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2011一寂)
禪是超乎時間和空間的實在。
無論何時何地何人,使用任何方法學禪,都應堅定不移,把究竟的目標,至於學人自體的意識,去意識其意識自體的支持者(禪),直到學禪者的意識蕩然無存時,就會有「枯木龍吟」的奇蹟出現。
台灣有禪,到處可見。
在台灣,罵人最卑鄙的一句話「幹你娘」,其實,它的語源是很神聖的。
六祖壇經裡的「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在禪門,這一段話說成要找回「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或「娘生以前的真面目」;禪師要其弟子「撿你娘生以前的真面目」,流傳到一般社會,就變成「撿你娘生……」。
如此神聖的禪語,成為閩南人移居到台灣後的日常用語,只是,台灣人已忘卻其源頭,不知不識。
梁武帝與達摩的問答中,武帝問「對朕者誰?」,達摩回「不識」。
「不識」用河洛話講就是「不知影」、「不栽影」,意識的「知」,所知的一切,都只是「影」,並不是事物的實體。所以,台灣人說「栽影」,它的意思就是《維摩詰經》講到「莫疑悟」的「運轉」自己的心去創造影像(記憶),也就是禪宗所謂的「迴光返照」。
台灣的民間宗教信仰中,有一位最受少年歡迎的「哪吒太子」,他的生平事蹟裡,最重要的是「拆骨還父,削肉還母」,「蓮華座上現全身,為父母說法」,此即為學禪的目的,「拆骨還父,削肉還母」為「禪除」的完全體驗,太乙真人用蓮花蓮藕幫哪吒脫胎換骨,接續而來的,必然是蓮花化生的「蓮華座上現全身」。
哪吒太子面對世間邪惡,不顧父母決絕的反對,寧死不屈,一心只做「轉型正義」,他是臺灣反對運動的元神與「原型」。民間宗教用「哪吒太子」暗喻著「真面目」,也就是禪門所言「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那種最古樸、返璞歸真、最單純、最自然的心。
媽祖信仰是台灣最普遍的民間信仰之一,要理解真正的媽祖信仰,先要能理解媽祖信仰裡的宗教經驗。
「十六歲,窺井得符,遂靈通變化,驅邪救世,屢顯神異。」,「窺井得符」是媽祖信仰中宗教經驗的第一關。
什麼是「窺井得符」的真實義?
「照妝於井中」,只是個平常的舉止,林默娘卻是由此動作中「明心見性」,「凡所見色,皆是見心」,「自心是佛」,見境即見心,「於心所生,即名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若了此心,乃可隨時著衣喫飯,長養聖胎」,「遂靈通變化,驅邪救世,屢顯神異」,永遠的看有不看無,永遠的主動帶路,事理俱無礙。
「秋九月,父與兄渡海北上。時西風正急,江上狂濤震起。妃方織,忽於機上閉睫遊神,顏色頓變,手持梭,足踏機軸,狀若有所挾而唯恐失者。母怪,急呼之,醒而梭墜,泣曰:阿父無恙,兄沒矣」,這是媽祖信仰中宗教經驗的第二關,「機上救親」。
如何理解?要用體驗來讀。
林默娘在「閉睫游神」(閉目觀息)之際,忽而「顏色頓變」,「手持梭,足踏機軸」,「狀若有所挾而唯恐失者」的身形,意涵著心有所抓所,此時,母親的呼喊,頓時「梭墜」「兄沒」,當下「人境雙泯」,入流。
在這裡,「親」指的是「襯」,貼身的內衣,意指潛意識裡「知識的羅紗」,隱藏在潛意識裡的種種認知好惡,裹住身體的所知障,林默娘也已從其中轉移自在。
轉移轉化後,世間雖仍是過去的世間,心境已全然不同,在覺者的眼裡,坎坷阻礙不再,處處生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覺者僅以自身體驗,守護扶持世間,回心轉意,共享綺麗風光。
透過一次次的宗教經驗,醒覺的林默娘,化身為台灣民間信仰裡,四無量心具足的天上聖母媽祖;只是,世人只見祂不捨眾生的慈悲行,不見祂禪緣破蓋障後的本心。
台灣有禪
在台灣的語言文化、在民間宗教信仰裡,禪是最高骨幹,只是,久遠歲月的荒蕪與無明,骨幹已沈入深厚的塵埃,唯有熟悉禪宗傳衍與法脈,洞察隱含語言文字內的真實義,仍可篩出其廬山真面目。
而今有幸,透過李岳勳先生的慧眼,追本溯源,「禪在台灣」,痕跡猶存,也看到台灣社會的病灶──忘失最古樸、最單純、最自然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