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9日 星期日

丹心一寸恬的追尋

(01-29-2012 懿儀)

境是外面的心,心是裏面的境

最近讀《一平方英寸的寂靜:走向寂靜的萬里路,追尋自然消失前的最後樂音》(One Square Inch Of Silence: One Man’s Search for Natural Silence in a Noisy World),作者戈登.漢普頓Gordon Hempton)在聲音生態領域工作30年,在世界各地,記錄大自然的各種聲音與寂靜。曾經短暫失去聽力,失而復得後,讓他對生命、聲音以及世界有了新的體會,於是他把構想多年的「靜謐保護計劃」付諸實踐。
漢普頓2005422日「地球日」,獨自一人到美國華盛頓州西北角奧林匹克國家公園的霍河溫帶雨林,在距離遊客中心大約三英里的地方,把奎魯特部落長老送給他的一塊小紅石放在圓木上,並將那裡命名為「一平方英寸的寂靜」。他會定期到此監測可能入侵的噪音,記錄時間、噪音入侵的程度以及噪音的來源,之後再聯絡製造噪音者,並附上一張有聲CD,內容包括噪音入侵前的大自然寂靜,以及入侵後的狀況,向對方解釋保護僅存自然寂靜的重要性。他相信,如果飛機等巨大噪音會對無數平方英里造成影響,那麼保護一塊百份之一百寧靜的自然之地,便能對周遭無數平方英里的土地產生正面的影響。

最底層的人在承受

(01-29-2012一賢)

抽去主體意識的整體

下午用完午藥石,已兩點多,玲真說要去北美館看艾未未的作品展,開車到北美館的停車場,車滿為患,讓玲真先下車,將車開到中山足球場的停車場,也客滿了,車子排了七、八輛,判斷應該不會等太久,就耐心地等吧!等的過程看到停車場出來了好幾輛,才放一輛車進去。內心起了狐疑?左邊平面停車場很多空位,掛個牌子寫著『辦公區專用停車場不開放』,另外一邊的平面車位也是一樣,假日還有辦公嗎?我們的公務員的服務水準跟便民心態就是差啦!一個收費棚裡有三個服務人員,這家公司是人太多嗎?從頭到尾只看到一個服務員兩邊跑,這個服務員還笑嘻嘻地道歉說:「裡面車道停滿了車,所以要有空車位才放行,對不起ㄋㄟ!」他問出來的車輛是停走道還是停車位,來決定要不要放車輛進去。可是我進去後卻發現有些車還是停車道上,空出來的車位很多。由這個停車場的管理就可以看出我們市府的效能如何了。
從停車場出來,走過中山北路,走到對面的美術館人行道上。

好好呼吸不用嘆氣

(01-29-2012國華)

睡前的禮佛與靜坐 讓身心放鬆與沈澱下來 彷彿對未來的擔憂 有了一個出路
吸氣 感覺不公不義的苦 呼氣 接受 放下 再放下 感覺苦 隨著呼氣擴散至大地
吸氣 感覺對未來擔憂的苦 呼氣 放下 再放下 感覺苦 隨著呼氣擴散至大地
吸氣 感覺身體的苦 呼氣 放下 再放下 感覺苦 隨著呼氣擴散至大地
就這樣 一呼一吸 感覺著苦就消融了
要是為世間公義努力的所有朋友們 也都可以來練習這樣的法 相信 他們會更有能量 路也可以走得更長久。

2012年1月28日 星期六

用師的眼睛看自己

 (01-28-2012一綸)
第一天的禪修,只參加半天,中午需回家煮飯和陪一靖讀書。
因為只有半天的時間,倍感珍惜,因此到了中心報到後,離正式開始還有半個多小時,就靜靜地上座,希望好好用功,但是連續坐了兩個半小時,一直感覺像溺水的人,似乎感受不受呼吸,剛開始看到念頭的此起彼落,都在公共議題上打轉,選舉過後台灣的未來,我們要如何一領一…。或許是想多了,也累了,之後就開始昏沈,疲憊的身子怎麼調也都無法挺立,一直往下垮!
第二天的禪修,內心自我呼喚,要認真、要用心、要請師看管,但前兩支香仍陷溺於昏沈中,身體依舊是垮的。到第三支香,想到一無常講的,坐墊的高低,要依照個人的身體結構去調整,這時才想到或許是坐墊不對的問題,於是試著把一件護膝巾放在坐墊下,沒想到重新上座後,原本垮掉的身子整個就輕而易舉地提升上來了,感覺脊柱的中心線打直了,接天接地的感覺到位了,一呼一吸就像飛舞的蝴蝶,有種翩然的自由,也如一灘死水開始流動了。

