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6日 星期日

有感猶太人的心

(02-26-2012一三)

聞思網站文章「重新定義革命的偉大」時,其中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維瑟爾(Elie Wiesel)說過的5句話,以及描寫台灣人「無感」的引伸,一讀再讀中,心裡出現了以影片表現此精義的渴望,腦海也隨即浮現電影《辛德勒名單》的紅衣小女孩

2012年2月25日 星期六

報告狗班長

(02-25-2012季菁)

把師寄來的「報告狗班長」(Dog Whisperer With Cesar Millan)的影片中的第一個故事看完了,發覺故事能打破我既有的觀念。我們都以為心情沮喪時,養個寵物來玩玩,可以讓心情放鬆一點。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因喪失某個夥伴的一對夫婦陷入難過的情緒中,朋友送了她們兩隻狗,想讓他們解悶,結果那兩隻狗所表現的反而讓他們更焦慮不安。

出乎我想像之外的幸福

 (02-25-2012小珠)
在禪堂裡與同修早晨禪坐出乎我想像之外的幸福,即使睡得比平常少,但因為想珍惜這個難得的機會,即使舞團下午要到演出場地探勘場地,也早早說了打坐之後才會過去,在禪堂內感覺到一顆顆認真美麗的心,不為什麼而坐,坐的本身就是一種美麗,就是一種浪漫,每個端坐的身軀就像是菩薩的化身,每個呼吸也都是那樣的飽滿,即使有的時候太過用力,有的時候又昏沉上身,但心一直都在,每個當下都誠實面對自己的狀態,不遮掩也不起好壞判斷心,如實觀察,如實呈現,不用我的眼睛去看,不用我的感覺去感覺,是佛心在看,佛心在感受。

重新找回失去的感覺

(02-25-2012一三)

兩個女兒因為矯正牙齒而裝上了牙套,口腔裡突然多了異物,姊妹倆也開始對舌頭、牙齒、咬合有了感覺。感覺,真是一件讓人困惑的事。沒有感冒鼻塞,就不會知道呼吸順暢比什麼都重要;身體健康,就以為可以隨意揮霍;享受自由,就以為自由來得理所當然。人們追逐快感,卻又同時躲避痛苦。然而,無論追逐與逃避,為了方便自圓其說,於是發展出一套牢不可破的理論。

不要怕做最真的自己

(02-25-2012亭伶)

今天讀書會下課跟同學K分享了彼此的近況,她說了一句話:不要怕自己的好。頓時心頭一亮,好像師在對我說,不要怕做最真的自己
是啊,當上帝與佛陀在我們的身上做工時,跟過去小小的、隱藏版的自己是不一樣的,當內在產生變化,說的話、關心的領域與展現出來的樣貌也不一樣了(最明顯的是臉書上的分享內容都變了),可能引起旁人的不習慣,有時自己會突然羞於展現,好像會有什麼危險,像小學生在課堂上舉起了手有放下了。
對啊,不要怕自己的好,不是驕傲也不是卑慢,是盡情的展現上帝的做工,不要害怕犯錯,不必留戀那看似溫暖卻侷限的殼,所有的回應都可以校正、學習與鍛鍊信心,像小魚游向大海,小鳥飛往天空,告訴自己更勇敢堅定的直心行去。

以前力氣都錯用了

(02-25-2012一湛)

今天跟美國回來的國中同學碰面。我們都很認真、資質也相近,婚姻生活一樣挫折。
他在美國選擇離婚,不受干擾獨力撫養小孩,小孩知道媽媽的辛苦,所以努力向上,社會也給與開放公平的機會,尤其教育中鼓勵每個人努力表現自我,充分發揮潛能,所以目前表現都很好。

有感也要能勇敢

(02-25-2012懿儀)
    

「家人就像群島,屬於同一體系,但其實是各自獨立的島嶼,且逐漸緩慢漂離彼此。」(電影《繼承人生》(The Descendants, 2011)
連假,按照往例搭上往花蓮的火車回家,高中畢業後就離家唸書、工作,這樣的往返早已習慣,聯考完填寫大學志願時,我一律放棄台北學校,因為離花蓮太近了,最後選了台南,爸爸當時氣得連話都不跟我說。

2012年2月24日 星期五

最美麗的涵養

(02-24-2012一經)

「尊重的前提——邀請的態度。佛教常常講『南無』兩個字,這個南無,就是一種邀請、禮請的意思。從講話到行為,甚至一個眼神,都能合乎邀請的態度,這是很重要的涵養。」——師開示節錄
晚上聞思班談「最美麗的關係—尊重」,裡面提到「宗教講的是『只看主,不看人』。『主』絕不是君主或是總統,『主』是真愛與尊重,講宗教,只是通往愛與尊重的一條路,基本的精神是不會變的。」

為了感動也為了分享

(02-24-2012 鉠錤)

昨天同事問說今天真的要去看畫展嗎?網路上搜尋到一個畫展,主題是「綻放」。
寄了一封mail給鄭先生報備出差。鄭先生回覆ok但提醒下次要口頭當面報告。過去都是如此作的,可昨天感覺工作量ok而且鄭先生行蹤固定就想先mail報告,再補口頭。可能這些天鄭先生都擺著一張臉,讓我判斷他對我不滿意。
可也小心不必要苦上加苦,回到作自己的最好,回到相信,相信開心的人不會對人不好,只有不開心的人才會沒有能量對人好。鄭先生現在沒有能量喔。

2012年2月23日 星期四

因呼吸而生的時空

(02-23-2012宥娟)

忽然發現我正在對著「它」無聲地朗讀著《大河戀》裡我最愛的祈禱文~「我們自上帝的家園離開,雖然繁花春草不再,我們不再悲哀;在殘花衰草中,努力栽種。原始的同情心不可喪失,受難時的平心靜氣不可失……」
哈哈,「它」是我17年前買來的,此刻正在上漆的廉價置物網架。
學法讓生命變得充滿詩意,當身心都處在很單純的狀態下,便很容易在任何時刻任何狀態選取美好的角度來對待任何事物,無論是生物或是無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