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日 星期六

體會用全身說話

(06-02-2012 一心)

到達中心時,一寂已經在擦五樓禪堂的地板,而一如也早就在整理六樓環境,要特別感恩一如,連續幾次的半日關,她總是提早到達整理環境,然後,坐鎮報到處,接電鈴,從頭到尾幫忙顧頭顧尾,在一如身上,學習到謙虛,單純,主動,一如根本就是六度的化身!一想到她,就感到放心,開心,四無量心。

今天半日關,來了很多新朋友,大概是因為週六下午,很多人遲到,陸陸續續進禪堂,所以,一開始先沒講解太多,只提醒大家,今天是來閉關的,眼睛不必往外看,嘴巴不用說話,耳朵輕鬆聽,讓感官充分放鬆。
然後,請大家依照身體的直覺,找到當下最舒服的坐姿。所謂舒服的坐姿,呼吸一定是自然順暢的,呼吸要順暢,小腹和髖部一定要放鬆,鼓勵皮帶勒太緊的可以鬆開,有需要的話褲管拉一下,衣服太憋的可以多解開一個扣子。
轉轉軀幹,轉轉頭,在回到正中央的位置,雙手交疊放在小腹前方,感覺腹部隨呼吸自然地改變,吸氣變大、呼氣變小。
整個禪堂的呼吸,漸漸沉了下來。
這時候,再來介紹坐姿的要領,主要是底盤和頭顱兩處:底盤的部分,髖關節必須與膝蓋同高或更高,臀部和雙腿形成一個觸地的三角形,均勻分攤全身的重量。頭顱的部分,注意下巴微收和頸後拉長,不低頭,如果頭的位置正確了,整顆頭的重量會垂直地透過身體進入地板,而不會給肩頸負擔。
可以試試看,鼻孔往下射出一條線,看是否落在底盤三角形的中心點?
不用眼睛看的,用感覺的。
然後,頭頂像是氫氣球,把整條脊椎的線條輕輕往上拉長。
好了,這時候再回來感覺在小腹丹田的呼吸,是否容易多了?
有人點點頭。
姿勢調整造成呼吸的不同,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體驗。
接下來的靜坐引領,就扣著二個主軸,一是以丹田為中心體驗吸拉呼推,二是頭頂接天,下盤接地,體驗中心線。覺察到,在丹田裡呼吸,是被全然接受、包容、圓的感覺,帶著母性的溫柔,而接天接地,則是線性的,容易去量呼吸的長短和方向,有種理性清楚的感覺。所以,就視現場狀況,去調配這兩種作意,昏沉多時,就給中心線,壓力皺眉多時,就給丹田,煩躁多時,就提醒身體不動,才好觀察呼吸。
第一支香結束,邀請大家起身做禮佛瑜珈。
第一回合,不舉手直接由頭部開始前彎,很慢很慢,一路感覺著呼吸的存在,在站立前彎的姿勢停留,有充分的時間去感受背部、臀部和大腿後方的痠緊,下一刻,跪地俯趴,臀部與腳跟,大腿與小腿,腹部與大腿,手肘和地板,是多麼親密的接觸啊,眼球和頭皮,是何其地放鬆啊。丹田裡,有恬靜的呼吸。
慢慢起身,做第二回合之前,做了轉肩膀的動作,因為要加上手臂的伸展了。開始完整的禮佛,雙臂往外往上高舉,盡情延展,全身拉長拉開的同時,丹田的呼吸仍在,就這樣,丹田的呼吸,陪伴我們,在每一個靜與動的時刻,如火揚起,如水向下流動,如大地泥土的鬆軟。
為什麼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重複的動作,讓我們謙虛、謙卑、虔誠,當感覺到自己一次比一次柔軟時,就會越來越有信心,是的,透過身體與呼吸,僵硬不流動會開始變化。身體與呼吸同步,帶我們越來越貼近生命的單純。
第二支香的靜坐前,有短暫的休息時間,當我上頂樓陽台敲完木魚,巡視完一圈後,再度回到禪堂時,所有的人,都無聲無息地坐定位了,沒有走失的小羊,都知道要練習什麼了。
這支香,鼓勵不動姿,也多穿插了一點法義──息,是「自」+「心」,找到呼吸,就找到真正的自己,呼吸在哪裡,心,就在哪裡。每一個呼吸,都與世間「息息相關」,如果世間不肯流動,我們就吸不進來、也呼不出去,每一個呼吸,都是世間深情的願意啊。
只有兩個小時的半日關,時間不多,結束留了十分鐘簡短的分享,志興說,他來之前看了師開示的小冊子「身體是心之門」,覺得很容易理解,也能夠接受這樣的練習方式。秀卿說,到了聖脈,她才發現好久都沒有好好的呼吸了,在這個地方,可以放心的呼吸,接受自己,好感動!姿文說,此刻開始注意到是腹部在呼吸了,以前都不曾注意過呼吸。世梅說,她走過好多地方,但是一直都想念這個地方,因為,沒有別的地方像這裏一樣讓她這麼感動。
散會後,同修們馬上分成小組,跟新朋友個別對話,每次活動,果然都是一種集體托缽。好幾位朋友,當場就決定報名下個月的半日關,以及報名定課班
晚上飯後,一寂與我散步到公車站,她說:如果司改會是用個案在反映結構性問題,聖脈的個案在哪裡?我說:聖脈個案就是每一個人,所以,我們要做的是一領一地引導別人修行。今天看到這麼多人,老實說,有些人,我無法想像會跟師連線,有些人,可能只在定課上受用,有些人,因為聖脈的啟發而關心公共議題,投入公民團體,有好多種不同的可能性。每一個進來聖脈的人,我們能不能替她量身訂做,就像師帶領我們一樣?
師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代表性,代表著台灣社會某一類型的人,每個人只要專注把自己能推銷的市場,開發到最大可能,把自己會賣的產品,發展到最淋漓盡致,就潛力無窮了。
今天體會到,用全身說話,原來是這樣子的啊:我會願意等待,只有由衷的時候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