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6日 星期二

停下來就是契機

(03-26-2013渼娟)

兩位高二的同班同學,在雙方家長同意下交往,男生因為情緒較為不穩定,上學期已前往彰化「彩虹學院」就讀,這學期回到學校繼續學習,夜自習後,雙方起口角,在琴房拿椅子把玻璃砸破,校方已毀損公物,記大過乙支。
今天看到兩位學生,神情落寞,氣色消晨,女同學很自責,男同學則又怕被送回彩虹學院,焦慮不已。
輔導主任強烈建議導師,希望不要再為這位男同學背書,堅持他回彰化,直到畢業。導師認為,可以再給男同學一個機會。

這位學生知道錯了,已向導師、訓導處悔過,表示不會再犯,而且兩人也已協議,不再交往,願意專心在功課上。特別找我幫忙,是否可以再給他機會。
學生誠懇的表達,一切出於內心的真誠,他不願意再回去「彩虹學院」,因為,從彩虹學院出來,同儕都用異樣眼光看他,他感覺就像坐過牢的受刑人,這次,砸玻璃事件,是他一時情緒失控,他錯了。這幾天,也承受同儕間的壓力與付出,幾乎沒有同學願意再跟他說話,似乎是另一種處罰,他很難過。
是啊,每個人都有自尊,17歲的孩子也希望跟別人建立良好的關係,當一個人被孤立了,內心的苦與無助,已受到懲罰,內心的恐懼與想改過向善的期許,相信是很期待被別人重視與關懷。
每個人都經歷過徬惶期,也都有過渾渾噩噩的時候,沒有人故意要犯錯,也不是所有的受刑人都沒有慈悲心,更何況有些不是真正有犯罪事實,卻被誤判、被栽贓,甚至就用極刑逼迫認罪被壓到牢房,所有的罪過是一人獨自承擔。審判者真的斟酌過,對方之所以犯錯,其背後動機與悔過意願?考量對方面對錯誤所需的勇氣與承擔的壓力,是否旁人能給予鼓勵與改過自新的機會?
我跟這位孩子說,當我們感覺不到別人的善意的時候,也許是我們能量低,停下來就是契機,要願意求救,再次學習。停下來才看得見情緒是怎麼生起,看到情緒在身體的微妙變化。但願這次的「停」,是退一步看得更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