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引領時的調和鼎鼐

(11-27-2011一心)
回家的路上,一湛問,對於她一日禪的引領,有沒有什麼建議。一面討論,一面整理出一些想法:
不管是哪一種形式的定課,引領者一定要問的兩個問題是,一、接受引領的學員是誰?二、引領的大方向為何?
回答了以上兩個問題後,再實際去構思,引領的步驟與引領詞,如何能夠讓「體驗」與「法義」相互輝映。有體驗,卻無法的核心,只知「做什麼」卻不知「為何而做」,就好像缺了臨門一腳、畫龍沒有點睛,非常可惜。相反地,若有法義,卻無法落實在身體的體驗,容易變得空泛、逃避現實,或過度用腦,反而阻礙觀察、體驗。
此次一日禪,有很多學員,雖然已經上過聞思班,卻是第一次參加禪修,但也有很多參與聖脈多年的老同修。引領者就需要思考,如何照顧好新人的需求,讓他們感到安心、放心,沒有跟不上的擔憂,同時,又給老同修機會重新認識已知的定課,打破過去的慣性。不斷去尋伺,什麼樣的語彙,可以入最多人的心,不管認識法五天或是二十年的人,都可以受用的最大共同值。

生活禪找回真正的自己

 (11-27-2011一護)
今天的一日生活禪,真是法喜心開,最開心的是一丹突破了上台恐懼症~。禮佛時,發覺身旁的一丹不見了,原來是坐到門外觀息調心去了。
感覺一丹的聲音非常柔美,可以帶給大家極安定的力量,而且,引領的內容,是她的親身體驗,真是眾生之福。
感覺她真的很勇敢,摸著剛瀉完的肚子,笑容滿面地,輕聲細語地回話,看著她很勇敢地坐上講台,我也很放鬆、很放心地閉上眼睛,沈浸在她動人的引領中,感覺從頭頂到腳底,一節節地放鬆了,一丹已經破繭而出了,我也要加油了,趕緊回到呼吸…。
今天禪修的品質又比上次更好一些些,幾乎沒有學員打破禁語,午葯石出了一點點小狀況,大約晚了10分鐘到,後面的行程都順延了,正好考驗同修們的默契,和應變能力,同修們同心同力,合作無間,簡直無懈可擊,給同修們打一百分!
心得分享時,有三位心理治療師不約而同地說:感覺被剝皮了般…,被卸下武裝了…,從小到大,我們永遠不敢做自己,不敢說不,不敢說出內心真正的感受…,我好喜歡當小孩子,我嚮往用最真誠的方式來表達我自己,學會跟自己相處,是需要不斷地學習和練習,今天有就滿正向能量的體驗…,一日生活禪,讓我找回真正的自己…。

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

還真有「出土」的感覺

 (11-27-2011宥娟)
今天一日禪的主題是『土』。上一橫是肩膀,下一橫是大地,人就在這中心線上接天接地,簡單卻寓意深遠地傳達著頂天立地與虛空和大地連結的訊息。
哈!發現自己今天還真有一種「出土」的感覺!而這要很感恩一三給予宥娟司鈴的機會。
一到禪堂,一三就邀請宥娟司鈴,第一次在一日禪司鈴,一剛開始就有點尺度上不會拿捏,不太清楚怎樣控制場域,第一支香時還讓一止老師下來幫忙。
接著,禪修開始,一三講解禪修的注意事項,我沒有注意聽,而且很快順著呼吸之流感受到身心充滿著喜樂,忽地聽到一三在叫我的名字,喔!原來是要我示範鈴聲。我趕緊敲磬,這時發現自己過度投入的習氣出現了!哈!太沉醉了!

