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我愛看課外書,但三年級後,爸擔心我們不讀課內書,就不再從學校借書給我們看了(在那個時代,我們的國小沒有開放給學生借書,也許只有教職員才能借,至少我從沒聽說有哪位同學跟學校圖書館借書,老師也從沒宣導過),而課內書有什麼好看呢?所以我的童年,是又悶又灰的。
上了國中,是在升學班,雖然沒有課後的補習,但學校安排了好多的輔導課(週六下午,以及挪用美術、音樂、家政/工藝課),週日上午則是到校自習,每週還要寫一篇毛筆字和週記,我最討厭了,因為寫毛筆字不知要幹麻,沒有感情也不知道意義的差事;而週記寫了又如何?只要不合乎導師價值的,就像一無說的「性向測驗」,不過是導師要知道你心理想什麼好糾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