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2日 星期日

宗教異同就像語言

 (02-22-2015一賢)


看了《鄭麗津(道清法師)出家23年變基督徒的見證》,又看了『我曾經誤入歧途,直到我認識耶穌!《耶穌比宗教大》展現新世代基督宗教觀念』,心裡的感覺是讓一個佛教徒變成基督徒,還不如讓一個迷途羔羊變成一個真正的基督徒。 
三昧智學院導師說:「我們不是要讓基督徒變成佛教徒,或是讓佛教徒變成基督徒,而是要讓佛教徒更像佛教徒,讓基督徒更像基督徒。」 
佛教徒變基督徒的見證,只是讓我們看見一個傳統的佛教徒,在虛擲了23年生命之後,發現她一直在追尋的極樂世界可能是個不存在的夢幻泡影。她想要跟幻影中的佛陀說話,卻發現她的佛陀都不跟她對話,她悠忽了金剛經講的佛陀不能以色見,不能以音聲求。佛陀一直都在,心外無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不知道自己心中本就俱足,沒有認識心中的佛陀,怎可能跟佛陀對話!因為她渴望跟佛陀對話,跟神對話,渴望從神那裡得到指示,所以當她一進到教堂,發現她不需要再面對沒有生命的佛像,可以跟崇高的真神對話,不需要再誦讀無數的經咒,只要勤讀一本聖經,不用每天孤獨地在深山修行,而可以快快樂樂地在人間過活,而她一樣可以心安理得,一樣有機會上天堂。她很快就受洗成了基督徒。 
但是,這樣並不證明基督教就優於佛教,就算所有的佛教徒,最後都變成了基督徒,也不表示基督教就是最好的宗教。宗教就像語言,不需要統一,宗教需要做自己的最真最自由,去貪從慈、去瞋從喜、去痴從智,然後盡善盡美。
羅馬書3:28》講基督徒「因信(pistei)稱義」,什麼是信(pistei) ?對佛教徒而言,信是信「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信「心外無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基督徒的信是什麼?是信耶穌說的:「如果有人要跟從我,就得捨棄自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殊途同歸吧!領受耶穌的救恩,榮耀耶穌的救恩,與學習佛陀的三昧智,榮耀佛陀的三昧智,異曲同工吧!

外甥對母親的「孝心」

(2015-02-22綉亭)
難得與二姐的小兒子聊天,他在中國與友人合夥開公司,幾年都不易見上一面,終於在年初二回娘家看見他,並且還聊了一陣子,讓我更了解年輕人的想法與價值觀,有些很值得我這LKK的阿姨取經學習的;有些觀念與想法,又讓身為阿姨的我,聽了有些不忍與心疼,特別是在孝心驅使下,把自己套入傳統的「孝」字框架裡,讓他犧牲幾年的戀情。

    他與我分享這幾年的生命歷程,過去他是跑業務,總不希望一輩子跑業務,渴望活出自己的嚮往,希望有一天也可以自己當老闆。終於認識了幾位同好,一起出資合夥,在中國開了一間公司。他強調這幾年中國生意愈來愈不好做了,台灣的近17年薪資幾乎沒有什麼調整,而中國整整漲了五倍以上。與中國人打交道最重要的是,有很多公司的機密與底線絕對不可以讓他們知道,不然幾乎管不動。

    以前還沒去中國時,自己就有交女朋友,後來發現自己在中國時間太長, 回台灣的時間又短,總是來去匆匆,回台灣時如果有十天休假,他最多只能撥出兩天的時間陪女朋友,再多就沒有辦法了。他告訴女友說:「我爸媽養我這麼大,如果我回台灣時,他們有開口要我陪,帶他們去哪裡走走,我一定以他們為優先,其他我還需要應酬」女友回答:「我願意陪你去中國一起生活,…..」他也沒法答應,公司一切還未穩定,他沒辦法給她一個穩定生活,又無法安插一個職位給她,最後這段戀情就這樣結束了。

    他知道年前他媽媽養的寵物(蜜袋鼯)Momo死了,當他知道她悲傷難過的情緒反應,簡直嚇呆了。她送牠到動物診所住院住了幾天,光是搭一躺公車過去就要一小時,哪幾天她天天跑去看,聽說每次都很難過回家。

步道十帖

(2015-02-22 沐沐)
*桐花

非因冷的極致
非因北的典故

當融化的大地
釋放了你

我就引燃
所有的白



*小徑

用心跳去看
用呼吸去聽
用髮梢去嗅

幸好你來了
現在的你一定懂

坦直
不見得比蜿蜒更趨近真實



*靜謐

比天空藍的
是瞳孔

比雪白的
是單純

比冬陽暖人的
是嘴角

那麼
比鑽戒通透的呢?

