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8日 星期六

生命有連結才有價值

 (10-08-2011一湛)
前天一早上課,發現學生精神不太好,詢問之下才知道他們平均凌晨一、二點才睡覺,睡眠時間約四、五個小時,睡眠品質也不太好,健康狀況大不如前,帶他們做金雞獨立,很多人撐不到一分鐘,經過定課練習,精神才慢慢恢復。
學生多出生在台灣經濟成長最快速的年代,畢業在台灣經濟衰退最嚴重的時代;出生時只有70所大學,畢業時多達170所大學、百萬大學生;畢業的現在正是政治最不穩定的年代,也是存款利率只剩1%的微利年代。
後現代主義盛行的今日,新新人類的生活,常在狂歡和亢奮之後每每只剩空虛,逼人而來的是許多迫切和沉重的問題。
這種說法並非危言聳聽。事實上,台灣六、七年級年輕世代面臨的壓力與挑戰,很可能遠遠超過之前任何一個世代。
跟日本社會定義的「下下籤世代」、美國社會所稱的「多餘世代」一樣,台灣社會慣用網路「火星文」的「冏世代」(「冏」是網路上哭笑不得的臉孔符號)在踏入社會後赫然發現,他們的競爭力永遠趕不上大環境變化,他們的「接班」似乎遙遙無期。
國際勞工組織(ILO)發表的就業趨勢報告中,對於全球年青世代提出相同的警訊:過去十年全球青年人口增加13.2%,但有工作的青年只增加3.8%。換句話說,全球青年人口增加速度,遠比工作機會增加速度多出3.5倍,「僧多粥少」的困境非常明顯。
在這樣的全球趨勢下,台灣六、七年級生肩上的擔子卻更為沉重,他們的內心深處已經清楚感受到不安。針對台灣二十歲至三十歲年輕人所做的最新民調,高達六成年輕世代認為台灣大專教育沒有競爭力,三成九年輕人認為自己競爭力不如中國年輕人(約三成五認為較具競爭力),四成六年輕人則認為競爭力不如新加坡、香港、韓國等鄰近國家新生代(僅二成五認為較有競爭力)。
年輕世代普遍缺乏自信,對社會公眾事務的無感與漠視,更加重他們的虛幻與無力。人一定要看到生命的連結,才能感受自己的價值,發揮生命的活力,年輕原本是易感又單純的,在沉重壓力下我們的年輕人慢慢流失他們的理想和熱情,而這又延遲了社會改善的時程
一開始就願意投入社會改革的年輕人永遠是少數。世新大學廣電系助理教授管中祥說:「每個世代都有不同的處境與問題,但世代面對問題的態度與能力,往往會受到所處時代限制,政治、經濟、文化體系不僅養成了我們的能力,也限制了我們的行動。就好比威權時代,「不要碰政治」是許多人的「家訓」,包括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諸多的高壓統治經驗,讓人們對「政治」噤聲失語,年輕人遠離政治似乎是理所當然。然而,何以如今社會開放,願意投入社會參與的年輕人仍然有限?
其實,在大學生進入大學之前,許多的人生目標就被現有的社會價值限定了,從小到大充滿功利與競爭的升學競賽窄化了我們的視野,也限制了我們努力的方向。近幾年教育商品化與高學費政策,不僅影響了教育品質,也剝奪了學生知識學習,以及了解社會、參與社會的空間。許多學生考上大學,在學費的壓力下,成了「窮忙族」,排擠了上課的時間,最後成了沒賺到錢,也沒有學到東西的「兩光族」這種現象在私立學校尤為明顯。
在招生的競爭壓力下,大學新開設的系所,越來越偏向實用學門。而畢業前的就業輔導與就業博覽會,邀請的多是大型廠商或明星公司,很少邀請NGO或公民團體到校作為學生未來就業的參考。大學教育越來越功利導向、市場導向、商品導向,越來越少提供人文思惟,或協助學生接觸不同的社會群體,學習不同的生活價值,這恐怕是較少年輕人參與公共事務的重要原因吧。」
面對現在的處境,在一片灰心抱怨中,我們看到沈芯菱的故事,就會覺得事在人為、希望無窮,我們的價值系統必須要全面的翻新,靜下來重新審視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了。不論外在環境如何,認真投入,就會看到改變。
家住雲林的沈芯菱12歲創立個人工作室,因小學家境困苦,第一部電腦是母親變賣玉飾而來。每日來返書局、圖書館,借閱數百本書籍自學。至今已架設各行各業等四十多個大型網站,數百萬收入全數致力於「打造知識公益,以愛行動天下」。她一共取得26張各種電腦證照,獲獎無數,所得都投入公益,令人讚佩不已。
她童年家境貧困,未能受幼稚園等學前教育,曾身為弱勢,更能體會弱勢。從日日熬夜編輯教材、設計程式、建構資料庫,到跋涉各地推廣知識公益,一切獨力進行和個人支出全數經費。終於,匯編了數十萬筆多元領域教材,至今更感謝全國有216多萬學生、師長上網學習。並延伸至兩岸三地,目前正在進行「中國安安免費教育網」,期許能擴展於柬埔寨、越南、緬甸等開發中國度,成為全世界的免費學習平台,開啟「知識大同」新紀元。
打開她的安安教學網,裡面從國文、英文、數學到生活倫理,所有國中小學生需要的知識一應俱全,而且完全免費提供上網學習,她用同年齡的心情,揣摩學習者的需要,讓學習更有趣更有效,除了架教學網站助人,她還幫務農的爺爺上網成功推銷文旦。
她成長於落後的庄腳,M型社會現象,每日在眼前真實的上演,於是自13歲起,提筆投書數十篇關懷弱勢教育、勞苦階層、農業建言等社會底層和陰暗一隅。不畏強權、不計得失,勇於守護弱勢權益,是我們新生代應堅持的理念。 她看到柳丁年年慘滯,果賤傷農,14歲時,投書「一粒一元柳丁」實情並架設網站,推動「全民吃柳丁運動」,全力為賤價請命,促成政府收購,與全國各界熱烈的響應,價格從一斤4元回穩至12元,農產品終得以有保障。
她首開農產品網購,十多年前,文旦年年滯銷,中秋節後,果農含淚棄置。11歲時首將農產品e化行銷,開啟農產品銷售新管道,至今賣出80多萬斤文旦,打響「斗六文旦」品牌。
她掌鏡之「草根台灣臉譜」,一幕幕草根的汗水、淚水與歡笑交織而成的台灣精神,登上全球數十億人矚目的「2008年北京奧運」台灣故事館(琉璃工房之邀),吸引國際500多萬人士蒞臨參觀,觸動全球人們的心弦,發現台灣嶄新的生命力、包容力與樂天知命,草根是台灣的寶,也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一環! 
年輕世代是我們的希望,目前就讀清華大學的沈芯菱已經活出典範,不管外在的環境如何,只管做自己的最好與最美麗,一個人就可以改變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