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7日 星期一

視野與心量需要鍛鍊

(02-27-2012渼娟)

愛沙尼亞的老式風車

水面被雨滴拍打,灰濛濛的一片,像首藍色狂想曲,全身跳入17度的水中,不管任何姿勢,由不得你偷懶,只有往前滑行。知道冷、知道冰、知道刺、知道凍,甚至麻,這下從身體覺知了「什麼是有感」。但在岸上,頭腦會自動選擇讓自己有感的議題與無感的議題,會自動分類。很微妙的慣性,其實是內心一種恐懼怕觸到無感的議題,無所適從,所以不敢觸。

現在天天一定上網看「聖脈~最新消息」,想像哪叱慈悲正義的眼睛都在替眾生把關,不僅文字穿上愛的禮服,也在呼喚每個眾生都要戴上真愛的眼鏡。已經好久不看電視,對於自己陌生的議題,也躲避了一段時間,慢慢從梵行饒益、好國好民開始,訓練「有感的文化」,就要從眼根著手。
幾個比較相應的學生和助教,相約在課後談論到「音樂文化在這塊土地和當個台灣公民可以行使監督政府的義務」的角度出發,一位藝術人不能只唱歌,只做音樂,只排戲,學戲劇的、學教育的、學舞蹈的、學電影的、學多媒體的、學評論的、學舞台設計的,學古蹟鑑定的等,不管,這些孩子的眼睛都要開始一起訓練,都要開始一起走出琴房,走出系館,打破校際,放下專長,體會要想活出生命,就要從自覺開始,反應敏銳不是藝術人的專利,身為好國好民本來就應該要有一雙慈悲與文化素養的眼睛,不能讓無感神經增生蔓延。
聖脈的窗口,好像是一個文化人的發電所,面對過去很多習性,很多的我,遲早都要讓它死亡,面對這個嚴冬,真正開始去觸,即使全身浸泡在17度的冷水中掙扎,看見掙扎過後的傷口,回到復活的春天裡,有人問:「掙扎過後的生命,才見到絕美,但要先跳進16度、15度的低溫,會不會太勉強」?
不會的,因為愈困難,才愈見生命的春天。感恩師的法,讓我看到自己的沒有與不足,漸漸有能量能夠與年輕人開始關心專長以外的事情,視野與心量是長時間鍛鍊的,是一條長長久久的道路,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路,永遠不嫌遲,上路了,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