基督徒和佛教雞同鴨講

(2015-02-22季菁)
過去口唸「阿彌陀佛」,現在高喊「哈利路亞」!
看了鄭麗津出家23年由道清法師轉變為基督徒的見證,看到最後,牧師出來講話,說佛教也沒什麼不好,像是說「退一步海闊天空」也講得很好,但佛教只能算是個人生哲學,看到這裡,就知道基督教和佛教還是彼此有很多的雞同鴨講,不溝通的地方,因為佛經上並沒有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的經文,那句話充其量只能算是個俗諺。
鄭麗津所言,也應該只是反映現今佛教界的一些世俗化的現況。譬如過度拱高了出家人的地位,認為護持出家人修行,出家人修得正果之後,就可以回來度在家人,而在家人只要出個錢,就可以放心的吃喝玩樂,等著出家師父
傳統佛教的修行往往窄化到只唸佛號,沒有與世間連結,不關心社會公義,漠視資源分配的厚彼薄此,修到後來頂多不是覺得很孤單,就是互相取暖。她說她看到的佛都杵在那裡不說話,因為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說佛不能講話,而上帝會和她講話
我記得德雷莎修女說,上帝沒有說什麼,她只是靜靜的聽,這樣的聽不是真的聽見什麼,而是聽「天籟」,講的是心境上的心平如鏡。曾聽女兒談起她們學校的修女,她說修女不曾說上帝會和她說話,修女只是遵從上帝的旨意,做上帝的僕人。

2015年2月21日 星期六

我過去吃味的翻版

(2015-02-21綉亭) 

    年初二回娘家,會遇到平時很少見上一面的晚輩,叔姪外甥輩。今天,堂妹倆未大學畢業的女兒,倒是與我聊得很起勁,談話中,無意間知道我過去為了解生命的奧秘,曾學過很多有的沒有的,例如生命靈數、九型人格、彩光針灸、靈氣、內在之類,他們很想知道自己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於是我們就從簡單的生命靈數談起,最重要讓她們知道每一個生命都很美,每個人都很有價值,就像數字一樣,沒有任何一個數字,比較好,或比較壞,只是有沒有全然活出自己嚮往與能量,是否知道自己生命中運作的能量狀態?
     我們也談論到情感與婚姻問題,我當下想起花花結婚不會比較好 為什麼要?」一文,想知道她們對婚姻的看法,讓我很訝異發現她們對婚姻的看法也是來自父母婚姻中的對待關係,讓她們對婚姻少了期望與嚮往。顯然堂妹與堂妹夫,在兩性關係中迴向了不平等,讓她們看到兩性在婚姻中許多不公平的對待,對e世代的孩子看不到價值與未來,甚至有種恐怖的感覺。
    我想就是重男輕女的第二性觀念,在傳統家庭中不斷被放大,記得堂妹結婚後,連生三胎都是女兒,懷第三胎時,知道又是女的,放聲大哭,委婉與妹夫商量,結果妹夫竟然回答說:「妳不生,我到外面找別人生」傳統的框架讓堂妹夫以為自己就是天,堂妹生不出男生顯然矮了一節,有愧夫家,勉為其難,再接再勵,到處尋找秘方,在某位氣功師父保證下做了氣功個案,第四胎剛好生了兒子。
    堂妹並沒有因為如願生了兒子,她在傳統婚中的兩性關係就可平起平坐, 堂妹夫依然也許多大男人主義作風,堂妹依然是傳統中逆來順受的女人。在女兒們眼中,不知不覺,堂妹竟也成為傳統框架下委身大男人的幫兇,一味要三個女兒凡事要讓弟弟,弟弟什麼事都不必做,姊姊們要多擔待一些,看著媽媽幫小兒子打點一切……聽著她們的敘述,彷彿就是我過去吃味的翻版。

領受靜坐的絕美

  (2015-02-21綉亭)
  
上座時間稍晚,五點半醒來,又不知不覺沉沉睡去,沒有醒來即起,大概是身體需要充分休息。
   上座的地方,仍在婆家臥室床上角落,經過實驗,感覺只要心定下來,連結上呼吸,外在靜坐場域自然可以超越與變換,深入連結內在心靈世界,還是可以深入洗滌與淨化。
    先把坐墊擺好,讓自己可以舒服地上座,還是按照往常慣例,喬好坐姿,連天接地,然後專注於一呼一吸的收縮膨脹,身心馬上凝定下來,因此好長一段時間,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認真觸受當下的氣息,一吐一納帶來身心的變化
    靜坐比前一天更快進入狀況,呼吸是很快變換頻率與氛圍的好方法,只要願意回到當下,瞬間就連結上心與身,靈魂就能安穩地坐落於此時此地,感知每一口氣息進入身體有著鮮活有趣的觸受,感知著每一口呼出去的氣息,進入浩瀚無窮的天地,靜靜地感知著吸氣--拉入,呼氣--推出的美妙韻律,有節奏的起起伏伏變化。此時還是須要非常警覺留意,讓氣息綿綿密密連天接地連續著,只要稍稍閃神,念頭就表現出它見縫插針的本領,此時就再回到身體的呼吸上,重新連線。

