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不想接受自私的愛

(10-08-2013一賢)
讀了義守大學奧地利籍應用英語系教授Herbert Hanreich的兩篇文章──「家長們別再用家庭價值來壓迫年輕人了長輩給的是自私的愛,深深認同他這位外國人對台灣社會的觀察,也看到我們文化長期以來被錯置的價值觀。
從小在台灣社會長大的我,不否認自己也深受中國殖民教育的影響,以為中國就是台灣的祖國,以為台灣人就是中國人,以承繼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的儒家道統為己任,幾乎成為封建宗法社會下食古不化的老夫子。
在觀念上,我們重視家庭價值高於個人價值,重視群體利益大於個人利益。所以只要違背家庭價值,再重要的事情都要放棄,只要祭出國家的大纛,再大的犧牲都在所不惜。

在家庭價值之下,我們拋棄了很多的機會,我們無法快樂地學習成長,無法自由地需求享受,無法勇敢地追求夢想。我們不但用家庭價值來限制自己,也用它來規範別人,當有人不受規範的時候,我們甚至會聲色俱厲地加以撻伐。
將家庭價值罝於一切的個人利益和需要之上,絕對是一種不尊重。然而我們從小的教育和社會觀念讓我們每個人覺得理所當然,倘不認同這樣的共同想法會讓我們有自私自利的罪惡感。
也因為這樣我們不懂得要尊重個人的需要,更不用說會懂得要求別人尊重我們的需要。即使跟善知識學習到懂得要尊重每一個人,也知道要尊重每一個人,到現在,當別人用家庭價值來規範或要求我的時候,我還是會不經意忘記要捍衛自己被別人尊重的權利。
說到長輩給的是自私的愛,我個人就有很深的感觸。
以前開始工作之後,每次遇到家族中的長輩就會問到什麼時候要結婚,然後就開始有好事者幫忙推介人選,開始會拒絕,父母也不以為意,過了三年,壓力越來越大,就直接強迫相親,相親之後,不滿意還不行,還要強迫交往。我個性倔強,堅持不妥協,長輩才放棄。
當長輩用自以為是的想法,給晚輩的時候,即使晚輩完全地順從接受了,這樣的對晚輩來說,是沒有好處的。在聖脈跟師學習到真正的愛,是無所求、無條件,還必須是無對象的。長輩給的愛因為是有對象的,常常也是有所求的,或是有條件的,這樣的愛不會是真正的愛,只會是自私的愛。
沒有長輩的角度,就沒有對象,能夠拋棄我、我所的偏執,才能夠無私地去愛。
當我了解長輩的愛是自私的愛之後,我的心就開了,就寬廣了,不再想要釋出這樣自私的愛了。

── 不想接受這種自私的愛,所以也不想要給這樣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