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7日 星期五

安穩又有精神的嫂嫂

(04-27-2012 一心)

哥出門幫朋友慶生,剩我跟嫂兩人。一面吃著便當,一面聊天互動。跟嫂分享今天去立法院所見所聞,然後講到美牛議題,不過,感覺嫂不是很有興趣,都是我在說,沒什麼互動。於是,轉問她胃有沒有好些?瑜珈課上得如何?
她說,血液循環不是很好,常常腰痠,肩膀後面不知為什麼,超緊的,也常發現,自己會不自覺憋氣,尤其是緊張時。觀察到嫂的下巴習慣微微上抬,整個頭的重量偏離的中心線,所以,肩頸後方的肌肉,工作變得很吃重,才會那麼緊。
跟嫂分享說,我以前身體循環也很差,肩頸也常很緊,總是到處尋找整脊、按摩等等療法,後來領悟到,身體之所以會痛、有毛病,都是日積月累的習慣所致,如果不好好面對自己的習慣,而老是尋求外力幫助,是無法真正改善的。後來,透過打坐的練習,改善了姿勢,提升了呼吸的品質,我的身體狀況才真正改善。更重要的是,這樣的體驗,必須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每個時刻,不管是躺、是坐、是走、是跑,是靜、或動。

2012年4月26日 星期四

當信仰成為自然

(04-26-2012宥娟)

真正的歸鄉是從習慣走向信仰,當有一天,信仰成為自然的時候,便是真正的安歇,深深感恩師,學法的路上,那永遠安適深情微笑的北極星。

永遠相信因緣,永遠尊重因緣,永遠的單純無所求,我可以在每一個境界裡如此做到嗎?永遠相信每一個人都在做他的最真和最好?

要更謙卑更虔敬地去向天地學習,向虛空學習,向師學習,學習歸零,更深刻的學習單純浪漫和由衷,深深慚愧啊!原來我的習氣和信仰之間,業習和自然之間,還有好大的距離!

怎麼跟世間連線

(04-26-2012一護)

日記的兩個重點:一、要有外身。二、要一領一。
梵行饒益是僧寶,義饒益是僧寶的運用,法饒益是拉近理想與現實,落實有尊重的關係。
什麼是一領一?就是怎麼跟世間連結。
什麼是公民記者?就是怎麼跟世間建立一個美好的清淨關係。而僧寶是就怎麼跟世間連結、怎麼建立關係。每天要想辦法一領一,每天的日記要有內身外身、內外身。
關心義饒益,要掌握住原則性的東西,涉獵太多易失焦,要會問根本的問題。什麼是回來最根本的問題?政府跟人民的關係、主僱的關係、師生的關係、夫妻關係、兄弟姐妹的關係是什麼,要把最基本的關係講出來,這就是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所有的關係都是人權為主,真愛為主,方法、制度、公權力為從。

殯葬業這一行

(04-26-2012 靜淑)

下午到監理所辦理公司車輛車籍資料更改通訊地,營登處沒有人會幫忙收信件,造成罰單或是牌照稅繳款單逾期繳款。
服務員說:像你們這種行業應該沒有人想要跟你們作鄰居吧!因為會影響周邊的房價市場。感覺內心好收縮喔,感覺自己的行業被瞧不起與排擠,如同自己也被小看與排擠一樣。是連我對自己的行業都不夠有信心嗎?
念頭尋伺了一下,我說:對啊,臺灣人有很多對死亡的禁忌,雖然這個行業一般人還不是很能接受,但一旦需要用到的時候,又非得需要這樣行業來善後。感覺到自己講這些話還是有些緊,真的想要為殯葬服務業多贏一些正向的觀感。是暴利行業也是公益事業?如何讓生命禁忌轉化為臨終關懷?

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

與自然共生共榮

(04-25-2012碧芳)

晚上參加了小朋友學校的親職座談會,請到的是荒野協會的榮譽理事長李偉文牙醫師。在他的分享中聽到了許多熟悉的方向。

孩子如同一顆種子,適性成長依著種子的本質(小花或大樹),只管給予肥沃的土地,種子掉在上面就自然會發芽。而覺得他所分享肥沃的土地,1、生活常規的養成,如平常的五大品質知量訓練。2、養成孩子看課外書的習慣,如平常的聞思,從聞思中去鍛鍊主動學習的能力,能看懂文字所要表達的意思,找到對世間的熱情3、領導與被領導的素養,也就是表達及傾聽的能力,以我學到的佛法字彙,就是說話前後的尋伺,及如何入對方的心

「一領一」就是關係的流動

(04-25-2012韻雅)