自然將微笑放在中心線

 (11-27-2011 一丹)
今天參與高雄家服一日生活禪,看著挑高兩階的講台,心中不斷地冒出兩種聲音 ~ 算了吧,還是在台下邊邊或教室後面引領,邀一護上台示範坐姿就好;不行呀,每次都卡在這兒,夠久了吧,看來今天就是突破框框的好日子啦。
實在不解耶,初階靜坐的步驟平日打坐就很熟悉了,為何面對人群卻無法用口述的方式由衷分享呢?這一直是我內心跨不出去的門檻….很大的痛呀。
哈哈哈,內心好交戰、好忙碌喔!
這樣的不安,直到臨上講台的那一刻….
回溯靜坐引領之前的禮佛時段,我緊張到心臟狂跳幾乎蹦出,整個頭部感受到一股躁熱,雙頰滾燙,特別是眼睛像似兩顆火球在燃燒,肚子也開始翻攪.....僅做完一個禮佛的動作,便隨即離座跑廁所…...納涼去,之後便坐在教室門口做事前身心的安頓。
一護知道我好緊張,特意走出來關心狀況,不斷地給予支持與鼓勵,讓我明瞭無論何時有需要,她隨時遞補。
感受到正能量就這麼一點一滴地灌入了全身,內心生起深深的感恩與慚愧!!身心慢慢的沈靜了下來….
走入教室,很專心地與大夥兒一同完成了禮佛的練習後,帶著依然動盪的身心(但相較於先前內心的混亂,已經調伏太多了)走向講台。
就在站定講台的那一刻,也不知怎的,一切開始自然流動了起來….
先帶著微笑向大家輕輕點頭示意禮敬,是緊張的緩衝,也是對甚深因緣無盡的感恩。
此時突然有所領悟,知道我必須微笑,因為微笑是摩尼寶珠,也是我放鬆的一貫秘方,所以此次的上台,自然將微笑放在中心線上(先是自然形成,後算是有靠作意來維持不忘),從一而終…..
就這樣,突破了我的第一次,身心算是挺流動的在高高的講台上做引領分享耶。開心,真的好開心!

這個痛需要極大極細的心

(11-27-2011一心)
等公車時,遇到一位很久不見的鄰居,他問我的近況,跟他說明年要到《聖脈》專職。他:「應該不是每天都去吧,妳還是有時間留在山上,平衡外出和在家的比重?」我:「留不留在家,應該不是最重要的吧,重要的是,做什麼。如果我真得很想做,我一點也不在意天天下山去工作啊。」
他很快地意識到,他所問的問題,其實,反映的是他自己的需求,他很需要有時間留在山上,留給自己。
日常生活中,其實,有很多這樣的對話,我們很習慣用「我」的要、來衡量別人的要。如何在境界上修習用功?就是一直把自己交出去,不要再用自己的我見,不要再用自己的意識(我見、我執)。而是時時獨對天地禱告,時時與師對話。
坐在街角的長椅上,公車遲遲未來,我們聊了很多。
跟他分享,週五早上去高等法院看徐自強7審的宣判,他不知道背景,於是跟他簡介:纏訟16年的一樁擄人撕票案,首謀於案發後潛逃泰國,後在泰國遇害身亡,共犯黃春棋陳憶隆兩人判決死刑定讞。被告之一的徐自強,隔年在律師陪同下向士林地院投案。徐自強從一審到更6審,全判死刑。
此案有幾項重大指標:為此案被羈押已15年,創下判決確定服刑前羈押最久紀錄;檢察總長前後共5次為提出非常上訴;2001年,監察院發佈的調查報告指出案中黃、陳二人之警詢及偵查中以不正當方法取得自白法院未盡調查之責、處理粗率等等疏失;2003年,刑事訴訟法修正,確立無罪推定原則,改變被告地位2004年,大法官會議作出釋字582號解釋,指出共同被告的自白必須經過證人詰問程序(對質)始具有證據能力,而且,不能當成有罪認定的唯一證據。

2011年11月26日 星期六

國中導師的困擾

(11-25-2011一寂)
清芳決定要請一學期的育嬰假,因為導師這個職務讓她很困擾,她還理不清自己能夠掌握的底線原則。
「只因為我是導師,我就必須把學生限制在一個既定的框架裡,不准他們出軌,讓他們學習適應未來的社會。」
「我需要限制學生很多行為,不可以讓他們跟老師起衝突,但是,我又覺得有些老師不太懂得如何跟學生相處,當師生發生衝突時,我覺得錯不在學生,老師是要負很大的責任……
聽著聽著,好像清芳內心的那團迷霧也飄進我心,頓時,心裡也模糊起來,感覺這樣的對話很負面,當下一轉:「如果我是導師,當我的學生跟別的老師吵架,學生真的沒有錯,對得起天地,我會想跟學生說『沒關係,我挺你,挺到底』」
多少台灣孩子在面對權威的壓抑時,需要這句話「我挺你,挺到底」!
話說完後,內心有股清澈與悸動。…兩人頓時無聲。
再追問「頭髮是我的,身體是我的,為什麼我不可以決定自己的髮型、鞋子?」