我們是彼此的鬼魂

(02-21-2015 一心)
讀華裔英國女博士生劉梅姬(Maggie Lieu) 進入定居火星100人候選人名單,想起了電影《星際效應(Interstellar)》。
整體來說,《星際效應》這部電影還是很科幻,有幾處情節沒照顧到,說服力不足,不過,關於黑洞、蟲洞、相對論、時間旅行等等現象的探討與呈現,有助於打開想像力,打破時空觀念的侷限,而浩瀚無垠的宇宙,更凸顯了地球以及人類所知所見的渺小,看完後,有種心開的感覺。
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主角庫珀跌進黑洞、進入第五維度的那一幕,時空不再是界限,他看見女兒房間的所有時間點,同時並存。因為對愛的信念,通過改變引力場抖動指針,形成摩爾斯密碼,傳遞信息給書架牆另一邊的女兒。
那時,他才恍然大悟,女兒年幼時他們在房間裡一起看見的異相,原來就是他自己造成的。長大成人後的女兒也終於明白,她在房間裡感應到不是別人、正是她日思夜想、卻又無法原諒的父親。她終於懂父親說的這句話:「父母是孩子的未來的鬼魂。"Once you're a parent, you're the ghost of your children's future"

2015年2月20日 星期五

不只是做個樣子

(02-20-2015 一心)
昨晚跟嫂嫂睡,早上醒來,就在嫂房間完成定課。嫂嫂醒來,我們繼續昨晚的話題。
昨晚,嫂嫂告訴我,她練習瑜珈時,拉到了右腿的後腿筋,已經好一陣子,右半邊身體都會麻,從後腰、後肩、甚至麻到右臉。觀察了她的坐姿前彎後,發現,她的腳掌回勾,膝蓋鎖死,造成後腿筋過度伸展。我告訴她正確且安全的做法,必須兼顧肌力和柔軟度,如果只是一味的拉筋,其實,沒有什麼導向,還容易受傷。
早上醒來,她說她肩膀超痛的,甚至會影響睡眠品質,她瑜珈同學說她肩膀有問題,我摸摸嫂嫂的肩背,質地很緊,感覺是長期缺乏血液循環。當場請嫂嫂觀察一下,她是用哪裡在呼吸的?她眼睛閉上,專心感覺,然後說:「我呼吸都只有在胸口。」是啊,這種呼吸方式,其實非常沒有效率。
我告訴嫂嫂:「問題不在於肩膀,而在於核心沒有力量,妳呼吸、思考、做家事,通通靠上半身出力,肩膀當然會很痠很緊很痛。」

會逗老母笑的兒子

  (02-20-2015玲真)

早上被婆大聲喝斥外籍看護的聲音吵醒。起身關上房門想繼續睡,但看先生準備外出買早餐,連忙起身準備早餐。 
不久,聽到婆打電話給小叔問今天拜拜的事。 講完後,婆從客廳大聲的叫著我。我沒有回應。心想,先生明明就在客廳,有什麼事不能叫他嗎?一定要這麼大呼小叫的嗎?
其實昨晚小叔已教我今天要準備什麼祭拜,相信小叔也跟婆說已交代我了,但婆就是沉不住氣。
我沒有生氣,只是不想要回應婆的雜念!
把蘿蔔糕端上桌後,在婆對面坐了下來。她已吃完一大碗麥片!
婆大聲問:妳有洗好水果拜拜了嗎?
我笑笑的看著她回:有ㄟ!妳要不要去檢查一下?
婆:有就好!
不久聽到婆對外籍看護說:蘿蔔糕不要煎得這麼黑!
我:是我煎的啦!我喜歡吃外皮脆脆帶一點焦。妳就挑沒焦的去吃就好了!
婆:喔!妳愛吃焦的喔?那就好!
隨後先生一邊吃、一邊又說蘿蔔糕煎焦了。
我故意說:以後你自己煎好了!怎麼跟你媽媽一樣、愛碎碎念? 只會出一張嘴!
婆:不像他媽媽,難不成要像他老婆喔?
我大笑!婆腦筋還挺清楚、反應還頗快的嘛!

2015年2月19日 星期四

岳父與爸爸的遺照

(02-19-2015一三)
結婚後,每年除夕圍爐之前,太太都會奉岳母之命在家裡擺出供桌,上面放著一幀太太父親的遺照與供品,一天三炷香,直到初二才撤下。今年也不例外,除了不再燒香,其他一切照舊。
昨晚問太太:一般人的家中,祭祀的通常是夫家親屬長輩,除非先生入贅。太太說她曾跟岳母反應過此事,甚至問岳母:如果先生也要將他爸爸的遺照擺出來祭祀,那該怎麼辦?兩個人的遺照放在一起,還真是一個有趣的畫面!
不過,這也點出了一些問題:子女為何掛父姓?夫家為何不能祭祀媳婦親屬?為何逢年過節一定要回夫家,媳婦一定要孝順公婆?花花結婚不會比較好 為什麼要?一文中談到了這個現象,而華人「女往上婚、男往下婚」的傳統,代表夫家更具經濟的能力,而有能力、有責任生產的人,自然兼具支配的權力,權力包括姓氏與祭祀:孩子跟誰姓?過年去誰家?諸如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