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9日 星期三

上課時,他好像帶著面具

(11-09-2011一心)
下午意外接到Kurt的來電道別,因為不知道他離開前會不會再見到面。我說,會的,今天晚上會去上你的課,然後,就掛電話了。
捷運上,一度猶豫折返,怕看到他,自己會不太流動,但又想起前天,古老師說,她提供這個上課機會,是為了要讓團員們可以一起跳跳舞,我就想,一,有很多人,我不必怕;二,每一觸都是新的,我不認識他。
上課時,他好像帶著面具,不知道如何讓真正的自己,與他人相處,感受到他的用力,我也覺得很悲傷。某一刻,我再次歸零,不認識他,他講了一個笑話,我忍不住笑了,但,不久以後,又感覺到整個空間的怪異,充滿不安、甚至威脅感。
做自己當下的最好,就是管好自己的呼吸,守住中心線,然後,畫出很清楚的界線,保護好自己。就這樣,下課後,大合照完,與友人們匆匆離開現場。這樣的經驗,真的非常少有。

單純看待關係

 (11-08-2011一心)
共修會,韻雅分享上週五演出前,和Scott有點不流動的觸境,但演出後,觀眾的反應是,兩人的互動,散發了如此多的愛,而且,人聲、樂器、舞蹈、視覺裝置等不同媒材的運用,不著痕跡地彼此襯托、支持。有觀眾問,為什麼不同媒材的跨越,能夠如此自然?韻雅說:「或許是因為,我們允許衝突的存在。」今晚,韻雅的答案更美了,她說:「體會到,那份愛,來自我們各自與佛師的關係。」
佛師,是世間最真最美的心的體現,在關係中,不忘記與自己最真最美的心對話,才可能讓真愛啟動、流動。

這也是我媽告訴我的

(11-08-2011靜芳)

我家的米糕要加米酒頭
今天是立冬,家家戶戶都在「立冬補冬」,補冬都會用到、且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就是:米酒~~~最近它常常被拿出來講,人人都知道米酒從180變成25元,哇~~~超便宜的,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家今天的補冬食品是:米糕~~~台式米糕,這裡頭要先把雞肉以老薑、蔴油先爆香,這時候整個房子會漫著一股蔴油香氣,但是,一定要是「台灣ㄝ」的蔴油才會香哦。再來把糯米、肉、和「米酒」加在一起後,放入電鍋。此時,米酒的香氣也是一大重點,這也是我媽今天的抱怨:米酒180變成25,有什麼用啊,原來的濃度是22%,現在只有17%,也沒有香氣了,整瓶拿來灌也不會醉啦。

還要再加米酒頭,反而更貴,是有便宜到那裡啦、沒有原來的氣味,25元有用嗎?所以我家的米糕又再加入米酒頭;以前阿嬤煮燒酒雞,只要二瓶酒。現在整鍋都是酒,也沒酒味,25元,真的也變便宜嗎?如果不是我媽告訴我「米酒的真相」,那我真的會以為米酒是一大政績,原來米酒也不算是真正的政績啊~~~~難怪就算米酒降價了,還是有人會買所謂的「家釀米酒」,比較有味道嘛~~小時候的紅標米酒,一打開就有一股香氣噴鼻而來,煮魚時加一點就可以提出味道,現在我倒一大半下去,還是沒味道~~~~到底是水還是酒啊?

2011年11月8日 星期二

直到…有一天

 (11-08-2011一三)
孔萍分享了與先生的對話。先生認為台灣股市的希望在中國,她回應中國不是民主國家,先生於是開始歇斯底里,責怪她執迷政治。面對先生大小聲,她選擇退,並不斷以「對不起!我錯了,請不要再說了!」回應。
新黨主席郁慕明接受專訪,強調台灣現在沒有賣台問題、只有賣國問題蔡英文公然說外來政權、流亡政府,前總統陳水扁稱貪汙匯到海外的錢是為獨立建國,這不只是言論,已經付諸行動,有些人其實已經在賣國。
當我們準備跟親朋好友分享普世價值時,一定會遇到類似以上的反應。我們是選擇迴避,還是如如不動地面對衝撞呢?對方信仰的價值是什麼?我們又有多相信自己心中的普世價值?

