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行饒益
「守護眾生心行,不妄不害,無偏無懼,導向眾生身語意清淨,培植直心,正視問題。」
網頁
首頁
兩性關係部落格
聖脈生命教育協會
台北聖脈活動訊息
2012年3月2日 星期五
有喜樂有方向的新生
(03-02-2012
一三
)
開啟
5
年前申請的痞客邦部落格,重新看一遍之前寫的文章,相較於今日的心境,彷彿置身於兩個不同的世界。
以前的世界,幾乎侷限於家庭或身邊的小事,即便是部落格名稱,竟是引用了當時最頭疼的人物
…
丈母娘。當時,實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不清楚這個國家的苦難有多深,更別說與自身既得利益相衝突的諸多不公不義了。
繼續閱讀全文
苦就讓我來承擔
(03-02-2012
念慈
)
今晚聞思講義是「主動」。如果沒有來聖脈學法,光是娘家的事就讓我一個頭兩個大了,有了聖脈的法和定課的加持後,在面對娘家所發生的事,就能很放鬆的讓它流動,但是在流動的前提之下,一定要先有能量才可以過關。
晚上就與同修分享同樣的事,但有能量和沒有能量處理方式的不同點,如娘家的兄弟時常出狀況只要發生事情,媽媽是屬於很會操煩型的,而且都會擔心得睡不著,而爸爸也會很生氣牽拖,但是爸爸卻把氣出在媽媽身上,經常用台語對媽媽說:「兒子會變成這樣,就是在治你,要讓你日子歹過的。」
繼續閱讀全文
走路怎麼也像菜蟲
(03-02-2012
季菁
)
朋友送我一把她自己種的青菜。洗菜時,感覺手癢癢的,低頭一看,發現一隻碧綠色的菜蟲在我手上。本來牠不敢動,我先靜下來,保持手不動,不久菜蟲大概以為我的手就是土地或是葉子什麼的,開始一扭一扭的動了起來。我發覺同樣是細長身軀,菜蟲和蛇貼地呈
s
形的爬行方法不同,牠是拱起身子,一推一放的往前行。碰在手上,感覺癢癢的。好像菜蟲用牠的身子摳摳我的手心,表達牠的善意。由於還有菜要料理,我把菜蟲拿到前庭的花盆,讓牠有更自在的空間可遊。
開門進來,發覺自己走路怎麼也像菜蟲一吸就拱高身子,一呼就放平腳掌。
繼續閱讀全文
最後的整理決定品質
(03-02-2012
宥娟
)
昨天的日記書寫,特別讓我感覺像在上座,因為師的開示非常精闢,在聽時即感覺充滿意義和震撼,對於一個國家的敘述充滿人類的最高理想,而看到零亂的筆記,小筆記本裡記錄了十幾頁,看似很有重點,卻不知從何開始下手整理。
昨天回到家梳洗過後把師開示的第一段重點:無國界寫完之後,就沒電了,接近一點鐘時,少許睡前靜坐之後就寢。
我的鬧鐘設了兩個時段,一個是三點半,一個是五點半,三點半是因為在需要上班時,考慮時間長度的需求而設的。昨天需要到
肯特
上班(一月帳須等經理核簽所以還沒結完),所以鬧鈴在
3
點半響起時,精神狀態就開始有所改變,心理準備就緒很重要,哈哈…
繼續閱讀全文
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今天換上清新的眼睛
(03-01-2012
韻雅
)
中午主動與師
SKYPE
,原本一團糨糊的腦袋在師耐心的對談中,漸漸釐清思路。師全然認真和用心與弟子互動,慷慨地分享所知,如有遺漏就馬上又撥電話進來補充。接著請我修改要登上網的日記,這過程也是來回校正好幾次,每一次校正,師都細心地引導出我思考的漏處,從我的文字書寫可以清晰地讀出自己卡到的地方。
繼續閱讀全文
建立公民主體性的國家
(03-01-2012
宥娟
)
感恩師,走過
228
紀念之後的今日,終於驚覺,原來我們那些被殘忍屠殺的台灣先民,曾是一群充滿理想、頭角崢嶸,在各大領域中擁有最先進文化和文明的人類菁英。
感恩師,在在開啟了我們的眼界,以充滿智慧的認真為我們將淹埋在不公不義的黨國血垢下的歷史牌位擦拭乾淨,同時也擦亮了我們的精神和雙眼,從今天起,我們要以充滿優美文化的台灣人之姿,承襲
228
先民的精神,昂首闊步地走向一個無國界的大同世界。
繼續閱讀全文
先對公民意識有感
(03-01-2012
一止
節錄
)
今天重新整理師昨晚的開示,感覺一樣的震撼,對公民意識無感,就不知如何建立一個懂得尊重倫理,懂得尊重人權的公民社會的國家。而這一些,以前讀書的時候,從來沒人教我們,而今受用師的教導,讓我們不再成為黨國體制下教育下的獃民,以前都呆呆的,不懂得分辨是非,各種世間關係,諸如家庭、同事、主僱,…都不懂得如何做到尊重,所以更別說幸福了~以下摘錄重點:
繼續閱讀全文
習近平說不出口的故事
(03-01-2012
劉屏
)
中國大陸國家副主席
習近平
訪美期間唯一的公開演說,用了不少時間敘述「鼓嶺」的故事。一些中國大陸的資深記者說,這是中方領導人歷來最成功的演說,因為故事內容十分感人。
其實,
習近平
的鼓嶺故事只說了一個面向。鼓領故事的全貌是很嚴肅的,甚至是很悽慘的,而且是不公不義的。
習近平
說的故事大致如下。
1992
年,
習近平
在福建工作,從報上看到一篇〈啊!鼓嶺〉的文章。故事的男主角是
密爾頓.加德納
(
Melton Gardner
),
1901
年至
1911
年間,隨父母住在中國一個叫做鼓嶺的地方,後來回到美國成家、立業,總忘不了鼓嶺。然而終究未能再回到兒時故園。
加德納
過世後,
加德納
夫人在一位中國留美學生的幫助下,終於查明先夫所說的是福建省
福州市的鼓嶺
。
繼續閱讀全文
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
回到最單純的嚮往
(02-29-2012
懿儀
)
好友
K
的
mail
,信裡說著因為籌備自己的攝影
studio
,下班後總是一個人一直在上漆、搬啊釘東西之類的,弄著弄著,覺得好寂寞,但是想起日本畫家
奈良美智
的紀錄片「
跟著奈良美智去旅行
」,想起他一個人在空蕩蕩的大房間裡拿著大畫筆畫牆壁上揮灑的樣子,他說:「我之所以可以一直畫畫,是因為我可以一個人。」
繼續閱讀全文
需要的只是正確的信息
(02-29-2012
一湛
)
今天上課先讓學生省思自己的生活狀態和生命定位,多數人認為自己是後知後覺甚至是不知不覺的,很多人發現自己沒有真的成功和快樂,接著分享巴西前總統
盧拉
的故事和
蘭大衛
醫師父子的故事,學生很快受到啟發,都覺得自己不能再渾渾噩噩了,都希望能朝向先知先覺和服務大眾的永恆快樂前進了。
繼續閱讀全文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