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原住民的文化困境

(11-20-2013桂春)

欣賞13分鐘50秒的影片〈台灣不見了.迴盪在山谷間的傳奇古風國小布農族〉,失落的原住民文化傳說,借著小朋友說自己的故事,而慢慢呼喚出屬於自己部落的文化傳說
原住民的文化困境代表台灣人的困境,幾百年來的歷史看起來都似曾相識。
台灣人的祖籍大多來自大墾戶與官員的編派,1915年《台灣日日新報》的人口統計把所有台灣平地人歸為熟番(即平地原住民平埔族)400年前的平埔族外貌與福建人差別不大,福建人絕大半是百越族後代,日治時代的台灣人絕大半是百越族與南島族的混血族。也許可以說,台灣平埔族閩客化得非常徹底,徹底到完全不在乎真正祖先是什麼了!

鼓勵學生集體「親熱」?

(11-20-2013玲真)
臉書上,看到一個連結。沒有點進去看,因為只看標題,就知道什麼叫「上行下效」:新北竹林中學校長,為了防止該校學生穿著制服在公眾場所有親熱的行為動作,竟提出「凡檢舉者,可拿到200元獎金!」
到底是真的為「維護校譽」,還是要禁止學生在公眾場所親熱?
所以,沒穿制服就可以在公眾場所親熱嗎?還是,穿了制服就只能在私下親熱?什麼叫親熱?什麼叫公眾場所?
可以探討的面向很多,包括穿制服的必要性、兩性教育、青少年缺乏建康的交誼活動等!我想到三年多前台南女中近2千學生集體「脫褲」抗議,也許竹林中學校長是在另類鼓勵學生集體「親熱」抗議吧!

誰拖住誰

(2013-11-20 一圓)
一寂說:我用最近的學習經驗來回應,「只要能看到自己跟對方都在做彼此的最真與最好,就是同心;其實,一直都是同心,只是沒看到,被吸引力與排斥力所障礙。」
往內看到佛師教導我們要展現最真善美的身口意,與同修在一起與其它友人在一起的感覺就是不一樣,差別在於同修間都「做」自己的最真善美,而在友人間是「看」其最真善美的心。
劉育志急救到底永不放棄,文中說翁醫師感嘆道:「我快要變成醫院裡的『師公』了,葉克膜很像是高科技的『法器』,裝上葉克膜成了一種儀式,能夠讓醫師放心、家屬甘心。可是,受盡折磨的患者若還有知覺,大概就剩痛心了。」

她會回去山神的身邊

(11-20-2013 信良)
早上被老媽的電話叫醒,一接起來就聽見老媽的啜泣聲,醫院又通知外婆病危了,我在不得以的情況下只好跟公司請假,趕回高雄,一日老師常常告訴我一個觀念,如果我去幫忙不到什麼,也不能處理什麼,其實可以選擇不要去!我很認同一日老師講的,但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有很多事,是我拒絕不了的,既然我沒辦法拒絕,我就決定讓我這一趟回高雄變的更有意義一點!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無痛與有痛之間

(11-19-2013 信良)
感覺身體無痛是受用福報,感覺身體有痛是鍛煉心智!
這是怡文師姐禮佛引導時講的話,這句話讓我覺得好受用,我現在身體健康不是理所當然的,在身體健康的時候,要懂得感恩自己的身體,表示自己有福報還能健健康康過日子,當身體有病痛時,就是在鍛鍊我的心智,考驗自己的決心,一日老師說過:你只是生病而已,你還沒死,這點病痛不算什麼,就算生病, 這些病痛都只是假像,還是要做定課,日子還是要過!
晚上南哥來參加定課班,我因為比較晚到,一到公司剛好看到南哥很難過的趴在百貨架上,感覺他很不舒服,我就衝進去告訴一日老師這件事,後來過沒多久南哥就進來做定課,剛好是禮佛的時間,所以怡文師姐引導的內容讓南哥很受用,雖然南哥很痛苦的在呻吟,但還是很堅持的做禮佛,我在南哥身上照見到自己,如果今天換成是我身體不舒服,我是會堅持的做完定課,還是去看醫生來逃避,一日老師說:真的很不舒服當然還是要看醫生,但如果是假的病,做定課就會好了!!!

