本的民主要求。當批評陳為廷在立法院發言「不禮貌」時,應該回頭思考,究竟誰從「禮貌」中獲得利益?
「禮貌」或社會規範,本身是一種當權者、安居高位、生活未被剝削、權利未被剝奪者可以從容、優雅的態度,因為「合理」、「禮貌」等社會規範與價值觀本身對既得利益者較為有利。

大家的心都是一個

(12-06-2012一心)

晚上,跟LourieSarah相約在聖脈,先是單獨跟Lourie互動半小時,了解一下她的背景:她生長在對各種信仰都很開放的基督教家庭,早先住在台灣的那十年,就有接觸到佛法,先生是尼泊爾人,所以,家中有一幅唐卡,她感覺無助、脆弱時,就會對著唐卡訴說。從十幾歲開始,她就養成了每日晨跑的習慣,風雨無阻,除非生重病,那是她生命中一股穩定的力量。
她說,目前生命中最大的困難,除了工作壓力,就是和家人的相處(主要是跟先生,以及大女兒),感覺自己常陷入負面的對待模式,衝動地說出會讓自己後悔的話。
上週末來參加半日關之前,她跟先生吵架了,所以,打坐的時候,一直無法不去回想,當時應該怎麼說,怎麼做才對。
我說:一定要相信,我們真正安靜下來了,才會知道要怎麼說,怎麼做。我們看待過去的方式,也會不一樣了。
她說對啊,每次,女兒看見她情緒焦躁,就會說:「媽咪,妳要不要去跑一跑,還是散個步?」女兒知道跑完步的她,會比較好溝通。

2012年12月5日 星期三

賣傘的修行人

(12-05-2012 孔萍)
 去市場買菜、修傘。因為下雨,決定用經行的。人不多,大家生意並不好。看著攤子上很多的存貨,有種感同身受的無奈。在購物時,稱讚他們種的菜好香,水果很天然,菜都沒跟著涨價,你們心地都好善良。謝謝你們的辛勞,讓我們有安全的食物可吃。
賣傘處,請老闆幫忙修卡傘處,專業的他,拿出工具,認真的尋找源頭,並告訴自己以後絕對不會有問題。自己好奇的問:你怎麼那麼篤定?對方將零件拆出,並解說原理、作法,我:老闆,你好認真,雖然你賣傘,可是你卻很有研究精神,會找出傘的問題,修復。真的讓人好敬佩您。台灣就是需要像您這樣認真的人。
老板娘:你好會說,只是尊重而已。我: 您說的太好了。對,您們就是尊重自己的行業,敬業專業的賣傘,了解傘,替客人維修傘。讓客人對你們賣的東西感覺很安心放心。奇怪,客人怎麼突然變多了。但是老闆娘還是不慌不忙的幫自己介紹需要的備用傘。並沒有因為客人變多,而亂了方寸。發覺,他們是正知當下,賣傘的修行人。

追隨先驅者的腳步

(12-05-2012 宥娟)

想到昨日觸境時不夠歸零的經驗,今日,一直去體會尋伺「謙虛」的內涵,體會什麼是入眾生心行和六根知量,猛然發現過去一直以自己的想法去溝通是很用力的,真的發現到,有「我」就有隔礙!
深深地祈願能夠貫徹師隨念。
靜坐中突然發現,過去對待自己的身體真的很不謙虛,對待六根,對待身體這上帝恩賜的聖殿廟堂,我們平日多半是把他們當作工具,常常是不知量的,常常是無知且極盡所能地操作著,幾乎只有在靜坐時,才能完全地靜下來讓身體說話並傾聽,然而,能做到百分之百嗎?深深地感到慚愧,答案是沒有。而師隨念,也大部分是不夠徹底,深深地慚愧ㄚ!因為有那麼多違逆自然的不謙虛!
但是,願意起頭,不看不起自己的小,重新歸零,就是師說的謙虛!我願意從這一刻開始,作到師隨念,作到傾聽學會無我的傾聽身體,但願更能以師隨念無我地入境入流入心!
再一次深深地祈願能夠貫徹師隨念。

2012年12月2日 星期日

因為大哥的罹癌…

(12-02-2012 一綸)


