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日 星期六

痛變柔軟了

(01-03-2015一賢)
昨晚睡前靜坐,一上座就感覺身體的痠痛,那種痠痛的感覺好強烈,強烈到連最愛的呼吸都沒有引力。還好這時候有信,相信身體的智慧,相信這樣的痛是細胞在生,在修復,在送往迎來。 
這樣的相信,讓心更篤定,更寂靜,所以就選擇面對痠痛,用寂靜的心去看,看痠痛的點。這時就很清楚地看到痠痛從肩背、到右手臂、到右手掌、再到左手掌,有一個像呼拉圈的氣旋貫穿其中。這樣的氣旋一次又一次地按摩著身上的痛點,感覺像是心跳和脈博收縮膨脹的頻率。 
作意將注意力回到中心線呼吸上,在一呼一吸中,慚愧自己對這個身體的忽視與瀾用,沒有給身體足夠的休養生息,也沒有盡到養護的責任
不知道經過多久,氣旋不見了,痠痛的感覺沒有那麼強烈,只剩下後背的痛點,仔細去感覺,這個痛點變小了,更清楚,也更深邃,伴隨著另一個小氣輪,慢慢地按摩著。這時身心寂靜了,就轉左側臥,觀呼吸入睡。 

敵我不明對誰效忠

 (01-03-2015一賢)


下午聽了閃靈、元千歲的《暮沉武德殿》,閃靈樂團的團員第一次用民謠歌聲,清楚地唱出讓人心碎的感受。

「厝崩 橋㽎 眾生掣
霆雷 爍爁 天烏陰
砲火 銃聲 獨裁者
邪氣 屍臭 魔神仔」

影片中的男主人,二戰後從南洋戰場歸來,卻葬送在從中國敗亡到台灣的中國黨白色恐怖的屠殺中。

閃靈用幽幽的歌聲,撫慰了高齡的未亡人內心無法彌補的痛,是否同時也還給死去的英靈遲來的轉型正義,這個無良政府到如今還不願給、不能給的,閃靈樂團和舞台下一群深情的觀眾給了,看到老婦人眼眶中盈盈的淚水,每個人心中不可能無感的。

2014年12月29日 星期一

走過生澀的青春

(12-29-2014 一心)
「每一句話、每一個表情、動作,其實都是在出招,我們隨時都在接招,有時候,接得很順,有時候,接得不太好。今天的禪修,就這樣注意、這樣作意,不管發生了什麼、體驗到什麼,都回來看自己是怎麼接招的。真的願意從小處開始,從自己的呼吸、姿勢、起心動念開始,讓自己先成為那個對的人,才有可能找到對的關係,這就是大大的翻轉。」
中豪的開場,提供了這樣一個鮮明的意象,於是,觸到每一個內心的念頭、外在的發生,都隨時回來看自己,該怎麼接招。這一次沒接好,不用責備自己,回來重新整頓身心,重新準備,下一次,一定會接得更好。
察覺到的內心雜念,多半跟「成見」有關,看到就放下,用一個完全不認識、不知道的態度,重新面對,發現,一整天下來,都很喜樂單純。

2014年12月27日 星期六

原住民文化沒有產值?

(12-27-2014 一寂)
黃惠周,法洛米文創公司的負責人,201311月從花蓮縣文化局標下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一館(調度室)與二館的委外營運管理權。
我們的話題從花蓮鐵道園區二館的名片談起,名片上標示著火車起訖的時間「19:08開」、「20:09到」。
「這兩個年代是有特別意義的,1908年在日本總督府決定下,花東輕便鐵路興建發車,那些鐵道工程師就是在這間房子裡討論設計的,這裡是東線鐵道的總樞紐,2009年是台灣東線鐵道終止,這裡成立國家古蹟歷史風貌區,那一年鐵路電氣化了。
他說,「真正要做文創,必須從歷史開始,你必須深入了解在地歷史,從歷史中擷取故事,從故事中創造品牌開發商品,這樣的商品才能呈現出在地風貌,因為這些商品只是生活的一部份,你不會有突兀造作的感覺….所以我讀縣志、跟耆老訪談,就是為了多了解花蓮的歷史,文創是人文地景產業的結晶,原住民的傳統工藝其實是可以很時尚,是可以跟國際接軌的….」;園區入口處標示著「常民文創」,有點繞口學術的名詞,經他解說,變得簡單多了。
「我不是很有錢,我只是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去年我們跟七家公司競標,這七家公司的資金財力都比我們雄厚太多,我只有鼓勵我的員工,『我們把企劃書寫好,讓評審委員知道我們是真的想做事』,因為我很清楚那七家公司只有經濟產值導向,他們的企劃書除了迎合中國觀光客的紅珊瑚、七彩玉,他們寫不出其他的東西。」
「我本來是在台南竇國昌建築事務所工作,他的事務所是絕對不會拿回扣的,而且非常專業,我們經常接國際標的案子,像大阪的黑門市場就是我們接的,那時候我就參與了很多日式建築的建案;後來,我在台北吳瑞榮建築師事務所工作,這個事務所有員工125人,光是一年的設計費就是十億」,他詳細介紹過去的經歷,或許只是讓我清楚他在建築上的專業。
「因為我對老房子太熟悉了,尤其像這些日式建築,我很清楚怎麼取得建材,怎麼回復原貌,你可以比較鐵道一館跟二館,他們復原的狀況就是不同(鐵道二館是他經手整建)其實,我也沒想到我會從建築轉到藝術經濟。」
「這麼大的園區,你要怎麼經營?你想做什麼事呢?」

