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2013一三)
當詮釋「神聖」時,同修們多停留在自己熟悉的語彙裡,鮮少能觸動身邊的人。事實上,「神聖」這二個字,早已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請投下神聖的一票」,我們有投票的行為,卻沒有「神聖」的體驗。
如果放大來看,會發現我們結婚,不是因為神聖,而是屈服於宗法大家長制裡的無形壓力;我們比賽,不是為了榮耀上帝,而是為了報效國家、報答父母養育之恩。我們很難想像電影《火戰車》裡面,蘇格蘭短跑好手伊利克·里達爾(Eric Henry Liddell)在跑步的時候,感受到的竟然是上帝的喜悅。如果是老師,一開始的熱情,很快就被僵化的體制給淹沒,我們也很難想像電影《街頭日記》裡的菜鳥女老師,如何能帶領一群被社會遺棄的邊緣人,一起演出203教室的奇蹟。
我們看這樣的電影,領受西方世界的文明,禮敬他們如此地尊重一個人。反之,當我們看中國、看台灣的時候,又會看見什麼呢?
太太說退休後將陪岳母回「大陸」老家走走,順便看看有沒有發展的機會。我想,很多人在看中國大陸時,看到的不是歷史古蹟、上海高樓,就是數不完的賺錢機會。很少人會看到「人」,似乎13億人口不曾存在過,彷彿500大家族的太子黨,就是全部的中國人了。
同樣的,當我們在看待台菲漁船事件、美牛案時,也很少人會從人權的角度切入,我們只相信船堅炮利、集權專制,只相信政客的作秀與謊言,卻不相信人權才是真正的國力。如果我們不相信人權,人與人之間就不會有尊重,少了尊重的文化,就培養不出讓外國人肅然起敬的國民性格。如此一來,外國人看台灣,就只會看到一座島嶼,看不到島上的2300萬人。
中國大陸沒有中國人,不是今天才發生的,事實上,幾千年來的中國歷史幾與庶民無關,其記載僅侷限於皇族權貴的興衰,而下筆的史學家報喜不報憂,否則下場就會跟司馬遷一樣,被漢武帝處以腐刑(閹割),只因為他公開為戰敗而不得已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
要讓全世界看見台灣人,唯有從懂得尊重開始,讓尊重成為信仰,讓神聖進駐你我的心。讓我們一起來想像…
在這裡,沒有後段班、放牛班,只有平等與多元,而每一個孩子都是自己興趣領域中的前五名;在這裡,婚姻的契約活化且流動,隨時可以解約,也隨時可以重新開始;在這裡,沒有跟台電一樣壟斷的國營事業體,所有的競爭自由且透明;在這裡,沒有權責不對等的政治制度,所有候選人在當選前都必須立下政見的履約保證。在這裡,所有的公共資源分配一律平等,即便是恆春小學,其設施也不會比台北市的小學差。
敢想像嗎?
台灣其實是蓬萊仙島,裡面住著很多隱世的神仙,當我們敢想像神聖、很在乎神聖時,神仙就會感應到,就會走出洞來,幫助台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