很成功的「第一次」

(01-28-2012一丹)

帶著愉悅的心迎接第一個親子營!一整天動態的活動下來,雖然在體力上挺操的(哈哈哈,真是歲月不饒人呀),但看到親子之間瞬間拉近的情感,真是好感動呢!
整體說來,這是個很成功的「第一次」。在輕鬆自在的環境薰陶下,親見好幾項不可思議之境,在「第一次」中凝聚著力量…….
最神奇的,非靖絨那小五的表妹(玠筑)莫屬嘍!
靖絨惠娟分享時提及,玠筑平日幾近「厭食」,一點點食物要花上好長好長好長的時間入口,著實讓人大大傷透了腦筋
但在團體愉悅與藥石感恩引領的氣氛中,玠筑竟然在有限的時間內,將一整個餐盒享用完畢,真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呀!靖絨分享時說,她真想將實況拍下,傳給她阿姨(玠筑的媽媽),相信她阿姨一定當場感動到流下淚來
真的耶,就連我們在座的爸媽兄弟姊妹們,都為此境而感動喝采呀!
深深讚嘆智美遇境時,身口意所展現出來的沈穩!
智美兒子今日超級出奇地活躍,在全場中出盡了鋒頭,有玩笑聲音說他是來踢館的,但更貼切地說詞,相信他絕對是佛陀送來的禮物,讓我們在不同的現象中學習正向的應對。

2012年1月27日 星期五

發大心的宗教智慧

 (01-27-2012一心)
夢到去藥房買藥,老闆沒賣我要的,卻推薦一種情趣用品的眼藥水,點下去十五分鐘以後,看見自己和對方的身材都會比較好,會比較有自信,有助於房事,陪我去藥房的朋友買了,夢裡,我很驚訝,不是因為所費不貲,而是因為她的動機,我以為她是一個很有自信,在關係上很有經驗的人,居然也認同這種自欺欺人的方式。
想到師的開示:「真的把欲貪看成興奮劑,把嗔恚看成麻醉劑,把愚痴看成鎮靜劑,把有所求看成是舉債,真的不要再對藥物依賴,真的不要再舉債了。」
反省一下,自己還在依賴什麼樣的藥物呢?
渡過了數支香的嚴重昏沉,下午第二支香時,在大昏沉之間回神的小空隙,發現自己的末梢都很冰冷,呼吸彷彿都卡在胸口,上不到腦袋,也下不去骨盆和四肢,我好像一個溺水的人,又重又沉,窒息,見不到光。

每一口呼吸都不一樣

 (01-27-2012一寂)
汲水等待,閉目感覺呼吸的旋律、起落,呼吸像大海的潮汐,來來去去,有種很美的覺受。
5:30~6:00am禮佛
很慢很慢的禮佛,感覺動作與動作間的交互關係,一定要身體某個部位鬆到一個程度,另外一個部位才有動的可能性,再縮小注意的焦距,感覺單一個動作的變化,注意力一層一層地加大,又一層一層地縮小,感覺身體好奧妙!
6:00~42am
一上座,臀部貼地的感覺很穩,好像整個身姿都穩下來了,雙腳很麻,卻又無礙。綿密觀息,好像每一口呼吸都可以深究,都很有滋味。
6:42am
       