看到人性可愛處

(11-19-2013冠智)
上班時間人來車往好匆忙的時段,走在路邊的我,聽到從後方傳來陣陣狗吠聲,加上女士喊著坐下、坐下。原來是位老人家,騎著腳踏車前籃子放隻貴賓犬,從身旁騎過,車行像是喝醉酒在蛇行似,就在眼前不遠處摔倒了。
當下快步過去看,扶起老人家,也停下了兩位騎士,一位小姐趕快到馬路上追狗,一位先生在指揮交通,牽起腳踏車,我將老人家扶到路旁,看她手腳有擦傷,問她要不要叫救護車。她回答不用!只想到那隻貴賓犬,當小姐抱著狗送到她懷裡,看她高興的樣子,可能忘了自己受傷的事。

彷彿判了靈魂死刑

(11-19-2013 一心)

看到台青蕉最專輯「社區大小事」的首波主打MV一個瘋所在 A Crazy Place,深受吸引,整首歌演的就是一場告別式,一場社區文化的告別式,辛辣而諷刺。
曲風充滿了變化,前奏重音在反拍上,有種被推動著前進、坐立難安的感覺,令我想起源自牙買加的Ska樂風。進入正曲後,回到正拍的搖滾節奏。歌詞敘述著此刻台灣全島許多社區正在上映的瘋狂故事: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虛擬不虛擬

(11-18-2013一恩)
十幾年前我剛接觸電腦,為了打15個中文字花了整整半小時,慢慢地,因為在聖脈的學習,打字的速度變得快多了。因為使用網路,整個世界變大了,相較以前沒有電腦的日子節省許多蒐尋資料和人際關係互動的時間。
美國目前的教育制度,多半已經進入虛擬化的世界,很多大學名校課程不只公開化,還有更多在網路上教學。聽說人類所謂的教育制度,起源於英國維多利亞時代,他們為了因應渡海征服外敵之故,需要訓練船上的工人懂得服從,也要讓他們甚麼都可以做,隨時有取代性,於是這樣大規模訓練慢慢演變成所謂的「學校雛型」,這是人類教育最基本的模組。

驅策生命的痛

(11-18-2013 一心)
下午出門去參加憲法133主辦的BMW晚會,到了活動會場,華山大草原,居然遇到一位許久未見的舞者朋友,一問之下才知道,她本來也不知道有這個活動,是因為她跟今天活動的主角之一──五公尺高大紅鞋──的製作人雕塑家林文德夫婦,是朋友,剛好遇到,就跟他們一起來看看。
她目前在北藝大讀藝術行政,但是感覺自己並不適合,她原本以為藝術行政專業的培養中,藝文欣賞的素養會是重點,但後來發現,都是在講產品行銷,她不是反對市場機制,但覺得藝術行政只剩下行銷,已經本末倒置,失去初衷。
其實,這跟政府的文化政策脫不了關係,官方和民間資金大量挹注於文創產業,以產值來決定補助對象,造成資源流向的扭曲。一個養分不均的文化土壤,如何能夠生長出藝術的百花齊放?結果,就如同韻雅所形容的,文創已成文化創傷。

有品質的吃

(11-18-2013一賢)
晚上去小女兒任職的公司乾杯企業的分支「老乾杯」慶城店用晚藥石。
我們一進去,服務人員就很親切地招呼帶路,將我們帶到靠裡面的一個小隔間。
接下來的服務,不同的服務人員,送茶水、菜單、接受詢問、點菜,都顯得有條不紊,很有訓練、很專業。
我們第一次上門,早聽說價格不便宜,所以不敢隨便點餐,就請小女兒全權處理。
第一道上的菜是牛舌,這輩子第一次吃牛舌,只是一小片,吃起來感覺特別深刻。雖然小女兒怕我們吃不習慣,烤得老了點,那種第一次品嚐的感覺,還是很不一樣。
小女兒切了一塊肋眼牛排,稱重的時候他嚇了一跳,抱怨說對方切太大塊了。其實五個人吃280公克,並不算大,知道他是擔心價錢的問題。
小女兒說他們是台灣唯一一家用冷藏方式從澳洲進口牛肉的公司,這樣可以保證牛肉裡面的纖維組織不會被破壞。他們在食材的選用和保存上是非常用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