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行饒益
「守護眾生心行,不妄不害,無偏無懼,導向眾生身語意清淨,培植直心,正視問題。」
網頁
首頁
兩性關係部落格
聖脈生命教育協會
台北聖脈活動訊息
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找到真正的自由
(10-20-2013
一心
)
昨晚,弟在臉書上分享蘇打綠這首
對父親唱的歌
,並寫道:
「一直沒擁有過
讓我到長大
還是對男性長輩有距離
學不會相處
沒辦法消除的感覺
(
其實
)
我
想爬上你的肩膀
..
想眺望你的遠方
想變成你的翅膀
..
也很想得到你的肯定
這樣
努力就會變的很有意義
…
」
繼續閱讀全文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神需要鏡子嗎?
(2013-10-19
毓勻
)
依舊約《創世記
1
:
27
》
,「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像造男造女」,
神造了人,
不止要人在外形上像祂,也要人在性情上像祂。也就是說,人有相似於祂的外形,也有相似於祂的性情。
用臺語說,人有親像祂的外形,嘛有親像祂的性情。
什麼是神的
性情?《以弗所書
4:24
》說:「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公義和聖潔
(created in righteousness and true holiness)
。」
神的
性情就是有真理的公義和聖潔。
繼續閱讀全文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童心同心:學習當父母
(2013-10-18
站長
)
問:爸爸管教小孩太嚴格了,讓孩子有強迫症。怎麼辦?
答:保護多,就規定多,孩子以後出去,要跟別人來往,比較不容易。
放鬆一點!要懂得放,不要一直想要教人家,應該是讓小孩來教您。
父母可以在孩子身上重新發現自己的天真,孩子可以在父母身上學到自由與尊重的價值,這才是對的。
不然,我們滿腦子都是悖逆自由與尊重的框框,滿腦子都是受主流社會染著的位階是非,那很恐怖喔。
放手,不然這孩子的天真會被我們毀掉!孩子,不是這樣帶的。
重新去學習自己的天真,而不是用自己的養成教育去教他。
繼續閱讀全文
淡水河像搖籃一樣
(10-18-2013
一心
)
首次舉辦海洋想,趁大家還在報到時,先上船熟悉場地,並跟船長溝通行程,我們
發現引擎聲非常大,於是,決定,要用定點停船、關引擎的方式
,來進行我們所設計的活動內容。開船時,就讓大家自由地聊天、欣賞夜景。
在台北長大的我,第一次,立足於淡水河中央。這一夜,風不大,乾淨的天空裡,高掛著明月。
繼續閱讀全文
跟煙分手40天
(10-18-2013
信良
)
今天是我跟煙分手的第
40
天了,抽了快
16
年的煙,在接觸聖脈後,因為定課、因為學法,讓我找到了戒煙的方法,在這分手屆滿
40
天的日子,我回憶起跟煙從相識到相知、到現在分離的往事。
第一次學會抽煙是剛升上高中一年級的時候,那時候的我因為偶像情結,電影看太多,以為抽煙很酷、很帥,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學抽了人生的第一根煙,我永遠都記得,當時覺得自己超帥的,好像電影裡的男主角,就這樣一抽抽了
16
年。
16
年的光陰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煙就這樣伴隨了我
32
歲人生的大半時間。
繼續閱讀全文
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感覺浪頭的湧動
(2013-10-17
宥娟
)
浪漫是一種味道,生命的味ㄦ。
約莫,這味道從備案就開始醞釀了吧!當我在網站上看到海洋想的
DM
,內心深深讚嘆
一止
越來越精粹的美感和美編功力。當下深深吸引我立刻報名。
應
一湛
的邀請,我寫了一首詩。前些天,一寂來信和我排序:「
Dear
宥娟,您的吟詩排在挖子尾,我帶天空想,然後接您的吟詩,再來是一心帶唱,我們一氣呵成,為海洋想劃上句點,想來就覺得很美。」
嗯,想來就覺得很美,做菜的人就知道,一桌好菜,最美的部分,是如藝術創作般的一整個製作過程;最美的事,是同心同事的同修梵行。於是今夜,這浪漫早已隨著過程淺淺鋪陳在淡薄秋涼的夜色裡。
繼續閱讀全文
放鬆就不會了
(2013-10-17
郁曼
)
經過
咖啡間,聽到正在整理的同事抱怨著一位歐洲同事:每次開糖罐、奶精罐,都急躁得把罐子翻倒,浪費一堆糖奶精。我問:「那你怎麼跟他說?」同事說沒說啊,因為對方也很不好意思。
清潔媽媽路過,也加入了對話:新來的印度同事週末來辦公室工作,為了找咖啡、點心,把咖啡間的櫃子、冰箱每個都打開、卻都沒關回去,好像不太會收拾東西,取用咖啡包、糖、奶精,桌面一定灑了一堆,連冰箱門也一直開到今天早晨她來看到才關上,裏面的食物很多都必須丟掉了。
此時,我忽然覺得不忍,聯想到昨晚在小組的一個分享:十多年前,我
(
應該是因為從小累積的壓力
)
得了狂食症,不餓,也其實消化不了,但就是停不下,無法不吃東西,現在想起來很像幼時的吸奶嘴,心裏就是需要一個慰籍。那些年,懊惱得不得了,共修會常在報告「飲食欲貪」
---
而這四個字根本是很美化的說法,實際上那種齷齪停不下的慌亂感,真有如活在地獄。
繼續閱讀全文
「體制外」救了他
(10-17-2013
玲真
)
外甥小帆今天第二次來上課。他現在是大四學生,主修大眾傳播。因為想在服完兵役後出國唸書,之前去「地球村」補英文。卻又有點跟不上老師進度,所以求助於我。
其實他要考大學那年我也幫他惡補過。他六年中學,都唸
體制外
學校
(
全人中學
)
,校風自由,沒有升學壓力,幾乎沒唸什麼「正書」。高三時的英文程度,跟
體制內
國一學生差不多!
我還記得,那時為了大學學測,他唸得痛苦萬分、了無自信!
大學他也有驚無險的進入第四年了!
沒有升學壓力了,他唸得很開心!
我從簡單的下手,先幫他建信心。然後一步步增加練習的難度。
第一次上完課,他就很開心!
繼續閱讀全文
森林的聲音
(2013-10-17
一無
)
這回台中聖脈舉辦的森林想,前幾次的舉辦經驗累積下來,今天的行程安排堪稱完美。
想到親教師的提醒,為眾生做牛馬。內心就充滿了能量。
一早醒來,下樓準備做香椿餅,帶到山上跟大家分享。
第一天的晚餐,我們準備了肉骨茶麵線,香椿油餅,紫米桂圓稀飯。
看似豐盛的藥石,其實,事前的準備並不費時,但卻能讓大家吃到感動與感恩,這也是經過多次舉辦的經驗,所得到最佳的計劃。
事前的分工,讓我省了不少力氣。但是
桂春
的主動與負責,更讓我覺得,我也是來參加享受的學員之一。
繼續閱讀全文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土溝村
(2013-10-16
季菁
)
在圖書館翻閱
《
商周
》
雜誌時,想到日前讀到的土溝村有關報導
「
土溝:這不是辦桌,什麼才是辦桌
?
」
才知從十年前開始,有幾位南藝大的研究生因為要寫論文,來到土溝村。
後來憑著一股傻勁和熱誠,從文建會申請了一點經費之後,就開始替土溝村做社區改造。憑著他們的藝術專業,為村入口做出了一個「客廳」,在田邊做了一個名為「坐十分鐘的陶淵明」的喝茶桌椅。
繼續閱讀全文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