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在關係裡活出最真

(12-23-2013一心)
講座前暖場,我們分成小組討論:「如果移民(代表你的嚮往),你會想移民到哪個國家?為什麼?」「你會怎麼跟外國人介紹台灣社會的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師生關係、主雇關係...?」這幾個問題,把場子炒得很熱,也幫助大家更快進入今天講座的主題《照見自由》。
我這組的秀華說:「台灣社會的特點就是尊師重道、長輩說了算,即使老師講課的內容無聊、長輩的要求不合理,我們就算心底不服、表面上還是會假裝禮貌、順從,不會像其他文化那樣,任意冒犯老師、對長輩不禮貌。」
鳴泉說:「我每天都還是會盡量回家看父母,問他們有什麼需要,但是我女兒呢?一個月有沒有回來一次?我很苦耶!」他們幾位四五年級生,被上一代綁得死死,又無法掌控下一代,因為,下一代已經不會那麼輕易服從了。

這時候,大三的Nico說:「哇~矛頭都好像指著我!」我趕緊分享我的例子:「我大學離鄉背井,去美國念書,學習打點自己生活中的一切,很自由,但同時,也要為自己所做的決定負責。我發現,在我的美國同學中,父母只照顧到高中畢業、頂多大學畢業,是很平常的。當我回到台灣時,我發現,跟我同年的台灣人顯得很幼稚,因為家裡太過保護,反正大人說了算、自己也沒有決定權,反正大人會收爛攤子、幫忙擦屁股,所以,也就不用為自己的生活負起責任。」
這時,鳴泉說:「恕我直接問妳,妳這麼獨立,是不是就代表,妳也不會為家庭付出呢?」
我說:「這有兩個層面可以討論。感情上,我覺得要自然,就像我以前出國,不論在哪裡,都會寫信給我媽,因為我們感情好,我會希望她能夠知道我生命的進展,分享我的喜樂。但是,如果家庭人聚在一起,只是看電視、吃大餐,我覺得沒有意義,也不會增進情感,就不會參加。黏在一起,不代表感情好,重要的是品質。」
「至於金錢方面,如果我媽比我有錢,我為什麼要給她錢?那不是很做作嗎?只是要表現給別人看說我很孝順?」
Nico說:「面對外國人,我會介紹:台灣社會受儒家影響很深,道德標準很高。但是,我自己常常會質疑,這樣的道德,究竟是發自我內心,還是因為外在的約束力而做的?比如說孝順,究竟是我真心的自然的情感,還是要做給人看的?孝順我還是會做到,但是,有時候父母要我聽他們的,我會跟他們溝通說:我知道你們想得可能更周全,我也會認真參考,但是,請給我機會自己體驗、學習。」
真讚!給她鼓鼓掌!
雖然大家講到欲罷不能,但時間到了,就此打住,講座正式開場。
先播放上次工作坊的花絮剪影,很多畫面是照鏡子的體驗和感想,這是當天的尾聲、也是高潮,經過一整天的沉澱,許多人在鏡子裡,看見了平常沒有發現的自己。
影片效果很讚,尤其在場有好多位是工作坊的學員,觀看的時候,彷彿又重溫了那天的感動。放完影片,一三說:我們常有機會從鏡子中照見自己,但是,我們可能比較少有機會知道,外國人眼中的我們,是怎麼樣的。接著,他請Mia分享親身經歷:
Mia的老公Scott是美國人,有一天,他們在路上看到小朋友的制服上繡著號碼,Scott問那是什麼?Mia說,學號啊!她以前都考第一名,所以,學號裡就有01,從學號就可以看出你的排名,以及,你有沒有留級...Scott驚訝地說,在美國,只有犯人才會把號碼穿在身上!
除了學號,我們的身分證字號,也會透露出生地等其他訊息,Scott覺得非常不合理,這已經侵犯了個人隱私權!然而,對於習慣戶口制度的我們來說,卻一點都不奇怪。
原來,生活中,我們有那麼多的習以為常,但是,從外國人的眼睛看來,卻非常不可思議。這些習以為常,甚至變成了我們努力維護的框框,拿來框自己、框別人、框下一代。如果跳脫框框,會很沒有安全感,即使有機會自由了,還不想要自由。
之後,師講到另一個框框:ㄅㄆㄇㄈ。親教師說,讓孩子學習ㄅㄆㄇㄈ是非常愚蠢且錯誤的,不但妨礙學習外語,更妨礙很多人學習母語。
對啊,ㄅㄆㄇㄈ這個系統,根本拚不出客家話、台語、原住民語、越南話...,外國傳教士在台灣完全使用台灣羅馬字(教會羅馬字),學習效果特優(聽、說、讀、寫都一流)!其實也都已經發展出台語、客語、原住民語的羅馬拼音(b,p,m,f,d,t,n,l,g)了,但國民黨來台灣之後,為了便利統治台灣人、硬是把少數人使用的北京話(滿州話)變成「國語」,並且,杜絕了其他語言的傳承管道。
這點,我聽了很有感觸!記得大一剛去美國念書時,我有一種比人家落後好多年的感覺,怎麼說呢?因為我嚴重缺乏常識!國中、高中死背了半天的世界地理、歷史,幾乎都是無用的!
很多地名、人名等專有名詞,一旦翻譯成中文,就跟該文字的原音、原意脫節了,尤其是日本名,我們都習慣用漢字來讀,卻不知道日文原本的發音,就拿村上春樹來說好了,全世界的讀者(包括日本人)都稱他Murakami Haruki,只有講華語的人叫他村上春樹,再比如說,南韓首都叫做Soeul,全世界(包括韓國人)都說Soeul,但我們卻叫漢城(這幾年終於改成「首爾」)。
我的大學同學中,雖然也有些不是美國人,但如果他們中學讀的是國際學校,使用英語,程度當然比我好了一大截;但即使跟我一樣讀的是普通學校(比如:印尼),因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他們之前所學的知識,即便到了英語的學習環境,也能馬上接軌。
既然發現了這個問題,我們為什麼還要用繼續自我摧殘、繼續落伍,並且犧牲下一代的競爭力?只為了自己的框框?
家庭不是來妨礙和犧牲的,而是為了互相成全。沒有人會喜歡你在關係裡變成奴隸,這不會是他的本意,但如果我們不走出文化的框框,親情永遠是角力,不自然的犧牲,一定會造成壓抑,久了就爆炸。不然就是冷戰,維持著恐怖平衡。
所有的關係、包括家人之間的關係,都是為了讓每個人實現真正的自己。如果在愛裡不真、不自由,那就變成了愛的奴隸。只有在完全的自由裡,才可能有真正的愛,這樣的愛,是成全和鼓勵,張力很強,會不斷把「我」撐開,讓格局更高、心量更大。在愛裡實踐真正的我、在關係裡忠於真正的自己,I am love,才是真正的愛。

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在關係裡活出自己的最真最自由,整個社會就會進步,整個國家就能成為近悅遠來、受人尊敬的第一等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