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

虛擬森林禪

  (09-15-2014玲真)
昨天的一日禪,感覺真的一直在森林裡,眼睛看的是鬱鬱蔥蔥、高聳入雲的參天大樹、耳朵聽到的是蟲鳴鳥叫、鼻子聞到的是草香、吸進的是芬多精、身上毛細孔感受到的是森林裡的涼風…
因為把注意力放在呼吸,所以同修引領的聲音竟然和背景的蟲鳴鳥叫融為一體,尤其是在禮佛和經行時!

森林的禱告

 (2014-09-15宥娟)  
在寂靜的執事當中體驗認真卻輕鬆的虔誠莊嚴。弛張合度,有如敲磬、撥弦時的不增不減。一個值得典藏的身心狀態。
對執事的人來說,一日禪,從備課開始。從討論、醞釀、引領、投入活動、過場、拿餐、調整座位每一個移動和溝通都是為了圓滿一日禪,都希望回向世間最謙卑虔敬的愛,每一個細微處,都希望能夠沒有誤差地表達與銜接我們想要傳遞的精神。
一三準備了<森林的禱告>ppt,以及森林蟲鳴鳥叫的mp3,讓我們(一脈、一虹和我)蘊思,討論過程裡,我們討論了座位的排列,曾有一度,希望以同心圓的方式圍成一圈,但礙於場地,最後還是回到原來的排列。對於經行如何進行,也多所斟酌,這些不斷討論、修正的過程,都是同修梵行的滋養,醞釀著今天希望帶給參與者「森林的第一觸」。

禪修的真正格局

 (09-15-2014一寂)
芊芊從臉書上得知聖脈的一日禪(彭渤程 諮商師會轉貼在「身心靈、諮商課程資訊-cp值」上),報到時,她問「你們是宗教團體嗎?」我反問,「你對宗教的想像是什麼?你覺得台灣的宗教界是把宗教做大了?還是做小了?」
簡單幾句話,感覺芊芊有被觸動,「我在找,都沒有找到,我覺得你們有東西,只是,我還不知道是什麼...。」
分享時,我跟芊芊說,「從小到大,你所經歷過的一切,你曾有過的身心體驗,足夠了,夠你解脫了」,她好訝異,「佛經裡是這樣說,但是,我從來沒有這樣的體會,我一直覺得自己學習不夠,我很渴望學習,總覺得內心沒有被填滿,我參加很多身心靈課程...」,「那是因為你沒有遇到聖脈...你學錯了...」,我邊說邊笑,很篤定,芊芊的眼淚直直落。
她還是重複著,「我內心有個空洞,很渴望被填滿,我一直在找...

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

當政府就是大野狼

(2014-09-14春櫻)
上網讀到呂秋遠律師寫的不存在的工作》。
讀後是生氣的。氣華人的文化中,只教「囝仔人有耳無嘴  」,只能乖乖聽話,不可以問問題學校所認知的生活教育都不包括常識,也不教DIY、修水電等基本生活技能,家庭也一樣
「那為什麼要帶存款簿與提款卡?」這樣基本的問題在台灣的教育中是完全沒有討論的只教孩子要聽話為什麼不能請問里長或是警察呢
聯想到先生也曾被騙了15萬元他收到中獎通知」,說他獲得刮刮樂100萬元。我看到後告訴他這是騙人的那有要先繳15%的稅金,因為統一發票的獎金發放,都是直接扣掉稅金,然後發剩餘的獎金。
先生寧可相信獲獎通知、不聽我的解說,結果被騙了15萬元。在台灣教育體制下,我們不僅沒有法律常識,甚至不會問為什麼。

重新認識妹夫的大家族

(09-14-2014一虹)
搭高鐵南下轉乘公車至台南市西門路1段,外甥婚宴餐廳在4段,司機叫我直直走下去就到,有人告訴我很遠。在台北走路習慣了,不知道台南市一條路相當台北兩三條路之長,走半小時才到2段,最後認輸改坐計程車。
婚宴現場有樂團主持節目,歌唱琴藝不輸電視表演,好像參加一場電影頒獎典禮。妹妹娶媳開心與主持人對唱,81歲的媽媽也像小孩一樣手足舞蹈,弟弟快樂得手指比劃彈琴唱歌,祝福憂鬱症的他總有冬去春來的一天,這些均來自樂團帶動氣氛成功。
辦婚宴加樂團,每桌成本約4萬元,每位來賓至少包4千才夠成本。我包不足心不安,怕妹妹入不敷出,想到台南討海人家少有這種經濟能力,即有捨心。正向看:請客是主人對客人的情義,成本高自應由主人自己承擔吸收,雙方開心流動最重要。早年政府提倡梅花餐,立意也是為客人經濟著想。

