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4日 星期二

第一觸問師問天問地

 (10-03-2011一止)
一智:你有收到中豪日記嗎?
一止:有,可是有一點不太懂?煥銘中豪談「個人觀點有保留」,師劃紅色的部分….
一智:就很像以前你我的觸境,你就像煥銘的反應一樣,要人相信,要人欣賞?
一止:不是很懂你要說的,你做這樣的類比不是很好吧~他們倆因緣我不是很清楚,怎麼知道我跟他的反應是一樣?
一智:好啦~我只是想對照說給你懂~
掛上電話,但還是沒有很懂師的開示。
簡單的討論,好像失焦了~
師開示都是沒有斷身見,都是沒有師隨念,沒有第一觸問師問天問地!

師對煥銘開示,「沒有個人觀點,只有佛師的觀點,才是交出去保留個人觀點與獨立思考無關。
第一個觸都是你自己的判斷,也就是你的直覺,因為我們都蠻習慣這樣子的---「我的想法是什麼?我的講法?我的做法?」身語意都是我、我所。都從自己出發,「對」也是我,「錯」也是我,我是很強的。
回到基督徒的眼睛來看,一切都會問主耶穌基督,非宗教徒就會說這樣是迷信啊~會失去自我啊~,沒有學宗教的人,大都會有這樣的誤會。
比如:
甲同修說:親教師教我們,世間苦難不是車禍、生病或者自殺,世間苦難是人與人的對立,是內心沒有愛就是苦。」
乙同修說:「這個我知道,那是比較高的水準,對我來講,是先談一般水準的世間苦。」
師開示:入乙同修的心,用他的最好來看~甲乙都沒有師隨念自然各說各話,只問師會這樣子說嗎?這樣子聽嗎?
有師隨念的版本演練:
甲同修(師飾)可以追問乙同修說:你說看看好不好?你的「知道」是什麼意思?
乙同修(另一位同修演)回:世間苦就在於我們的距離,內心沒有愛~

甲同修:這個有高嗎?
乙同修:一般人生活上就有苦啊~
師開示:先不講別人,講你自己就好,很難判斷別人會怎麼說?別人怎麼說也不代表他內心怎麼想。我會回到乙同修內心的講法到底在說什麼?
乙同修:自殺也很苦啊~
師開示:自殺是果,因是什麼?我想瞭解乙同修的高低是什麼?
乙同修:高是指細煩惱,低是指粗煩惱。
師開示:粗是果?還是因?
乙同修:果啊~
師開示:若我們都忙著處理果」,那因」就沒辦法解決啊~
這就是師隨念,以師的角度來看待事情,來回應問題。師會不斷地問:這是果?還是因?這是線頭?還原現場,還原卡住的原點,這樣的問,很容易彼此找到共同的起點。彼此最大的公約數,為何要找彼此的不同呢?

