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人類同理心不如鼠輩

(11-21-2012 Tottoro)
科學家在多年前早已發現,所謂「同理心」的親社會行為並非人類獨佔的特質。但去年底發表於國際頂尖的科學(SCIENCE)期刊(Science 334)的一篇報告,是首度證明鼠類對受苦的同伴有強烈同理心的先驅實驗
研究團隊是由芝加哥大學多名心理學和神經科學家所組成。在這項研究中,每兩隻同性別的大白鼠,先被關在同一個籠子裡兩個星期。在真正的測試中,其中的一隻被放進透明的方形盒子中自由行動,而另一隻大白鼠雖然也在盒內,但卻被困在一個塑料透明的圓管中。所以外面的大白鼠能夠看到,也可以聽到被困同伴的聲音。
研究設計的竅門是圓筒形的「監獄」末端有個機關門,可以由外端打開;當外面的大白鼠  「自己學會」了技巧,就可以用頭頂開這個門,讓被困的同伴獲得自由。所謂「自己學會」的意思是因為研究人員自始至終並沒有教白鼠要如何開門,也不會給任何的獎勵。實驗是每天重複進行,經過固定的時間後若沒有開門成功,研究人員就會終止當天的實驗。一般而言,大白鼠要學會自己開門的平均時間是一個星期左右。然而一旦學會了,從進方盒子到打開塑膠門的時間極短(如以下的影片中,背部有黑點記號的是外面的大白鼠,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內就把門推開了)。
大白鼠的開門動作並非隨機或意外的行為。當圓筒管中放置的不是他們的同伴時,如同以下的影片所展示,最左邊的圓管中是一隻玩具白鼠,中間的是空的,結果大白鼠只會在方盒中漫遊而不會試圖開門。但是當管子裡是自己的同伴時(最右邊的影像),外邊的大白鼠就會不斷的試著打開門。
有趣的是,研究還發現母的大白鼠有「同理心」的比例比公鼠要高。所有被測試的雌性大白鼠都學會了開門,釋放他們的夥伴。但是24隻雄性的大白鼠中,則只有17隻成功。
更驚人的是下一個實驗結果。當研究人員把兩個圓筒管子放進方盒中,其中一個是大白鼠的同伴,另外一個是他們最愛的零嘴時(巧克力片),實驗證明,外面的大白鼠並沒有自己獨享所有的好康,反而選擇釋放他們的同伴,並共享另一個筒中的巧克力
看看這些具同理心的大白鼠,再想想人類社會中有多少貧富懸殊的差距,而且許多情況甚至是不公不義的制度所造成的。這裡大概也不用再點明了,只能說台灣社會中有太多黨國的歷史毒瘤和太少的公義和同理心。請大家自行參考下列幾起近日才發生的新聞吧。

新聞一:54孩沒早餐吃? 公所人員嗆福利最好(連結
新聞二:果然是金飯碗! 公股銀行年終獎金還是4.6個月起跳 連結
新聞三:政府放任血汗經濟 台灣178萬人工作逾12小時次(連結
新聞四:蹺班抓龍遭踢爆 關中辯不知沒牌間(連結

到底,誰才是鼠輩?

點此下載芝加哥大學期刊報導pdf檔:
http://ccsn.uchicago.edu/static/ccsn/newsletter/12/Page1-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