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熟識的人突然死亡

(2013-07-03郁曼)
在公司的前六年,媽幫一位專家王博士帶小孩,王博士是在美國唸書時遇到她先生的,我們叫他陳博士,這些年都在大學教書。夫妻倆都愛運動,老大還不會走路時,陳博士就扛著他去爬山(美國有種專門把小孩扛在肩上的器具),王博士也都靠爬山和游泳,她三次生產都相當順利。
怎麼也想不到,大前天一早,聽到陳博士過世的消息,是早上七點半,他固定在跑完步後,騎腳踏車在園區遛狗,韓國專家正要到辦公室上班,見路上怎麼有人倒臥在那裏,是陳博士,額頭撞傷流血,腳踏車壓著身體,雙手弓起握拳,韓國專家趕快幫他做CPR,但已來不及,陳博士瞳孔已放大(可能被發現時已過了黃金救援時間),救護車來到時再繼續急救,還是回天乏術…..同事們聽到都難以相信,有些人說剛剛還看到他在跑步而已呀……

認真面對不流動

(07-03-2014 一心)
這幾天的練習是「認真去面對不流動」,在說什麼、做什麼以前,確定自己的身心狀態是流動的,感覺幸福的。
讀到素琴與兒子的對話,總覺得她跟兒子互動的方式,缺乏了流動的情感,都是用心理分析的說法,並且,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兒子身上。本來想回應她什麼,但當下感覺自己的身心並不是流動的,或許,我投射了自己內在對於愛主宰的父母的反感。
她的日記內容是:
今天與兒子在車上,也有兩次發揮善導的機會,引導兒子去了解自己為何國二還這麼喜愛變形金剛玩具,在變形金剛玩具投射什麼?如果不清楚自己的投射,心理上的空虛是無法從玩具得到補償....兒子思量一陣子終於體悟到過去過去我和先生沒有太多時間陪他,讓他感到很孤單寂寞,只有手上的玩具讓他減少這份孤獨感,我告訴他我們很多時間必須工作,無法一直陪著他,我們一直都很愛他,真的是需要工作,請他諒解父母親不得不為生活奔波的辛苦,很遺憾沒有滿足當時他的需求.....

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

去台灣文學館玩玩

(07-02-2014怡文)
外面的天氣真的太好,待在家裡實在太可惜,便拿著相機,外出走走。沒有想說要去哪裡,車子騎著騎著,便騎到了台灣文學館,想起那天友人分享台灣文學館裡頭的現在有台灣歌謠展,便想說進去玩玩。
不知道他們星期日6點就關館了,我4點到,想說還有二個小時,應該綽綽有餘吧! 進去才第一個展館,文學與歌謠特展,我就欲罷不能了,裡面有很多台灣的各地民俗歌謠,不只有台語的,還有原住民語、客語、童謠等,還有一些我們比較少聽到的祭歌、勞動歌、社運歌曲等,展場裡頭設計了很多跟民眾的互動式遊戲,透過這些互動式的產品,我們可以聽到裡頭要介紹給我們的音樂,倘使只是呆板的放歌給我們聽,大概不足以吸引更多大人、小孩來接觸、認識。    

2014年6月29日 星期日

知道自己真正的要

(06-28-2014 一心)
自然靜坐班,這一週上的是「風」。
在人陸續到達的過程中,先帶大家進入呼吸的感覺,是吸氣比較舒服?還是呼氣比較舒服?呼氣呼到什麼程度最舒服、最剛好?吸氣吸到什麼程度最舒服、最剛好?
蘊芝帶了兩位新朋友來,靜坐完,我先請大家分享一下,來聖脈學習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大家在這裡上課,每個人有不同的緣分,來來去去很自然。有的人可能只來一堂課,有的人來了一兩個學期,有的人來了好幾年...每個人記得和受用的東西,都不太一樣。
大家回答是:「學習靜坐,才體會到自己能夠靜下來。」「知道怎麼和自己相處。」「放鬆。」「找到寧靜,然後,才會開花(開展智慧)!」「最有收穫的應該是呼吸,比較有感覺了!」「對自己身心狀態的覺察度增加了。」「學到敬重和愛。」一止說這學期她收穫最大的是水的那堂課:「原來頭腦裏面有那麼多水,而且,水是在保護我們的腦和脊髓,好讚嘆身體的奧妙!」兩位新朋友則說,這裡給她們的感覺也是很寧靜,可以讓自己真的安靜下來。

外婆牙齒不比年輕人

(06-28-2014一三)
岳母昨日買了一把青菜,待太太今晚下鍋時,岳母發現菜梗沒有摘掉,於是說了幾句,老人家在衝動之下,隨手將部分的青菜丟棄了。在房間裡,聽見太太幾次對岳母說,菜很嫩,不需要摘梗,岳母則說,早知道就我自己炒。
不一會兒,岳母出門買東西,太太趁機跟我說了一些。感覺她有些情緒,本想對她說些什麼,隨即聽到她再次提及受傷的左手臂,其疼痛幾乎沒有辦法單手舉起炒菜鍋,感覺失調的身體讓她頗為心煩,而我原本準備對她說的話,因為沒有加分的效果,也決定不說了。
用餐時,岳母還沒有回家,太太主動問起這道青菜的口感。小女兒覺得菜很嫩,菜梗也還好,我也覺得可以接受,沒想到太太竟說:外婆年紀大,牙齒咀嚼不比年輕人天啊!這本是我當初想對她說教的內容,如今由她自己說出口,聽起來的感覺卻無比地謙虛。

稍晚,岳母進入家門,氣氛已大不相同。

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為什麼要鬧大?

