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

受到尊重是天賦權利

(04-22-2014一三)
在東華大學身心體驗工作坊的最後,播放了三歲小女孩與母親的對話,藉此對照東西溝通文化的差異。
影片中,母親跟小女孩說萬聖節的糖果被她吃掉了,小女孩聽了以後,臉上神情開始有了變化。在母親的引導下,小女孩承認自己有些傷心(Sad)。媽媽問她生氣(Mad)嗎?小女孩開始轉移注意力,試圖迴避這個問題。媽媽很有耐心,幾次嘗試之後,小女孩終於鼓起勇氣,坦承自己有些生氣,但也不是那麼生氣。
感覺起來,坦承生氣似乎比坦承傷心更需要一些勇氣,或許是因為生氣的對象就在眼前,擔心破壞了彼此的情感。小女孩克服了自己的恐懼,當她發現說真心話並不會影響情感時,她對人性更有信心,和母親的關係也更加地流動了。

三歲小孩,就開始學習分辨「傷心」與「生氣」的不同,但華人文化薰陶下的我們,卻常模糊、忽悠自己當下的感受,每當遇到類似的狀況,最常聽到的回應不是「還好」就是「沒有感覺」。事實上,相同的反應模式也出現在台灣人與公共議題的關係上,當有人以30秒偷渡一條戕害眾人權益的重大法案時,很多人仍耽溺於「認命」或「冷漠」,似乎這比「生氣」、挑戰國家機器要來得安全許多。
影片中的小女孩跟媽媽說:「我的糖果不能沒經過討論就被吃掉。」人家三歲就已經把主體性看成是一種價值,將受到尊重當成是一種權利,反觀某些只相信菁英、專家以及官員的華人父母,卻仍忙著嘲諷、訓斥衝撞體制的學生,彷彿唯有如此,才能掩飾與合理化心中的奴才性格。

工作坊中,很多學生和家長、老師之間有著溝通上的困難,原因不外乎成績與學習態度。在師長的心中,孩子要乖,學生要守本分,好成績代表好的出路,在賺錢養活自己之前,沒有資格爭取發言權。然而,就在聽到受到尊重是一種權利,但也需要勇敢挺身捍衛時,我發現學生們的眼睛都睜大了起來就在那個嚮往與承擔的當下,我們都轉成了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