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開專案會議進行順利,會議結束前,國際業務主管突然提出市場預測的問題。他一再質問我這個數字可以接受嗎?
我回說這是團隊的問題,不是我一個人的問題。
他質疑說我是專案負責人,要我回答。
看他這樣質問幾近挑釁,咄咄逼人,我一時尋伺失去中心線,取了負面的印象。想說你的業績最差,也沒看你想要負責。這次的預測值,你們訂得都偏低,行銷單位對你們不敢有意見,總經理也莫可奈何。我台灣區的預測值可是你們兩區加總的兩倍,我沒質疑你,你倒質疑起我來了。
我雖然這樣想,開口時已做了修正。
「我們大家是團隊,要尊重大家的想法。各區有各區的困難,像中國區價格競爭激烈,你們國際區市場不明確,所以預測值偏低。我問過行銷人員,他們也沒有意見。這樣的數字只是參考,實際的數字還是看團隊最後努力的結果。」
他不能接受,說我是在說教。
我這時就反問他說:「以現在的實際業績看起來,七月上半月國際區已經達成第三季的一半,看起來預測數字偏低,那要怎麼修正呢?」
他當場雞嘴變鴨嘴,答不出來,僵在那裡。他轉移角度說我列的工作項目都是在做基本的規劃,對業績沒有直接的幫助。總經理適時客觀地提問,問他可否提出建議方案,「那你有什麼更好的工作方案嗎?」對方辭窮,一時提不出來。事後,回神過來,看到自己的想蘊與身見,也看到自己的不由衷。
我這時解釋說初期工作展開以規劃的基礎工作為主,有幾項是跟業績推廣有關的,慢慢的會進入與業績直接相關的核心工作項目。
他聽完了,就沒有再質疑了。
事後,和總經理承認自己對預測值的檢討有疏失,並提出補救措施。下班前,親自到國際業務主管辦公室跟對方致意,說明補救措施,感覺彼此的心又更接近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