聽到外面有摩托車的聲響,直覺是早餐店老闆送餐來了,果然。
處理早餐事宜後,繼續抽空感覺呼吸,好舒服好美的感覺。8:00~11:10am 靜坐

受用呼氣的鬆沈

 (01-27-2012一智)
清晨四點多,被一隻蚊子叫醒,之後,躲進被窩裡,繼續睡。清晨的第一支香,有點昏沈。吃飯了!告訴昏沈的自己,可以提神。慢慢精神好多了,可以觀息。藥石,簡單受用,喝了兩杯熱豆漿。之後,上座的尋伺,很用心,很慎重的呼吸,一個呼吸,一個呼吸感覺。慢慢,呼吸弱了,幾乎停止,身心好輕安。直至午藥石!
太陽出來了,天氣回暖,曬著太陽,好溫暖!取食,感覺動線不太順,而且較擁擠,大家必須站著等一會兒,在旁邊觀察,內心動了幾個想,如果這樣、那樣,動線會較順暢,但沒有執事,所以,看完就交出來了,不順,有不順的適應方式!咀嚼藥石,感覺身體的緊鬆,一口一口,哪裡緊了,哪裡鬆了,呼吸間,感覺身心充滿波動,能量。感恩一切,深深受用,願喜樂迴向。

心裡許下新年的願

(01-27-2012芬香)
第一炷香 靜坐 (8:00-9:00   9:15-10:40  10:5011:30)
不太演雜念連續劇了,但是還不少。有一點點進展是第一炷香沒有放腿,但是上半身有向前俯身幾次。有點不懂到底是心裡不安坐不住,還是腿痛坐不住?或許身心皆有不安的因緣,讓我真的很難把心靜下來。不過呼吸的感覺變得比較明顯了,不像昨天邊演戲邊觀呼吸,好像隔著紗霧在觀呼吸。
禮佛
向上伸展,向下垂落。在心裡許下新年的願,願台灣有健全的民主憲政、司法有公義、教育啟迪人心,願每個台灣人都有著信心的微笑,以故鄉為榮。
第二炷香 靜坐 約90分鐘(13:30-15:00)
聽著師開示享受每一個呼吸的完美,超有感覺的,真的很想只好好做這一件事情呼吸,但是也發現自己的呼吸其實都不太自然,有喘迫感,或者是需要刻意,原來自己的呼吸這件事情都沒有放自然。第一次維持了30分鐘,然後換一次坐姿也維持了30分鐘,告訴自己要交出去、要好好呼吸,感覺到心中有焦躁升起,苦啊。換不換腿其實都一樣是苦。
第三炷香 靜坐約60分鐘(18:30-19:30)

相信苦可以轉

(01-27-2012 懿儀)

清晨四點,在噩夢中醒過來,精神不濟,但還是靜靜地坐了些時間。一偏離呼吸,昏沉便隨之而來,捨不得離開溫暖被窩,腦袋不禁想著:「乾脆躺回去睡回籠覺好了!」

一番掙扎,還是乖乖起身移到書房地板上,呼吸、皮膚接觸到冷冷的空氣,瞬間醒了大半,調整好椅墊,回到呼吸,感覺胸口窒悶,呼吸淺短,全身肌肉特別是肩頸處彷彿還留有剛剛在夢裡因為忿怒而生的緊繃感,有種抓的很緊,害怕失去、對身心用力拉扯的苦,順著幾口吐氣讓自己放鬆,吸氣感受它的緊。

持續吸、吐,緊隨之鬆,再緊再鬆,也像是吸收、消化夢裡的觸、受,慢慢地緊繃處開始沉,貼近脊椎的方向,肩頸肌肉像是掛在骨頭上,像是衣服掛在衣架上的輕鬆,不只是身體在坐、在呼吸,連心都是。

常常做類似的夢,夢裡的憤怒有時來自想要緊緊抓住的關係,有時來自想要抗拒的人或事。翻閱師的開示:「因為勉強的要去執取,才會「有續」。「有」就是想要繼續下去,要繼續各種關係,要繼續當下的身、口、意,要繼續那個被過去所制約的習慣,不願放棄過去的記憶、五蘊,不願重新做人、不願歸零因為有續而有生,生了以後,我們的五蘊就開始加強、囤積;地水火風空識就開始調整,而這種調整都是爲了鞏固我們如聚沫般的身心(名色)、鞏固我們內在那種不堅實的感覺,然而種種企圖、迷想都是很枉然的,但就是一直往那個方向、一直堅持、一直緊抓著不放。」

生,求不得的苦,也是要、不要的苦,認識了苦、知道苦的因緣,體驗過身心輕安,相信苦可以滅、可以轉,即使接受了仍苦,也是如師所言的:「身苦,心不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