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對生命產生的作用,以及放鬆對身心提供的力量和可貴,很多人確實無法理解,但法是無所求的信息,沒有一定要怎樣。
人要回到法回到自然,有時似乎真的很難喔?寧願與自己不單純的亂想糾纏不休,也不敢相信我可以擁有自由。但其實,只要放下,當下就能擁有自由。畢竟世間除了真與自然,無一物可要、無一人可得,
心裡一直糾葛著許多雜念欲理還亂,晚上禮佛時我不斷祈禱,要醒來,要打直脊椎,無論如何都要活得正直!不可以被擊垮!不可以屈服在魔鬼的手中!
靜坐中,感受著身體,專心地與生命同在…
想起前幾日觀賞的1999年德國電影《狂琴(情)難了(Gloomy Sunday - A Song of Love and Death)》電影以一女三男的四角戀為主軸,搭配「Gloomy
Sunday」這首傳奇樂曲與猶太悲情,打造出一個迷離苦澀甜蜜傷感的愛情故事。故事改編自小說,而小說靈感來自真實的鋼琴曲故事,也是當時的國際新聞:改編樂曲Gloomy Sunday引發的自殺潮。
美麗的伊歐娜(Ilona) 開放、率真,是拉西婁(László) 高檔餐廳的領班,是駐店鋼琴師恩得斯(András)創作的謬思。她不是只享受愛情而已,在拉西婁因猶太血統性命交關之際,她奮不顧身搭救,不得不屈從於德國黨衛隊蓋世太保漢斯(Hans) 在她身上獵取宣洩。暮年,世界靖平,拉西婁送給伊歐娜的寶藍色簪飾仍別在她髮髻上,多年後80歲的漢斯再度上門,再聽一曲Gloomy Sunday演奏,看著伊歐娜的相片,突然暴斃。終場出現餐館主人伊歐娜的兒子(不知親爸爸是誰?),他兌現了拉西婁的遺言:「儘管哀淒,也要堅持下去,滾滾洪流總會過去。」
漢斯(Hans),大時代裡德軍黨衛隊的縮影人物。原來是個立志做最大進出口商的年輕人,對美色迷執,相信適者生存,識時務為俊傑,加入納粹、仗勢(軍階上校)貪婪而發戰爭橫財,他的新理財方法是「付我足量的錢,美金或瑞士法郎,我冒著生命危險幫你從送往集中營的列車『救』出猶太人」。
拉西婁成熟穩重,寬宏大量,會做生意。生日那天晚上,伊歐娜情繫鋼琴師恩得斯身上,拒絕了漢斯的求婚。走到了一個Y形路口,恩得斯走向左前方回住處的路上,拉西婁說「每個人都必須自由的決定(free
to decide)」,帶著微笑,走向了右前方。再回頭,她已然逝去。他失落的坐在河邊,剛好救起求婚不成而跳河殉情的Hans,隔日還送他上火車回德國。
自那夜起,伊歐娜、拉西婁、恩得斯之間的三人生活就在拉西婁一句「我寧可只擁有部份的她,也不要都沒有」展開三人組合的愛情(ménage à trois),各自找到了波希米亞的幸福。有一天,一名來自維也納唱片公司的總監來到餐廳聽到恩得斯現場演出,決定與他簽約,為他錄製一張生平唯一的迷你專輯。想不到唱片一經發行,轟動全匈牙利,令人不解的是許多人在聽這首歌後,走上了自殺的不歸路。源頭是納粹高壓下的尊嚴抑鬱?
恩得斯,一個才華洋溢的鋼琴手,在「Gloomy Sunday」的歌詞中一再反芻吟詠,經一次被脅迫演奏後,再也不能忍受威權下尊嚴喪盡而舉槍結束生命。
「Gloomy Sunday」裡的訊息到底是什麼?在拉西婁的遺書裡再度說了一遍:「我終於知道憂鬱的星期天的真正含意,我不會讓最後的羞辱降臨我的身上,我會效仿恩得斯,我不懂得反抗,且反抗也太遲了,儘管天不從人願,但不要悲傷,妳要堅持,靜待洪水過去…」反抗什麼?反抗納粹對尊嚴的霸凌。
讓人印象至深的是拉西婁被送往集中營之前那一幕。
此時拉西婁沒有一句話,只見他內心起伏的眼神,心裏飄過的也許是口口聲聲說會拯救他的漢斯,直到望著漢斯眼中的漠然與無情時的震驚,他發覺自己並非是被拯救的人,拉西婁回憶起當年跳下多瑙河救起為情求不得而投河自殺的熱血男兒漢斯,如今早已是利欲熏心的背信棄義之徒,他的眼神似乎有著被朋友出賣的心寒及深刻的絕望。自知生命即將走入盡頭的他此時走上死亡列車反變得從容,眼神裡盡是淡定,豁然於胸。
我一息尚存也要重踏家鄉
在那平安的土地上漫步…
有時死去確實是比活著容易,然而,無論如何,都要率直而勇敢地活下去,那是生命最大的考驗也是最重要的意義。那是神給人最大的禮物。盡心盡性努力地活著,活得像一個人,有尊嚴的人。直到榮耀你靈魂深處住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