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

活躍小精靈的生命

 (05-30-2011一心)
這是第三期雙語靜坐班的最後一堂課,也像是第一堂課,因為,有兩位第一次來上課的學員,還有,許久不見的湘潔。看到湘潔,憶起剛開始上週五下午阿含班的日子,彷彿,回到了起點。

今天,要上的是講義的第六堂,「活躍小精靈的生命」,循著「收縮、膨脹」的線索,來準備課堂中的體驗練習,看到關鍵字:「無所求」、「鬆」,內心,就有了大家齊聲鼓掌、歡唱的畫面,於是,背起一套手鼓、拿著一只怪瓠(ㄅㄨˊ)仔(朋友阿沐參考月琴的設計,用廢棄材料回收做成的兩絃樂器),往聖脈,出發!

一路上,腦子裡有好多發聲練習,和聲音肢體即興遊戲的想法,但考量到太開放的引領練習挑戰會大了些,於是立刻放下原本天馬行空的想法。

利用學員們還在陸續到來時,把鼓發給已經就座的人。牆上貼著大字報,寫著歌詞:
Tatha-gata(這麼地去)
Tatha-agata(這麼地來)

先學主旋律,會了以後,學第二部合音,有鼓的人學打鼓,沒有鼓的人,學拍手,「聖脈亂彈」,就這麼誕生了。每唱一陣子,就把手中的樂器傳給左邊的人,嘗試打不同的鼓,嘗試拍手,嘗試第一或第二部。

如實地來-每個吸氣中完全接受未來
如實地去-每個呼氣中完全放下過去
如來如去,就是完完全全地接受自己

在歡樂的歌聲中,學員來齊了。於是,轉移到六樓陽台禮佛、經行。

只是很自然、很舒服地感覺呼吸,感覺風,雙手被風飄起了,上舉,去碰碰天空啊,拉長了全身。合掌的雙手,緩緩下滑,經過鼻尖前方時,彷彿有股引力,把頭拉著往下彎了,直到俯身觸地,觸地的呼吸,是幸福,完全的擁抱也給大地擁抱。

起身,繞陽台經行,鼻孔前方的氣息明顯,左右鼻孔跟左右膝蓋間,形成了一股引力,不是膝蓋要提上來,是吸入鼻孔的氣流把膝蓋提上來的,不是膝蓋要落下,是從鼻孔呼出的氣把膝蓋輕輕往下吹、使腳掌著地的。

「你相信鼻頭有個觸點嗎?由一點點的懷疑、疑惑到深心信解,這樣的過程,就是由收縮而膨脹,由小而大,整個相信了就會依止,不再徬徨。」

以鼻頭為觸點的意思是,把注意力放在人中,由兩鼻孔和上嘴唇的中心點形成的倒三角形區域。它的特色是省力,而且綿密不斷,因為,只要還活著一天,還有呼吸,就一定可以感覺到鼻孔下方嘴唇上方、進進出出的風息。

隨時隨地,只要注意力回到鼻頭觸點,就回到了呼吸。

一止老師引領靜坐,因為有新學員,老師很仔細地從身姿、手印、中心線重新講解,然後,漸漸進入換鼻呼吸。練習換鼻呼吸的過程中,鼻毛、鼻腔內壁、人中部位的皮膚,都變得很敏銳,注意力自然變細。而這個細細密密的注意力,是認真,是念力,而不用力。

靜坐完,大家的臉都很亮,每個人都認真呼吸了,認真了,就會認得自己的真,就能夠欣賞自己。一位新同學說她常常忘記呼吸,大家熱情地分享提醒呼吸的撇步。

最後,用「tatha-gata, tatha-agata」的旋律,每人想一句這學期或這堂課的心得,輪流唱出來,每個人一唱完,其他人就用tatha-gata, tatha-agata來呼應,tatha-gata, tatha-agata好像變成了福音歌曲、還是黑人靈歌裡的哈雷路亞!讚美主!

換鼻呼吸,姿勢,中心線 tatha-gata, tatha-agata
吸拉呼推,定力,疼痛管理 tatha-gata, tatha-agata
活在當下,做個完整的人 tatha-gata, tatha-agata
丹田,觸覺,慈悲喜捨的認識 tatha-gata, tatha-agata
由衷,呼吸,世間沒有別人 tatha-gata, tatha-agata
無所求,放鬆,小精靈收縮膨脹 tatha-gata, tatha-ag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