小兒子的最愛

(2014-09-14 綉亭)
陪小兒子到台北小巨蛋觀賞--「歌劇魅影」,一圓他多年的夢。
本來是一家人要一起去,不料哥哥要新生訓練,留在嘉義,不想趕回來。二月份已預購的票,一張票花了2800元,他要我邀請碧玉阿姨一起去觀賞。
「歌劇魅影」是小兒子的最愛。前兩年,升學壓力還沒這麼大,他每天都如癡如醉的在唱,這樣結果,讓他段考名次嚴重落後,痛下決心,才稍作調整。課後,他的最大的娛樂,就是盡情唱「歌劇魅影」。
小兒子也是「歌劇魅影」迷,從1910年最早的原著法國小說家Gaston Louis Alfred Leroux的小說(Le fantôme de l'Opéra),到英國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改編的歌劇,他都如數家珍,特別是「歌劇魅影」中的主角,他欣賞得不得了,他常幻想自己就是魅影,集音樂家、劇作家、工程專家、魔術師、建築師一身。

被扭曲的親子關係

(09-14-2014 一心)
吃中飯時,看到一個婦人背的包包上寫著:「任何的成功,彌補不了家庭的失敗。」不禁思忖著:什麼是成功?什麼是失敗?家庭的定義又是什麼呢?
有一位朋友在國中教書,照理說,她一個未婚女子,不應該有很大的經濟壓力,但她除了帶學校社團,還努力兼家教賺外快,疲於奔命,只是為了扮演好「長女」的角色──每個月拿錢回家。除了按月幫家裏繳房貸,母親也把一大半錢拿去寺廟捐獻,跟女兒們說這是幫你們做功德,處處跟人說「女兒很孝順」,臉上有光;妹妹最近換新車,也伸手跟她拿錢,認定她幫忙是天經定義。
前陣子,她出車禍,怕母親擔心,不敢告訴母親,母親仍催促著要錢,後來有人告訴她:妳女兒出車禍了,一直需要復健,妳都不知道嗎!母親嘩嘩啦大哭一場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帶著妹妹去看她,看完了,還是說:「那妳可不可以再給我十萬塊?」

慈悲喜捨最好用

(2014-09-14宥娟)
中午一進禪堂看見圍成一圈的桌子,我的記憶立刻和兩年前師回國當時與同修們一起法談,親炙善知識的情景連結,時光流逝了,我們是否也隨時光成長了?回顧了一下,今天師講到慈悲喜捨和出口時,內心深處的感恩無法言喻,就像看到桂春的觸動那樣:這裡,有一群「浪漫的傻瓜,花錢花時間,學這個、學那個,做這個、做那個,給人方便、給人勇氣、給人喜樂,好傻對不對?但是奇怪呢,浪漫的傻瓜好像越來越容易喜樂,生命也感到充實。志工就是一群對的人,共同做理想的事情,幫助自己、幫助別人解決困難,活出最美的生命。」互相成全,榮耀彼此,我們活得很過癮、很喜樂,而這一切都是來自於師無邊無量的愛。
回憶兩年前,師說我的尺和佛陀的尺不一樣
「什麼是佛陀的尺?」
「慈悲喜捨。」

2014年9月13日 星期六

出離家人的對待模式

(2014- 09-13 桂春)
姪女line問我,妳找到你的家了嗎?可以出家嗎?出離家人的對待模式?她覺得好累,雖然沒做甚麼事,很想解脫。這些問題適合面對面談,邀她晚上來看電影,她說下班後要去新竹看心理醫生……,想辦法說動她,先查清楚醫生看診時間掛號,明天看完中醫後再去新竹。晚上姪女坐公車來找我。
周三的處理方式,開放尊重她的所有選擇的自由,不論工作、婚姻、生活方式等等,工作有了自由選擇權跟主體性,雖然她還會訴說身心上的困擾,我已經不擔心她的安危問題,接下來是她要學習成長、承擔了,雖然痛苦,卻無可迴避。
好市多書攤隨意逛,她拿起一本如何克服小孩子成長學習障礙的書,她說她覺得自己像小孩子,拒絕成長。我說,嬰兒如果待在媽媽肚子裡超過十個月不出來,妳覺得會怎樣?她馬上說,媽媽會死。她逛了一圈,回來找我看我還在看「烘焙新手必備的第一本書」、「麵點新手必備的第一本書」,津津有味、流連忘返,她說看我好快樂喔,這麼滿足,她好羨慕……

2014年9月10日 星期三

殖民地才自稱Chinese Taipei

(09-10-2014 一心)
管理眾人之事,是「行政」;眾人管理政府之事,才是「政治」。
聽到這句話,真是驚天動地!
原來,我們從小學習的政治觀念,是「法西斯」、「威瑪共和」的中央集權,而不是歐美先進國家、權力制衡的政黨政治,所以,我們不懂守法的意思是「政府要守法,人民雖不可違法、但更受到憲法的保護。」
所以,真的要懂一點歷史耶,才會知道,我們正在重蹈哪一段歷史的覆轍。可嘆的是,我們連學習到的歷史都是扭曲的,民國是假的(以黨為國的國,不屬於人民),憲法是假的,ROC是假的,被一個完全不肯面對現實的政權統治數十年,讓我們也都與現實脫節了,連Chinese Taipei就是殖民地的自稱,都不知道。
所以,談政治,真的不是為了談政治,而是在談自由。因為政治會影響信息的流動,讓我們的信息扭曲,思考不獨立,心靈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