早上起床,有些雜念,決定做定課,動態禮佛中看到念頭還是跟著跑,等到靜坐時,雜念就慢慢沉澱了。念頭是關於昨天師開示,昨晚腦袋不清楚,無法寫日記,決定今天再彙整。
最近同修日記中有大量的資訊,能消化的很有限。我屬於行動派,知識性的內容必須要轉換成可以體驗的動態,我較能深入,例如轉化成創作、行動、展演。我提醒自己閱讀台灣歷史、了解世間公義是為了見苦、尋伺出路,不要變成另一種「我見」,或僅是自我療傷。這過程中很多學習,如何知量,最終都是為了能帶給世間正向能量、帶來愛和希望,慢慢地找到自己的節奏,或許這就是師說的中心線。
昨晚提出要否更積極以團體行動力來推動世間公義,今早再次消化這些念頭,看到因為關愛聖脈的托缽,給自己做事的習性帶來急躁了。一直到靜坐時,浮現慈悲喜捨心摩尼寶珠,心就開了,一切都是焠煉,這過程需要愛與涵容,這就是我的學習課題。

台北都會的農家面貌

(04-25-2012 一逸)

昨天答先生今天去拿他自己去坪林摘採的箭筍,上午去找他時,他好開心,連忙從冷凍庫拿出一包已經煮好的筍,不但已經削好皮、切片、還煮熟了,只要回家加工就可以吃了。說完後,繼續邀請我喝杯茶再走,分享他最近自製的包種茶餅,還送了我一些自製的武夷茶餅。
我喝著熱騰騰的茶,聽著他分享製茶的原因是將來兒子結婚時,可以送給親家喝。他笑瞇瞇地說:「我有的時候會送給廟裡的人喝,包括芝山岩的惠濟宮和附近的石頭公廟,老一輩的人說『不要近廟欺神』….」在他的笑容裡讀到了那份憨厚善良,好想和世間分享的心,用欣賞感恩的心由衷聆聽,內心跟著微笑

由簡入繁的後彎

(04-25-2012 一心)
元忞說:「我胃不好,想要做對胃有幫助的。」
心想,就以伸展身體正面的各種後彎式為主題吧。其實,我很久沒有做這種強調某一類型姿勢的課程設計了,通常各類型都會做一點,讓身體均勻的伸展。不過,最近,這個班都有四、五位成員是固定的,課程開始有了進度,感覺,學員們已準備好,迎接姿勢的深度與挑戰。上週挑戰倒立,今天,可以挑戰後彎。
後彎最大的關鍵就在於,必須了解骨盆和脊柱的正確關係,並且打破後彎是在「彎腰」的誤解,後彎,其實是在打開肩膀、胸口、及髖關節的正面,腹部雖然是被拉開的,卻要保持核心力量的集中。

分享生命故事

(04-25-2012韻雅)
中午接到電話,「表演藝術聯盟」問我是否收到一份email,簽署同意書,支持他們承辦文建會的活動。以往為了維持關係(友好?應該說是利益),反正只是蓋章回傳,舉手之勞。
今天腦袋中浮現「契約」這兩個字,正好這件事情就是契約書,我開始思考怎樣才是「做對的事」,語氣和緩地告訴對方,這同意書中沒有列清楚同意什麼內容--演出、教學或是參展,這樣簽了,不清楚彼此的權責,容易有糾紛。我邀請對方如還需要我簽署,寫清楚細目之後再email給我。
對方沒有再回信,我覺得我做了一件尊重自己也尊重對方的決定,以前的濫好人只是助長了契約不明的習氣,也是恐懼的引力之輪(我害怕失去資源、對方怕沒標到案子),停下來,重新定一個互重的契約,才是清淨關係的開始。

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虔誠聆聽天籟

(04-24-2012一恩)

我雖最近沒掉髮,不過,偶而會掉淚喔。
有時因聞思(文思)枯竭,有時則因時間管理欠佳,常望著電腦不知如何下手。前天聽到一位牧師說:讓眼睛只仰望主,將注意力放在祂的行事作工上,就不會一直擔心自己的不足與脆弱。
我想到最近的挫折,是因注意力過度專注於自己的不足與匱乏,沒將世間的苦難放在心上,也就是沒有將佛師隨念放在心上;師隨念就是尋伺如何減少世間的不公不義,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其間沒有對自我的批判,只需認真謙虛的學習,愛心滿滿的直心行去。
我完全相信師對同修們修行方向的教導,透過師隨念,看到偶而有挫折時,就是看到當下沒有找到「最真」的自己!我會放下不必要的想蘊,沒有想表現自己,沒有要達成甚麼目的,只是學習將三饒義化為生命的內涵,自然地讓愛傳出去,練習讓感動與祝福變成修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