2014年12月25日 星期四

台灣真的不需要靠中國

(12-25-2014一寂)
在重慶市場(花蓮市最大的公有市場),一位老攤商,看起來年紀約有八十多歲,她跟我談起市場裡種種不平,「溝仔尾強拆後,市公所把那裡原有的攤商移來現在的重慶市場,要他們來這邊擺攤做生意,(重慶)市場原有的攤位量不夠容納,很多後來攤販只好就地擺攤….
本來說溝仔尾整理好後,這些攤商就要搬回去,大家等了這麼多年,問題還沒有解決,重建溝仔尾的錢都被前任市長貪污了,這位市長還選上縣議員,真是丟臉….現在更過分,市公所說一個攤位租金40萬,要用抽籤的,而且還是新舊攤商一起抽,我已經在重慶市場待30年了,還不一定輪得到這個政府實在很可惡。」
我跟著她在攤位間慢慢散步,她說「在這裡做生意,位置沒有固定,客人就不會固定,做生意一定要從固定客源開始,政府都不知道我們做生意的辛苦,攤位一年租金40萬,一個月三萬,一天要上繳1,000元給市公所,我們是小本生意耶!土匪喔!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

(2014-12-25毓勻)
聖經應用程式《優訓(YouVersion)最近公佈了2014年被標籤、強調和分享最多的10處經文,其中《羅馬書12:2》位列第一。
這段經文是:「不要效法這個世界,要讓全新的心靈來引導你。用這全新的靈去探索,你將會發現上帝的旨意,你將會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真正受用的,什麼是完美的。 "Do not be conformed to this world but be transformed by the renewal of your mind, that by testing you may discern what is the will of God, what is good and acceptable and perfect."
J. B. Phillips英譯本聖經將這節經文譯得很好:「不要讓這個世界把你擠進它的模子。“Don't let the world squeeze you into its mold.”」我們的生活方式因靈魂、因回神、因重生而翻轉。
1941年《大西洋憲章》第六條:「使全體人類自由生活,無所恐懼,不虞匱乏。”all the men in all the lands may live out their lives in freedom from fear and want.”」,當今世界並沒有真的讓每個人免於(freedom from)恐懼和匱乏,反而加諸規制要去遵循,此所以《歌羅西書1:23》要我們藉與基督同活(through life with Christ),免於人類規制束縛(freedom from human regulations)而得自由。