這陣子,每聽到先生與他的二哥、小弟講完電話,他的最後一句,通常都是:「大哥的病,是一件禮物!」而這事情的演變,見證了:「法,送是給親人的最好禮物!」
這兩天,住草屯的小弟一家三口趨車北上,主要是姪女是空中補給合唱團(Air Supply)的粉絲,特別上來聽他們的演唱會,同時,也探望肺腺癌的大哥。
平常他們兄弟們各自都忙碌,很少互訪,小弟他們結婚將近二十年了,但只在姪女小學時來過我們家一次,現在姪女已經高二了,才第二次來訪。為了迎接他們的到來,特別花了些時間,把家裡打掃一番,空出一間房間讓他們住。因為想對人好,做事中油然生起「一期一會」的由衷。
傍晚時分,小弟一家人、大哥,還有二哥的兩個女兒(準醫師)陸續到來。我在廚房忙著煮晚餐,聽到客廳大伙兒針對大哥的病情認真的討論,彥勻宜庭以醫師的專業提出西醫治療仍有其必要性,不宜全然相信健康食品…。

星淚

(12-02-2012 沐沐)

孩子流不出的淚
星夜裡微微

黑板公佈欄成績單
數字擠進了夢

記憶之前純白的那雙翅膀
褪色
躲進暗裡

原是踏上
虹的起點
霞雲的舒床

原是為了
禮物的由來
還有這世界的色彩

乾硬如石的饅頭

(12-02-2012 宥娟)
今天上午,拿了一顆風乾的饅頭,沒想到這硬梆梆如石頭的饅頭竟起了大用,彷彿天外飛來一筆!
先敘述一下饅頭的生平好了!育騰的大哥在賣饅頭,上個月初,他拿回來的饅頭幾乎把冰箱塞爆(也許有兩百顆),是我每天的早餐。今天,冷藏室下層的饅頭終於吃完了,我打開冷藏室上方的保鮮盒,才發現到這一袋饅頭封口沒有紮緊,所以每一顆饅頭都彷彿石頭一樣堅硬。
回到身心觀察記錄。
為了準備共修會,我今天很認真地把「謙虛」和「六根知量」的開示抄寫在筆記本上,希望讓法義更內化,取代過去的思維。
然後,我演練著如何在共修會小組和大組的分享報告上說明我這個星期的心路歷程。
如何說明過去的不謙虛?如何說明我內心深深的慚愧?感覺過去的模式生起了(發現內心開始抗拒僵硬,並且交織著奮力的掙扎、語無倫次的辯解逞強…. )很深的疼痛隔在心與境之間,我很認真但很放鬆地辨識著

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擁有謙虛的寶

(11-29-2012宥娟)

聽到「你觸境時的反應是『法在外面』」,似有所悟,原來我悖道甚遠,根本不懂法!
認真地重新聞思「謙虛」,細細咀嚼師字字珠璣的開示:「謙虛的意思是我願意學,永遠都願意學習。覺得自己很夠了,就不會謙虛好學,就會以貌取人,從行為論斷人高低。謙虛是好學,學會看心不看身,看不見心就千萬別論斷身。永遠覺得自己迴向得還不夠好,永遠覺得謙虛裏面有一種灼心的慚愧!
感覺我做得不夠好,但我願意好好做;過去什麼都不是,願意從當下的每個身語意開始。這種態度就是謙虛。凡事起頭難,願意起個小小的頭就是謙虛。謙虛有一個很重要的內涵,永遠不要看不起自己的小,因為小也是一個開始,願意開始的力量是最可貴的。不放棄那個力量,不放棄自己的小。雖然自己的功課做了,進度卻看不太出來,但是光願意繼續這樣做的動力就很可觀了。 
妳只能永遠做自己的對,永遠不要去抗拒別人的不對,在尚未做到謙虛之前,你不可能確知別人有任何不對。你能看見的永遠是外顯的行為,不可能是內隱的起心動念。有謙虛才能有信心。沒謙虛的信心只是一種膨脹偽裝。謙虛一定是看到世界真的很大,看到自以為是的荒謬。謙虛一定是永遠主動帶路不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