官僚的意思就是…

 (11-25-2011一智)
早上,參加司改會聲援徐自強更七審判決的聚會,現場來了好多團體,他們都帶來了鮮豔的旗子,等候時,看到「國際特赦組織」的旗子,很想走過去謝謝他們,因為在「牽阮的手」電影中,看到這個團體對台灣的協助,一股很自然的力量,讓我歡喜地走向她,是個年輕小姐,請問他:這個組織在台北多久了?…她告訴我:1210日,他們即將在永康公園辦人權相關的活動,歡迎我去參加。
聽到永康公園,我高興地告訴他,《聖脈》就在附近,我們是個怎樣的團體…。歡迎他們辦完活動到《聖脈》坐!他更高興地說:我們的辦公室也在附近耶。哈哈,開心地交換名片,相見恨晚!
因為今天觀審的人很多,所以臨時換了大的法庭,大家期待著審判長謝靜慧的宣判,看到熟識的媽媽、徐自強、辯護律師們,自然地感受他們的心,法庭裡,瀰漫著一股正義良善之氣。

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看到念頭校正的路徑

(11-24-2011韻雅)
一週在外地巡迴演出,回到家裡才知道體力消耗有多大。昨天能量低,突然想要寫篇校園演出的感想來提振精神,寫了很久,腦袋不是很清醒,讀了幾遍都覺得不太完善,於是當作日記寄給師。當時只是想請師幫忙看看義饒益文章要如何書寫得好,結果師很快就點出我真正的核心問題。
書寫可以清楚地顯示作者當下的狀態,從我慢、說教式的語彙,看出韻雅的身心不放鬆,沒有入心入流。師非常溫柔、客氣地引導我,那樣的輕柔讓我更慚愧;我批評的是教育體制,而用字遣詞卻是另一種我慢的迴向,師的態度讓我看到真正教育者的風範。
過去的自己面對世間公義常常卡住,藉著「我見」的膨脹來強化那種生命的熱火能量,可最終還是有對立、無法流動。師所教導的「義饒益」有法的中心線校準,那個制高點是相信每個人的佛心,隨時讓自己準備好可以主動帶佛陀的路,整個世間是涵容在裡面啊。
師處理我觸境的過程,是真正教育者的細心與大愛,我從小到大沒有遇到過這樣一位導師。

謙虛最容易帶路

(11-24-11一賢)
這兩天兩位基層主管跟我反應一些他們工作上的困難,包括生管新人太多能力不足,跨部門的本位主義,主管沒有妥善的溝通與尊重等等。他們擔心同仁身心交疲會造成年底的倦勤與離職。
感受到他們的苦是雪上加霜,是人與人之間不能溝通、不能同心的苦,隔閡多半來自缺乏互信的『我、我所』本位主義,注意力失去了由衷、主動、單純、認真、謙虛、浪漫,就失去了能柔軟互動的能量。
今天忙碌了一天,傍晚約了六位製造和品管相關主管,在會議室見面時大家一開始板著一副臉孔,每個人心事重重。看到大家這樣認真的表情,一開場就先跟大家說慰勞跟感謝的話,讓他們感覺舒服一點。接著跟大家由衷地表示個人之前忙於對外業務忽略了對他們的關心與協助,相信大家都想把事情做好,但是彼此經驗能力不同,認知上有差異,希望每個人都能用同理心看到對方的困難,主動給對方適當的幫助。

走過子夜

2111124 沐沐

沉睡的田裡
螽斯以各自的詠嘆覓著彼此
也覓著自己
在時間的第五象限
影子與月暈睡在同一頂屋簷上
無雲的夜空不空
擠一擠,仍可
擠出些顏色
擠出些空
遠處的街燈仍吊著幾許過期的溫度
這讓我憶起祖母臉上的斑
還有兒時的淚
希冀與懷想瞬然褪去
獨留一張偌大且無暇的白
向大地兩極遠遠撐開
幾聲咳嗽
將涼晨輕輕漂起
未甦的霧裡
我的夢仍孜孜地索著將熄的
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