2014年12月23日 星期二

台上那一刻是最單純的幸福

(2014-12-23韻雅)
看著場地擺滿200多張座椅,寒流來襲,大概沒多少人吧。這場地似乎有些固定群眾,演出前1小時,就已經有個阿伯坐在第一排正中央,這麼早!陸陸續續,觀眾竟然坐滿席。
我自己很期待這一天的音樂會,這是近期(未來三、四個月)唯一一場音樂會,回台灣一個多月雖然有些零星活動,這是唯一純粹的整場音樂演出,我格外珍惜。經過國際巡演20多場,更深刻領悟,僅管面臨各種挑戰,在台上的那一刻是最單純的幸福。演出生涯十多年,我漸漸學習了在舞台上放鬆、享受,相信我的態度,也影響著觀眾的聆賞經驗。
雖然Scott生病,鼓手Yeh已經一年沒有參與演出,還好對這些曲目已經熟悉得像是自然的生理反應,彩排時毫不費力,默契一點就燃。比較挑戰的是音響,這空間全部是石材,沒有任何布幕和木材,適合演出古典室內樂,如有打擊樂器,整個迴聲很大,樂聲就會糊掉。至少這場地是安靜的,舞台高起,觀眾有很好的聆賞角度,又與表演者有親密感。每個場地都有優缺點,說白了,也只是每次都是不同的經驗罷了。
整場音樂會非常順暢,觀眾以一般中低階層為多,聆賞秩序非常好,小孩靜靜坐著也沒有哭鬧。一開始氣氛比較嚴肅,可能這場地多是古典音樂會,經過我們慢慢的暖身和帶動,觀眾越來越開放參與,熱情瀰漫了整個空間,叫喊聲、掌聲、歌聲溫暖全場,我們破天荒唱了兩首安可曲,帶去的CD也銷售一空!

脫出雙重局外人的傷痛

(2014-12-23楊翠)
昨日(12-21-2014)的新書座談會,魏揚的發言中,強調台灣社會不應只敘述運動的成功與光彩,更必須面對「行動者的猶豫、遲疑,退縮、自私、徬惶甚至選擇切割及分裂的一面。」而整體台灣社會,也必須:「面對轉型正義傷口的歷史治療,要承認傷害的存在,追求社會的連帶感,找到如何共同生活的可能性、凝聚力,讓台灣成為一個共同體。
後來想起,魏揚的這一段話,與我敬愛的作家李喬2005年所寫的〈「台灣思想」初探〉一文,觀點幾乎完全一致。魏揚想必沒讀過李喬這篇文章,他們兩人應該是由於選擇站在相似的觀察位置,因而提出相同的觀點;李喬指出,唯有正視傷口,才能脫出傷痛

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生命之舞第二堂

(12-22-2014 一心)

開頭的靜坐,接續上週「把呼氣好好呼完」的練習。蘊芝說,當她有記得要練習時,非常有幫助,腦中一大堆雜亂思緒,會隨著呼氣一起沉澱下來,整個人都穩住了。這個練習,我自己也非常受用,會讓自己很快地「落地」,回到當下可以做的事,生命中再好的理想,都需要這種「落實」的力道。
在流動自然的呼吸裡面,我請大家把雙手往前伸、手掌心往上。
「感覺,你正捧著一個非常珍貴、很有分量的禮物。
手掌心感覺得到重量嗎?
用整個身體去秤秤手掌心的重量,
用呼吸去感覺。」
「這個禮物,是你一輩子經驗與智慧的累積,
你即將要離開人間了,這是你要留給這個世界的禮物。
這個禮物是什麼?花兩三分鐘,寫下來。」
第一次來的Lucia說,她腳超麻的,不過,她有用整個身體去秤,她發現,她要留給這個世界的禮物,不是沉重的,而是輕盈的,是一種可以讓人感覺自由的存在。一說到留給世間的禮物,大家的神情都帶著光采,和一種自然而然的虔敬。

一場《聲動》的饗宴

  (12-21-2014玲真)

昨天下午和先生去蘆洲聽《聲動樂團》演出。會場大概200個座位,離開演時間大概還15分鐘,觀眾席幾乎坐滿人了!原本還以為這麼「偏遠」的地方不會有太多人的!
《聲動》的音樂會聽過好幾次了,都是在晚上,今天是白天,還好因為是在地下室,聽不到外頭的喧囂。觀眾的寂靜度也不錯
剛結束二十多場海外巡迴演出,《聲動》整個演出水準真是大躍進!Mia空靈的聲音美的不在話下,而舉手投足、台風是那麼的自然優雅、服裝造型更是集美之大成。加上中阮手、二胡手、鼓手、還有彈奏貝斯、中阮的Scott,個個出神入化的表演,讓滿場的觀眾飽足了一場視覺和聽覺兼具的音樂饗宴!坐在第一排一位頭髮全白、看起來應該有七八十歲的外國老先生,不時跟著音樂輕搖著頭,很享受似的!我也情不自禁、入流的跟著美妙節拍或,擺動身體或用腳打拍子!
《聲動》這回的表演很精采!我以前從來沒有在一場音樂會中因為尖叫、跟著唱、結束後大喊encore,而聲音有點沙啞!也從沒有因為熱情鼓掌,兩個手掌打得像今天下午這麼紅通通過!因為天氣變冷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