為何同修對話都沒有保留空間給親教師呢?
比如夫妻對話:
夫說:我沒有唸你。
妻說:你有唸我。
師開示:只回到源頭,回到一開始有諍的源頭。幫助彼此回到當初還沒有對立的那個點。
師隨念:是對方說我有唸就是有,只要沒有師隨念就是離開中心線。一定要這樣看,因為每個人都有他的中心線,意思是說都有他學法的心得,這個心得他相信自己的本意是好的,但從師隨念來看,是不看本意的,說本意是沒有用的,因為你的本意已經衝撞到對方了,所以沒有你的本意,只有「有沒有師隨念」的問題。但是我們都太在意自己的善意了~所以我們常常都在為自己辯解:「我是好意的,我是好意的」,一直在重複這些魔咒,這個魔咒就是「身見」。
我們一直強調說:我是好意的,我是欣賞你的,我是肯定你的,講這些都是不著邊際。只要其中有一個師隨念,就會讓辯解的對話衝動停下來,
比如:
妻說:若我們早一點出門,一切沒事
夫說:好的~
第三者聽到類似夫妻尬上的觸境,師隨念會是什麼?我們可不可以還原現場,就像犯罪一樣,我們都要還原現場,如果檢察官,不會查證事情,就只在結果上自由心証地繞,因為現場被做掉了,不再能還原現場,因果一直糾纏到最後,就會弄不清楚。現在就是要還原現場,若是線的話,就是還原線頭~都有一個頭,若沒抓到頭,如何將「結」解開呢?
任何事就是要看到頭,師隨念就是隨時「找到頭,看到頭」。假設離開師隨念,就很容易用自己的角度去自由心証,很容易看錯,我們說有兩條線,一個就是法(法隨念),就是看「頭」;一個就是師隨念就是校正你看的「頭」。
一般人不願意用師隨念,以為自己有法隨念,問題是這個法隨念很可能不純淨,因為沒有斷身見,他會很主觀的、不可能知道「頭」的;即使斷了身見,也不一定看得見。所以在這個表面是是非非裏,很容易自以為是,斷了身見仍有可能自以為是,更何況沒有斷身見。
從一開始有諍的線頭是什麼?就這境界來說,本來大家都會想錯,預期跟如期就是會有落差,有諍的頭就是大家會怪東怪西,若願意還原現場,就會比較清楚,若要在結果上諍,是不可能弄清楚的。
寫日記若都是對天對地交代,日記中所寫到的人事物,都只是一種研究與觀察的對象,研究的意思不是在講對和錯,是對事不對人,是一種交出去,交出去的意思不是校正別人,是邀請天地明鑑,邀請善知識校正「我」的不對。
民主的意思是交出去「我的」很多意見,「我的」想法,「我」是真的交出去。就像我們今天面對台獨統一的問題,我必須交出去,深藍的不接受台獨的選項,深綠不接受統一也是個選項,接受不接受都是個選項,就歷史長河來看,你必需接受,就是只有十分之一的人主張統一,你也必須讓它是個選項。
我們「身見」都是以為自己的好意沒讓對方看見,自己認為自己有善解善導善護念,這個自以為的都要放掉,我們常常都會這樣表達:我有善解啊~我有善導啊~我有善護念啊~那個「我有」,一定要再交出去,交給對方評分,不是自己評分。若自己在打分數,你就是師心自用(自以為是親教師)了。
沒看見自己的善解、善導、善護念不夠純淨,也是沒有入自己的心行,善解、善導、善護念不是自己評估有,就是有。對自己要有保留,對別人不能有保留,別人代表資訊,自己代表意見。
對自己認為有做到善解善導善護念要有所保留,因為你不知道佛師會怎麼評估。通常有對立都是對自己沒有保留,對別人的善解善導善護念反而有保留~這真是顛倒,一定會王見王的,一定是身見對身見。沒有身見的人一定都是交出去的。只問師會怎麼聽怎麼看怎麼觸,對自己所練習的法隨念要有所保留,這個保留是一種開,不是關,對別人保留是一種關,當對方聽到你說保留是不會開心的,因為聽到的是「關」。比如:你的意見我聽到了,我保留,這都是自我防衛,他感覺不到你的欣賞。
「保留」常被認為是一種獨立思考與客觀,這是錯誤的,百分95的人都以為保留是獨立思考,其實是無關的。保留必須是一種開,因為一直在等新的資訊進來。資訊永遠是不完全的,就像市場一樣,都是開放的,隨時都有新的東西進來。
「保留」真正的意義是留給虛空。
不是把外面的資訊關閉起來,比如說你的話我要慢慢消化,這樣的說法都是不好的,懂就懂,不懂就不懂,沒什麼好消化的,這不是用「消化」可以講的,「消化」聽起來很像「很難消受」。
我們每一時刻都在做決定。知量一定是開的,就像走路一樣,要先確定路上前方沒有洞,你才會往前跨一步,也不能神經質---疑神疑鬼就什麼路都不能走了,你怎麼知道不會踩空?你怎麼知道十字路口綠燈直行就不會撞車,永遠不知道啊。
當你開車到十字路口,碰到綠燈一定要開過去,不可能遇綠燈也停停走走,那會妨礙交通,路還是要往前走啊,只能盡可能四面警覺,不能因為我們疑東疑西就不走啊~只能在我們可注意到的範圍內盡量小心,世間真的防不勝防,只能盡量,這個盡量就是我們說的保留跟開放。
盡量就是不得不「開」,不得不判斷。因為不判斷就無法走路,不信就無法有往來,不能開車,什麼地方都不能去了。
每踏出一步就是在做決定,隨時隨地都在決定。隨時隨地幫助對方看到頭。關心對方要從對方的角度去關心,不是從自己的角度。
如何入對方的心?人們通常大談理論卻沒有切題,好像在說藍綠之所以有宿仇鬥爭,是因為沒有愛是苦,這樣的說詞是沒有入對方心的,也會讓人聽不懂,要回到根本的方法,比如要回到共同信奉的普世價值、司法正義,要消除黨性,不要把黨放在國家的前面諸如此類。不能一味鼓吹過去已經過去,那會導向是非混淆。
不要說太泛宗教化的話,比如內心沒有愛,就是苦。就解決問題來說,這樣子說很抽象,雖然字面上是法,問題是要用對地方,時間點用得不對,方法用得不對,通通不是法隨念。不能說文字對,就對。這叫做套公式~就像學統計,亂套公式是不行的~學統計幾乎都是套公式,但,若一旦套錯,通通錯。原理對,地方不對,就不對~這就是不會用。
就像傷口需要掀開清理乾淨,而不是用一塊紗布蓋起來,這樣就不是法隨念、師隨念~該清就要清,該還原現場就需還原。不能說事情已經過去了,要原諒,要用愛心面對過去,沒有用愛心面對過去就是苦,所以二二八已經過去了?陳文成事件已經過去了?林宅血案已經過去了?這樣怎麼行呢?
保留的意思是保留給虛空,保留給佛師,這就是交給佛師校正,這是師隨念。寫日記要留個空間給師,意思是有師校正的空間,但師看同修日記,都沒有給師空間。比如同修很會用法語,甚至寫說佛師一定會同意我的看法,師看你都已經說了,師如何還有開口的機會?師敢說不是嗎?當你訴諸「權威」說服另一個人時,師會失去開口的因緣。
還原現場,看那個線頭打結,退一步就好,一步不夠再退兩步,很快就會發現線頭在哪裡了,就像是十二緣起,不要一下打結了就往前捲~就會越來越複雜。回到觸---
從「有、取、愛」回到想,起了什麼「想」再回到那個「受」,受再回到「觸」。類似這樣,回到最少觸的地方。

以往認知錯誤,以為保留是一種尊重,甚至是中性立場,沒有想到用錯地方就顛倒了~對自己的所想所做保留,是一種開放的交出去,交給師隨念校正,對對方不保留,也是一種開,讓所有資訊進來,不會有防衛與抗拒。深深感恩師的開示,有一種懂了的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