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1日 星期日

「時機」決定正語

(03-11-2012 一智)

這個週末大嫂和孩子們都回來,大家輪流進去探病。進去看爸爸時,到底要不要叫醒他呢?每次都有不同的說法。


有的護士說不要吵他,因為吵醒他,會躁動不安,身上有太多管子,會疼痛。有的護士說可以啊!所以,現在我們的作法會先問過護士。這兩天,有位志工阿姨特別注意這件事(要多叫病人),他不時站在我們旁邊,看我們有沒有跟爸爸說話,沒有,他就會提醒:要多跟病人說話,他聽得到的。


第一觸,覺得不太舒服,聽到的是『指使』的口氣。很快,注意力回到他的善意,之後,再想想,該怎麼回應呢。

如果病人使用鎮靜安眠藥,昏睡中,我想他只聽得到聲波,無法聽清楚您說什麼。(就我上次當病人的經驗)一直說話有用嗎?我想適量即可,不然,會變成噪音。而且,皮膚的接觸也是一種對話啊!尋伺到這個角度,覺得可直心行去,下次,那位志工阿姨再說,就這樣由衷的告訴他。

「耳根是最後消失的,所以要一直說話,提醒往生者。」這是很熟悉的內容,但一般人不明究理,囫圇吞棗,也不管自己是否瞭解病人的病情,就一味地指導別人這樣做!正語裡,考慮「時機」這個因素,有很深的無常深意,需要出入無礙流動的心,不斷地拿捏鍛鍊。深深的引以為戒。

醫學常識即使再對,都要有所保留,更要在適當的時機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