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

小小公民佛教徒

(06-24-2012一心)
(與柬埔寨不公不義抗爭的人權僧侶倫索巴 Venerable Luon Sovath)

路上遇到一位很久沒見的朋友,她曾經聽過現場開示,也耳聞聖脈這一兩年來,開始關心社會議題,方向有了很大的轉變,她問說:社會議題,本來就是人人都可以關心的,但是,從關心到投入,還是有程度上的不同,對一個修行團體來說,你們對公共事務投入,不會有些錯亂嗎?
倫索巴法師也當起公民記者
我解釋說:過去這一年多來,我們導師鼓勵去大量關心台灣社會的種種不公不義,一方面,是為了校正我們過去修行的方式,因為修行太容易「自我感覺良好」了,與世間紛亂的資訊隔離,當然很容易感覺到平靜,但是,這種清淨是一種假象,是「怕被干擾」,而不是「不受干擾」。

另一方面,我們也藉著充實世間的知識,來鍛鍊說法的靈活度和精準度,唯有直指今日種種問題的根源,我們所傳的法,才能夠對世間有幫助,也才送的出去。
我們的老師並沒有要我們「投入」社會運動,他只是教導每位弟子,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要主動去找到每個當下可以做的,因為,如果眼高手低,很容易受挫、消沉。所以,不管是去法庭觀察,監督國會,做公民記者,或推廣反核的信息,都是每個弟子依照生命最優質的中心線(單純、認真、由衷、謙虛、浪漫、主動),找到自己在每個當下可以做的最好。
換我問她最近如何?她說,生活上不錯,但協會有點小小的煩惱,她是一個協會的負責人,原本準備要退休安享清淨的生活了,但是,要接手管理協會的人,正好是一群年輕媽媽,她們關心的,就是自己孩子的教育,所以,提出來的都是有關兒童教育的計畫,卻忽略了生態、藝文、教育三者並重的協會宗旨,更沒有提出要如何開創協會的經費來源。
她雖然提出了質疑,但是,這些媽媽們很清楚地表示,這就是她們要走的方向,她覺得很悲觀,不知道是否要繼續堅持理想,或是,就放手不管,去過她的退休生活。
她很傷心地說,在這個過程中,她看到人性的黑暗,這些人心裡只想著如何把協會公眾的資源,全部拿去做對她們的孩子有益的事,此種做法,不但有違公平公正的原則,她更擔心,這樣搞下去,協會會失去初衷。
她說:這就是「公共事務」啊,一關心起來,就很容易失望,想放棄。我說:「所以,才需要學法啊,戴上法的眼鏡,我們才看得到人性的最真最美的部分,才不會失去對人的信心」。她說:「我以為可以就此開開心心的過退休生活了,沒想到,還有功課要做。」
「這些功課其實是來幫助我們看到,世間還有很多的苦難,只要我們能好好面對、轉化自己的苦,就是在幫助減少世間的苦難。」
下午教完瑜珈課,在教室跟朋友聊天,她本來以為我參加了兩個團體,一個是舉辦禪修和靜坐課程的修行團體,一個是公民運動團體,我說:「不是兩個,是同一個。」她聽到了很驚喜,我說:「修行本來就很需要結合公民常識,而社會運動也很需要信仰的中心線。」她表示認同地說:「我的母親是學佛的,很難理解為什麼我要投入搶救樂生的行動,總是問我:『妳還在參加那些活動嗎?』」
看到,年輕一代可以很容易地把「對公共事務的關心」和「對身口意清淨的在意」連結起來,或許是因為,跟老一輩的台灣人比較,年輕一代成長過程中,呼吸的是更為自由的空氣,也更有機會去追求生命的嚮往。當一個人受用了社會的好,她一定會願意為大眾的真正幸福而努力,她會在意世間正確訊息的傳遞,在意資源分配的公平正義,她會從私領域到公領域,都堅持「不妄、不害」的原則,此即「公民佛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