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一首印度詩歌裏的悉達多

(09-17-2013 一心)
整理書櫃,想把一些舊書拿去讀冊生活賣。
撿起了這本Herman Hesse(赫曼.赫塞)的《Siddhartha(悉達多)》,實在想不起來有沒有讀過,於是,決定翻開來讀。這本書的中文譯名是《流浪者之歌》,蠻貼近原德文副標,eine indische Dichtung(一首印度詩歌),我讀的是英文版,節奏輕快地引讀者進入書中主人翁、悉達多的一生
跟佛陀同名的悉達多,跟佛陀生在同一個時代,卻有著不盡相同的人生軌跡:他生在婆羅門世家,人見人愛,卻決定離開家人追隨沙門,在叢林中過著苦行生活;幾年後,發現他所學的一切,不過是讓他暫時逃避自我的途徑,於是重返紅塵,跟美麗的Kamala學習男歡女愛,跟富有的Kamaswami學習經商,直到,他的遊戲人間使他痛恨自己,完全失去了存活的動力。正要投河自盡時,心底深處的那聲Om拯救了他,從此,他與船伕為伴,向河流學習聆聽。
本以為會這樣知足而平靜地度過餘生,然而,他原本以為不存在的兒子,無預警地闖入他的生活,在他對兒子的渴慕和掌控中,他感受到了多年前自己離家時,帶給父親的痛,他曾經帶著一段高傲距離、鄙視著那些「幼稚的人們」,如今,他終於感覺,自己是他們的一份子。兒子所帶來的傷痛,終於使他的心,如花朵般溫暖綻放。
回想起幾天前的午後,收到國熙email,感覺他仍沒有釋懷,所以回信問他可不可以在電話中談,或許有些誤解,文字不好解釋。然而,他一直沒有回覆。
那兩天,心底怪難受的,沒辦法好好備課,但是,突然想起了班上的其他成員,這個注意力的轉換,把我拉回了中心線,世界再度寬闊起來。我深知,我的所說所想所做,都不只是在跟某一個人對話,而是跟我們共同的困境對話。
我的痛是什麼?國熙的痛是什麼?甚至,薄熙來習近平的痛是什麼?
週六上課前,我獨自靜坐,某個當下,閃過國熙的笑容,我知道,一切都會沒事的。
沒有一種痛,比活在自我囚禁的幻象中更痛,也沒有一種喜樂,比全然敞開地活在當下,更令人嚮往。
故事最後,悉達多與好友Govinda重逢。
當年,他們一起離家過著沙門生活,也一起決定離開沙門團體,就在那個生命的轉捩點上,他們聽到了佛陀的教誨,Govinda決定追隨佛陀,悉達多卻覺得,佛陀的教導雖然是最好的,但他必須從自己的生命去體悟,於是,兩人就此分離。
此刻重逢,Govinda虛心地向悉達多求法,但文字的說明只讓他越來越困惑,於是,悉達多請Govinda親吻他的額頭,就在那一刻,他看到了河流,看到了天空,看到了形形色色的生命,認識、不認識的人
一切的追尋、磨練,原來只是為了將一個小小的意識、時時刻刻地放在心上──我們密不可分。如一條河流,是瀑布、是湍流、是湖泊、是雲朵,又是船、船伕、與渡河的人。
「我都知道、但就是做不到」的內心對話,我們都聽過無數次了。的確,體悟,無法從文字中獲得,我們必須在關係裡,實踐。
這才是老師和僧團的意義。老師和僧團,不是教條的象徵,而是一種「孕育」的進行式,在關係裡,孕育每個人的最真最自然。
我們之所以會緊抓教條,緊抓框框,是因為,我們誤以為這些框框和教條可以保護自己和別人。然而,只有真正的愛,真正的信,可以保護自己和別人。

赫塞生長在一個基督教世家,祖父和父母,都曾經在印度傳教。赫塞,透過不朽的文學作品,把誕生在東方的宗教精神,傳給了西方的讀者,他不也是一個傳教士?更加證明了,宗教的智慧是人類所共有的,而不獨屬某個族群。「佛法不是印度人的,而是所有懂得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