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5日 星期三

當親情淹沒了求真的靈魂

(05-15-2013一三)

最近常出現在電視裡的人力銀行廣告《成長的愛》,不知怎的,每看一回,就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不舒服。如果爸折斷樂器的「懲戒權」展現,代表的是不打不成器的家暴美學,那麼在這支廣告裡,母親令女兒時時感到愧疚的功力,則可以算是凌遲的第一高手了。
父母離婚後,女兒自動將母親不快樂的這筆帳,算在自己的頭上。回家晚了,母親見到女兒的第一句話竟是:「這麼晚了,找到工作了嗎」?母親臉上永遠寫著「哀怨」二字,而大學剛畢業的女兒,不得不加快腳步找工作,然後用薪水孝親。拿到了女兒的孝親,母親笑顏逐開,似乎一切的等待都值得了!

這真是典型的華人家庭,從小到大,我們所看的每一齣戲曲,幾乎都是同一部劇本。家裡面,父親可以任意對子女施暴,母親則一旁拉扯、保護,然後再跟孩子哭訴:「求求你!下次不要再惹爸爸生氣。好不好?」透過母親的淚水,我們學會了忍氣吞聲,學會了偽裝、應付,我們不再想呈現最真的自己,因為負擔好重,重得讓人難以喘息!
我就是這樣長大的,我的兄長,同一個眷村的鄰居,全都是這樣長大的。可憐的華人子女,身體留下父親皮帶的印痕,心裡還要被母親凌遲一番,到最後,價值混亂,什麼也沒學到。不久前,還聽到大哥對這些往事的耿耿於懷,而他已經六十幾歲,為人阿公了。
我們的父母,為何要用這樣的方式教育子女呢?龍應台在文章《如果你為四郎哭泣》中,無意間洩漏出些許端倪。裡面有一段是這麼描繪:「在個人處境和國家利益嚴重衝突之間,已是中年的四郎跪在地上對母親痛哭失聲:『千拜萬拜,贖不過兒的罪來』我突然覺得身邊的父親有點異樣,側頭看他,發現他已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幾年前,讀這篇文章時,觸動很深,也很感動,卻不知這樣的觸動與感動,仍是在混亂的價值中打轉。龍應台的父親,透過這樣的情感表現,教育他的子女一件事:「父母在,不遠遊」否則,你就必須承擔深深扎進肉裡無法拔出的自責和痛苦啊!遺憾的是,龍應台寧願耽溺在自責的感同身受中,卻無意追究父親被迫離鄉背井的責任歸屬,當親情淹沒了求真的靈魂,所謂的善,也就不自覺地披上了虛偽的外衣。
無論「孟母三遷」、「三娘教子」還是「四郎探母」,它都在教華人一件事:盡忠、盡孝。盡孝的極致展現,就是功成名就、光宗耀祖,於是士大夫便成了人們爭相模仿的榜樣,而所謂的「得志」,就是高中科舉、衣錦還鄉。如果當官才算得志、才是盡孝,那麼盡孝的同時便已經盡忠,忠於大家長、忠於天子。
201212月,「文化部長」龍應台赴國民黨中常會談「文化政策」。龍應台舉陪父親到中山堂看「四郎探母」為例子,說「老父與其他滿頭白髮的人全都老淚縱橫」就是一種文化認同,當她講完之後,全場無不為之動容,龍應台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部長的心中,文化指的是中國文化,國家指的是大一統的中國,黨國想要什麼,我就奉獻什麼,因為士大夫認為效忠朝廷就是孝順父母。在部長的心中,所謂的文化,不過是用來包裝對中原的嚮往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