因為鬆,止血的力道增強

(11-07-2011一丹)

今日的法會,最吸引一丹的,是靜芳對受傷流血疼痛的抓取轉折,有深度、有張力的分享。
讚嘆靜芳的表達永遠是那麼的簡明扼要,說話的速度又嘟嘟好,且聲音、表情、動作生動又活潑,每次都粉有吸引力呢!
今晚她分享了兩則對比性很強的受傷流血事件。
靜芳強調她是個相當怕痛的人,記得有一次因切菜不小心切到手指頭,似乎血流不止,疼得她不僅哇哇叫,還急著請乾媽趕緊載她送醫急救,讓乾媽當場糗她頭殼壞去....
今早靜芳竟然不小心踢到了一個鐵板,腳趾立刻流出了鮮血,許是趾甲已被掀起....聽到、想到這兒,我全身皮膚就發麻不對勁,吸氣呼氣,放鬆再放鬆!
而這次的靜芳,有別於上回手指頭的受傷,對於怕痛的她來說,患部當然是相當嚴重的,但此次的她不斷地用觀息放鬆的自然療癒方式來面對,親身體驗後就發覺痛不再那麼的難耐,且因為鬆,止血的力道明顯增強,讓她自自然然地度過了難關。繼續不斷地放鬆觀息,約中午時分,疼痛已經完全就地止息嘍。

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

統治者如果沒有和平

 (11-07-2011宥娟)

今天看了2年前的日本電影,片長125分鐘,講的是760年前開天闢地的日本曹洞宗祖師道元禪師(1200-1253)的故事。
影片圍繞鐮倉時代道元的生平。身為亂世之中的貴族後裔,母親在他童年時病故,臨終前說道:「人啊,為何逃脫不了這世上的紛爭,病痛和死亡?願你能找到超脫這些苦痛的道路……」。
人間的痛苦在孩子心中烙下了深深的鑿印。少年便毅然出家修習佛法。到24歲時,本地的禪師已經難以回答他的問題,於是泛舟前往大宋,遍訪名僧,參學禪理。經過苦苦尋覓,終於在天童山找到如淨禪師。靜修四年後,道元在參禪中悟到「身心脫落」、「目橫鼻直」。
1227年回日本後,發表了開教傳道的《普勸坐禪儀》,同時開創日本最初的禪寺「興聖寺」。後來,撰寫《正法眼藏》95卷,後人奉為日本最高的獨創性哲學著作。全心弘揚佛法,曾引起了在地比叡派僧侶的猜忌和攻擊,於是他遁入山林隱居創永平寺,以其湛純的禪法和高潔的人格吸引了大批信眾的追隨。

不為名利,只為蒼生

(11-07-2011一逸)
研讀李岳勳先生積十年歲月,蒐集史料,深究其理,改稿四次而完成的《禪在台灣》(1972年版),內心有著深深的感動與感恩。
從每個解說裡,都幫助我回到生活中去省思其深層的意義,才知我們是何等地有福報,祖先留下來的智慧,真的需要繼續傳承下去,發揚光大,打破因為政治因素對「禪」、對「靈性中國」、對「台灣文化」的曲解,還原我們到至純至淨的文化傳承世界裡…..
他在書中提到:「我研究禪,竟然成為地方治安當局取締的問題,而他們所持的理由,乃是『禪』為『日本的宗教』。連身任『思想取締』的治安人員對於『禪』也保有這麼微弱的常識,使我曾為我們自己喪失禪而感到萬分的悲哀、憤怒、寂寞、甚至羞辱!
林錦東先生在序文裡說:「惟本人認為自始即以不公開為原則所寫成之此書,立論公正,其言也直,容有逆耳礙眼處,在作為問題之前,先以熱愛鄉土之民間學者所發『忠言』而納之,即或大有助於挽正民間信仰朝向健全發展之正軌!」
想當初,他一定是忍受了漫漫長夜的孤寂,依然直心行去,當初只印1000本書,留給有心的有緣人研讀,幫助祖先的智慧繼續頂天立地的接天接地

