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

家有主動被動兩種

(2014-10-22 宥娟)
忽然之間不知如何整理這一整天的觸境與脈絡怎麼辦?
有些茫然的尋伺中,突然浮現了手上正在整理的開示其中一個段落:「什麼叫做『漏』?所有注意力的不恰當,所有心行離開了最美的「經」,離開了經行就是漏,就是造作。所有違背單純、違背由衷、違背認真、違背主動、違背謙虛、違背浪漫的都是漏。漏盡就是沒有這些問題了,沒有這些造作了,就變成一個非常單純的人。然後,因為你的單純,世間也會跟著單純。來禪修,就是要來見證,來鍛鍊我們的心、我們的情,鍛鍊我們的『戒、定、慧』。
如果不主動你很容易就回到你世間的框框回到世間習而不察的夫妻相、父子相、男女相、兄弟姐妹相、親疏相,你會走不出來的。
這段開示像是打開了此刻的瓶頸。即使還不知道如何進行,但是我深知,一旦感覺的門被打開,生命就有了入口。嗯,突然發現這句話似乎不只適用於現在,也適用於生命本身吧!
經由這一段開示,發現我找到統整這一整天觸境的下手處。(也許我得多做一些說明,因為一脈今晚反應,有時讀我的日記會不清楚中間如何轉折。)

「經」,是最美麗的心行。我能不能時時保持最美麗的心行?如果不能,就是有漏了!發現我好喜歡這個驗漏的意象和方法!剛剛找不到日記下手處,就是還找不到韻律,當我能在一整天的語默動境中找到一個「亮點」(一三口中的梗),就能把那一整天,串連成一個有脈絡的記憶,可以讓記錄的書寫更流動,這個脈絡,還會讓這一天變得更加有導向、有意義。
法會裡聆聽同修的分享,是聆聽「經」,而今天意外有師加碼,便得以在經裡,聞籟。
師開示:家是什麼?
家有兩種,一種是被動的、非自己選擇的原生家庭,只存在於未成年人。另一種是主動的,是成年後,以獨立自由人格,去開創的地方。
真正的家是個體自由獨立主動去開創出來的天地。太依附家族、親子的關係,生命就失去了主體性。只有把這種關係的膠著打破,親子關係的主體性份際才會出來。每一個孩子長大了,一定會想要有自己的家,這是人性的自然,人長大了、有能力了,自然會想要獨立自主、想要開創自己的家。
寫到這裡,忽然發現我之所以不知如何寫日記,是來自於不知如何去解開心中的掛礙這樣的「漏」。
一恩說希望有個翻轉手冊,師說自己去創造,法會結束後,旁邊的一湛說,怎麼好像有種快要沒有爸爸的感覺。
此刻,認真去觸碰自己的漏,走入這個朦朧的混沌,穿越迷霧之後,我看到「捨念」是一種很美的心行。內心忽被深深觸動、悸動
無論是離開摯愛的家,或是放手讓摯愛離開,都必然是緣自於深深深的信與愛,而這深深深的信與愛,是來自於無邊廣大的眼界。深信因緣,深信虛空無礙,深信我的愛永遠不滅,可以永恆的護佑、照亮我所愛的人。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發生在捨念清淨裡。捨得,是因為愛裡有上下五千年看人類生死輪迴的大慈大悲與智慧。而這生命的矛盾悲劇和絕苦,卻又創造出絕待的美感,人性的至善。
什麼是正見?師說,我們的言行,受到意識形態、價值觀的影響,當我們心中有本位、有我我所,就會生出自我捍衛、生出不能接受批評的自己,如同不能接受批評的佛教團體或個人。就像啓蒙時代以前「教宗」發表的見解,基督徒都會認為是對的!就像傳統中國佛教太重視「離經一字,即同魔說」就掉入「依文解義,三世佛冤」的死胡同,這就是本位主義。
佛教徒應該直面普世價值,才能祛除本位主義。就像美國資本主義偏袒富豪的價值觀需要接受挑戰,這個世界需要有更有實力的國家、更做得到平等分配的國家出來與美國良性競爭,但目前都只有軍備與地緣戰略的優勢競爭。
很多華人宗教因為有很多信徒捐錢,所以不用再進步就可以存活得很好,以前蔣介石時代,甚至以誣告打壓對方來找到立錐之地,這樣的背景和環境,讓佛教徒無法對話,對話的平台無法展開,宗教見解無法真正互相增上、互相提升。
所有的意見都是為了對話,而不是打擊,如果宗教只是為了互相取暖,不想互動、改善,那宗教為世間帶來的好處恐怕也很有限吧!
華人需要翻轉,而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自己內心的怯懦和依賴,走出框框,成為獨立自由的個體,主動開創,「尋是世間沒有別人,伺是世間在裡面。」用這樣去尋伺,我們才會知道如何去取捨、如何去承擔吧?
承先,啟後。
承是承擔,繼承不只是享受先人留下的智慧,更是承接與荷擔。有了荷擔的經驗,我們才能留下真正的智慧,否則難保不會像是傳話遊戲,話傳到最後盡失原意。
世間沒有別人,學習我就是開創者,我就是主動帶路的人,好像孔萍跟警察談普世價值,警察最後還回應: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真的孔萍好有氣勢,好棒!
世間在裡面,學習體會每一個人的心,發現,每一個人真正想要的都一樣,我們關心彼此的喜樂與幸福,希望關係是開心、是同心,是讓這個世間更真更善更美!如何去創造一個真善美的世界?我願意分享我的受用、我的喜樂、我對世間的深情與深愛,勇敢地說出真心話,敢要自己的要,敢不要自己的不要!
世間的苦像伊波拉病毒,我們需要作好準備,我們需要認識苦、面對苦、禮敬苦、向苦學習,才不會任其侵蝕、敗壞生命


站長的話:
一恩說,有好多傳統價值觀,都是錯誤的,師是否可以出個翻轉手冊,一一破解?師說,我已經病了,能起床,跟你們說說話,就很不錯了,不要指望我還能做什麼。妳們也要自己去獨立自由主動開創!
回家路上,一湛說我們好像快要沒有家長了。對我來說,親教師比較不像是家長,反而是各中心的共住同修比較像「家長」。跟親教師的關係,是我生命中第一個有絕對信任、而且流動、開放、深澈、自然的關係。我與每一位同修、甚至我遇到的每一個人的關係,都以這第一個關係為軸心。所以,親教師比較像是天地的軸心,一種抽象的精神狀態。 (2014-10-22 一心)