 (2014-06-27季菁)

618日的東京都議會,35歲的東京都女議員盐村文夏就晚婚化、晚育化對策進行質詢,提到日本年輕人晚婚和不孕的問題時,遭到51歲的男議員鈴木章浩言詞公然霸凌輕浮嘲諷,奚落她「妳自己早點結婚不就好了嗎」「為什麼還不結婚?」「趕緊結婚比較好吧」「妳生不出來吧!」議會大廳內的譏笑聲越來越大,連宣稱支持職業女性的東京都知事舛添要一也面露笑容。 
盐村含淚把質詢內容說完,回家後把感想寫在推特上,推特上她寫道冷酷的譏諷接二連三。這條推特翌日被轉發了約2萬次。不斷有聲音指出,如果這事發生在企業就應該接受處罰東京都議會雖聲稱女性走向社會,但只不過是場面話等。盐村19日表示:有的人就像起哄一樣,覺得那些對我的嘲諷很好笑。當時腦海中就浮現出那些苦於不孕不育的人們的面孔。

2014年6月24日 星期二

認同和歸屬的自然

(2014-06-24 一書)
打從日本把釣魚台(日本稱尖閣諸島)宣布國有化後,觀光客必去的北京後海景區一家「百年鹵煮」餐廳,就白紙黑字就張貼這樣的告示「本店不接待日本人菲律賓人越南人和狗」,中文下方還寫上英文對照”This shop does not receive the Japanese, the Philippines, the Vietnamese, and dog.”。因越南、菲律賓和中國在南海主權上也有嚴重的衝突,所以這家餐廳老闆把這三個國家的遊客連坐處分一併列入。
認同和歸屬,是人類最自然的感情,不管是土生土長的土地、感情或文化,或者共同的價值觀,如自由民主平等,或者馬偕牧師那種對台灣、對他心中老天的愛。人的群體歸屬感不能依靠法律來建立,也不是依靠父母耳提面命的家教,更不是利用血統、種族來區分敵我或分辨華夏蠻夷。
利用血統、種族來區分敵我或分辨華夏蠻夷,充其量只是統治階級的操控技倆,與愛人如己的真誠無關。

2014年6月23日 星期一

靈魂的天性就是自由

(06-23-2014 一心)
毅臻好久不見了,下午,和她以及幾位朋友約在公館談事情,因為提早到,所以,我和毅臻有點單獨的時間,可以聊聊。
她告訴我說,自從去年開始,她和團長就有很多次的衝突,越演越烈,強烈到原本習慣迴避、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團長也終於承認,她離開會比較好。她其實是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創作者,也跟舞團以外的國內外其他表演團體有很多合作經驗,但是,在舞團裡面,她覺得自己就好像一個青少年,一直去要挑戰團長的權威,她領悟到,她該離家獨立了。我想,這跟團長以一種大家長的心態在照顧每位團員有關。舞團都好像我們的第二個、甚至第一個家,所以,我當時要離開的時候,也覺得好困難,有很大的情感包袱。
去年底做完一個重要的案子後,她確定自己沒有辦法再跟舞團一起工作了,她無法再忍受那種與現實脫離的真空,以藝術之名,迴避一切政治上、結構上的問題,團內又因缺乏批判性思考的有意義對話、而處於一種停滯不前的狀態,她突然覺得:「跳這樣的舞,我沒時間啊!」

忠於自己,忠於關係

(06-23-2014 一心)

傍晚,接到恩雅的簡訊:「想問你關於人一生修習的問題。」
我說我在外面,稍晚回到家再回覆她。
 
晚上,在回程巴士上,開始用臉書問答互動。

她:我們人要修行到多少才會結束?
我:你覺得修行是什麼?
她:就是做完這輩子該做的事吧
我:那就像是活出您的天命,盡您的天職?
她:(微笑)
我:修行其實也是修正自己的言行。多一點,少一點,修到剛剛好,不增不減,就能夠把您的天賦熱情發揮到淋漓盡致啦!就像你在修一個設計圖,位置偏了一點、色澤濃了一點,看起來都會不夠到位。修行,就是讓您的設計到位,到位的時候,就像是天人合一,若有神助!
她:!!!!!!!!!! 天人合一

余杰信仰的愛

(06-23-2014 一綸)
抽空閱讀余杰的新作中國教父習近平,只看了一點序文,就必須停下去處理其它的事了。但短短的一些文字,卻在我內心起了很大的震盪。很欣賞他對人事物的觀察、洞見,以及用生命捍衛普世價值的意志和勇氣。
余杰,在2004年,因為和劉曉波等人共同起草中國人權報告,被中共當局列為黑名單,禁止他在中國內地發表作品。但是,他仍然在香港、台灣、北美等地發表文章。2010年,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余杰竟被非法軟禁了好幾個月,還遭到黑頭套綁架及酷刑折磨。終於在2012年,他攜帶妻兒離開中國,獲得美國政府的政治庇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