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有「成全」才有真「勞力」

(10-02-2011怡成)
 昨天突然意識到:人遭遇境界時所產生的喜怒哀樂,到底是自然自發的反應?還是模仿他人而來的?抑或是感受到旁人甚至社會的期待而被牽引呢?
  如果數字會思考能感受,那麼同樣是3,從2+1而來的3,與從4-1而來3的,往往會呈現兩種截然的心情。前者是多了一個,後者是少了一個。
一般人錯解原點是24,多了一個、少了一個,心情起伏就很大,很少人能接受原點是「與時推移」的3。原點一直在走化,如珠。
好的定課能有效地幫助自己歸零,把一切的價值判斷歸到單純、自然,把一切喜怒哀樂的主導權回歸自己的心——成全彼此的最真與最好。
《莊子‧齊物論》「朝三暮四」的故事,說明了一個經濟學的基本常識。
很多人以為獮猴不懂34437,其實不然。獮猴們很有現實感。試把故事中的栗子,換成半月餉薪資流量,就會看到,獮猴們深知,前半個月給400圓,後半個月給300圓,比前半個月給300圓、後半個月給400圓好。雖然這兩個方案的薪資所得總數不變,但是,就勞方而言,朝四暮三案的折現值永遠大於朝三暮四案。 
獮猴代表勞方,獮猴飼主代表資方,資方入勞方的心,損失一點點折現值,成全獮猴的現金(熱錢也意味食物新鮮度)需求。
離開受用,會以為34是「暮」多了一個,43是「朝」少了一個,自以為「理性」的老闆會假設員工的原點是3,但員工的原點不可能是3。「理性」的老闆隱匿了他保本的動機。
《孟子.滕文公上》:「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食,讀做飼。給人統治的勞力者要飼養勞心的統治者,統治人的勞心者要給人飼養。
如果勞心者只顧「理性」保護自己的「治人權」,只為了「短期內」給勞力者飼養多些的「現實感」,那就勞錯了心勞心者勞錯了心,沒有「成全」勞力者的心,那勞力者就不會真正的「勞力」。臺語的「感激」,之所以唸成「勞力」,先秦即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