媽祖事蹟的解讀

(11-06-2011一智)
禪在台灣,第三章:道教化的禪表現

西元733年,唐玄宗下令全國家家戶戶都要必備一本《道德經》,禪宗從此移植到道教經典,穿上道教的外衣,道教也因此獲得復活的生機。
《道德經》第一、二兩章賦予了禪宗形而上的基礎,禪師強調內心自證,和莊子的坐忘、心齋和朝徹,異曲同工。莊子的根本精神溶入了禪的核心。臨濟宗以真人為最高境界,凸顯了莊子的「且有真人而後有真知」,這是行禪的一大特色。禪宗從此變成「先存在而後能知」的古典存在主義。
宋太祖、宋太宗,不喜歡佛教的逃避現實,對富國利民的政治要求,致使他們對當時佛教有深刻的批判。到了宋徽宗,更在「玉清昭陽宮」安置道像,給道士官職,王宮開始道教化,宋徽宗還自稱「教主道君皇帝」,是為道教的全盛時代。
李岳勳先生依據的《天妃顯聖錄》就是在這個易佛為道宋徽宗宣和年代撰寫出來的,《天妃顯聖錄》的底本按照道教呈現,其開卷第一章「歷朝顯聖褒封共24命」第一則就看得出。這部《顯聖錄》把天妃媽祖所提示的觀音入理法門,按照政府的命令,依道教的表現形式改編起來。
當「禪佛教」遭受政治壓迫時,道教就被拉出來作保護色,直至清朝,所穿的保護罩,竟與皮肉接合,而流傳至今。如今台灣北港、新港歷史悠久的媽祖廟歷代住持,也都是標記「臨濟正宗」的禪僧,正如《天妃顯聖錄》是「住持僧照乘發心刊布」一樣。
所謂媽祖信仰達成宗教經驗的方法,是指《天妃顯聖錄》在天妃誕降本傳之後,顯聖的奇蹟16則。這16則乃林默娘自16歲「窺井得符」起,到29歲「湄山飛昇」為止的事蹟,不但可以看作是其布教的基本思想,同時也是媽祖信仰要達成宗教經驗的具體方法論。
16則故事,就是他「理入」之後所做的「事入」:體驗和證明。「窺井得符」由媽祖信仰的方法論開創,在媽祖信仰中佔有最重要地位。

看到自己還有很多漏

 (11-06-2011一止)
早上漫步經行一圈,之後在大石頭上靜坐,透過禱告,身心定著,浮現台灣人躑茭的單純,跟天地連線,於是將當下身心的狀況不斷問老天,老天的回答是放下,下坐前的禱告是從當下起一切歸零,願意法身相許。
走路回中心,安住當下,雨漸漸飄起來,不以為意。突想到昨晚的護膝巾曬在外面沒收,趕緊加快腳步。按電鈴一智接聽,請她去樓上收一下,她說:啊~我去收喔!看著一寂還在房間不動,跟她說可以到六樓幫忙收一下護膝巾嗎?於是三人趕緊將這幾天洗的一一收起。
一智說:你不知道護膝巾曬在外面半夜有露水?我知道,但今天早上有陽光可以再曬乾。一智說:這樣也不好啊。
心裡想:又被唸了,轉主動,說:要不要吃早餐,需要煮米漿嗎?我來弄~
流動了,簡單對話,看到自己還是有很多漏,發現這裡面有別人,覺得別人應該怎樣;短短的眼根觸意根想,就很多的無明衝動。佈達歸零,願意法身相會。

活生生在地的台灣禪

(11-06-2011一止)
禪在台灣?有這麼一回事?(激起想再看下去的動力)
李岳勳說著自己要去承認這個事實,也費去了將近五年的歲月。
原因之一:容易絆倒學人的還是所謂的歷史邏輯。禪發源於宋。但在蒙古人稱霸中原後,採取斬草除根的報復,將近100年的暴政性摧殘,頂多只看到一些微不足道的禪痕。
漢民族入墾台灣,距宋皇朝滅亡,隔了元明兩個朝代約400年以後,在一世紀以前,這個島嶼在整個華人的心目中,乃是充滿瘧疾、匪亂、鴉片中毒、與原住民的問題,諸多罪惡的淵藪。當清皇朝敗於日本,將台灣割讓日本半世紀,在這樣的環境,雖然還有寺廟等宗教信仰的施設,但,我們看到的事實,卻無異於今日最落伍民族,所保存的迷信。縱使日本的宗教家,也沒在其中找出宗教信仰的價值。
原因之二:談到十年以前的痛心(約1960年左右),李岳勳研究禪,竟然被地方治安當局取締,理由是:禪是為日本宗教。這些情治人員對於「禪」竟執持這麼恐懼的想法。
「偶然機會,在火車站撿到一本被人丟棄的一本媽祖廟的宣傳小冊,其中印有昭應錄,其中雖然因誤植而使全文走脫的厲害,卻讓我對於媽祖信仰,抱著很大的興趣。」在漫長的考證反思中,他找到了活生生地活在台灣的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