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6日 星期二

隨時補位讓能量流動

(03-26-2013韻雅)

先生問我今晚共修會如何?我說:「很幸運可以有這樣的團體、這樣的機緣練習表達和聆聽意見。」這在我個人成長上是重要的經驗,從小就在壓力下只敢說標準答案、害怕說錯、擔心別人取笑。在聖脈練習講真話,即使有點傻氣、有點欠缺邏輯,願意在思辨的過程中學習。
今天聽到很多不同角度的意見,有些和我的想法有差異。不同於以往,今晚練習讓意見有其獨立的生命,不急著附和他人,也不用力對立。剛開始無法完全放鬆流動,慢慢地感覺意見本身並不是個固態,會有鬆緊的變化調整,直到尋伺到一個安止點,清楚感覺到一種空間,那就是「意見的交流」。

佛法之所以解釋成「我見」,就是我們多麼慣常把意見當盾牌,與他人對立,不受也不接,不與他人交流;根源是信心不足,不相信天地間有足夠的空可以涵容彼此。我正在這個長年的習氣中學習脫落,而這個練習萬分感謝有親教師的示範,師是我見過最謙虛的智者導師,永遠善尋學生可以受用的話語,甚至可以放棄原本習慣的語言,只為了成就愛。這深深地震撼我,撼動那個抓取知識和意見來形塑的「我」,沒有了這些,我是什麼呀?此刻我可以很感動、甚至眼中掉淚地說:我就是愛的化身!
同修問,能否給聖脈標識一個新宗教名稱?師笑說:「愛教」!哈,這還頗可愛的!
世間喜歡以方便性、規格化、名相化、標籤化的方式來定義抽象的能量,這樣很容易誤導,就像我的藝術創作也無法被類別化,一定有侷限的。宗教是為了打開心、拉近距離,而不是製造不同宗教之間的對立。
師再把同修們覺得繁雜的義饒益問題回歸單純的源頭--「請讓我決定」,回到尊重、權責對等、資源公平分配。一切是非討論都要拉回這個源頭,就比較不會迷失於意見的爭執中。法饒益是義饒益的究竟,前者是源頭,後者是應用於世間,彼此來回校正。
今晚除了法談,還有另一個收穫,我想要在聖脈團體中練習更主動,從小小處開始,跟「組頭」一寂老師表達願意當小助手。聖脈這團體也是大環境的縮影,我們就是一個有機體,每個人都可以隨時補位,讓正向能量流動。沒有這樣的主動性,組織也只是個外在的名相,整體還是癱瘓,這在台灣社會有太多例子了。今晚我突然清醒,就從我自己這個小小有機體開始鍛鍊,相信一定會以小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